• 10

1吋25x旅遊機 旗艦登場 Canon PowerShot G3 X

georgelee wrote:
其實我更佩服吉姆大!
因為自從上會看過吉姆大所寫的LEICA V-Lux評測後就一直有個疑問: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7&t=4166348
「在進行V-Lux各級感光度測試的時候,我是採手動對焦來拍攝,因為起先用自動對焦感覺一直沒對到焦,因為怎麼樣都拍不出印刷網點,就過去的經驗告訴我,這是鏡頭品質不佳所導致的;」

感謝今天這篇文章(因為這兩台相機的感光元件),在比對ISO照後可能讓疑慮有了答案,究竟是25-400mm(16X)的鏡頭品質不佳(vs 24-600, 25X)還是另一個更簡單的原因所造成的呢?若是,那在測試ISO的SOP及對結果的判斷上上可能需要更嚴謹才是。

願聞其詳


hcchen0014 wrote:
最近這幾年看吉姆林要回覆這些
真覺得他越來越辛苦了...(恕刪)




Windofdeath wrote:
無聊貼貼eos m 等效 56-560mm吧 ...(恕刪)




cdx wrote:
G3X
24-600mm F2.8-5.6
重量:733公克
多了小光圈下更長的焦段,沒了.........差100g,不過重量在400g以上個人都覺得笨重,沒差那點重量了.....
砍掉過長望遠端小光圈且軟趴趴的畫質,個人覺得無傷大雅.....

幫你補充一下,G3 X還多了觸控螢幕、轉指令轉盤


范小胖 wrote:
一堆人只關心鏡頭大小
而忘記了600mm
等校600mm在aps-c上也要375mm
以單鏡片模式去看
若375mm光圈要f/5.6,那鏡片開口至少要67mm以上
這就是所謂的光學限制,有些東西是真的小不了的
一堆人在跟EOSM比
那EOSM裝個從15mm~375mm的鏡頭來看看
要買的人就會買
不買的人就不會買

中肯啊...
吉姆林 wrote:
願聞其詳...(恕刪)


先看一下 Leica V-Lux、Canon G3X 以及近期幾篇ISO測試的截圖(最上方縮圖處完整截圖,沒有其他裁切):










作為每一篇相機評測文中都有,且唯一相同的ISO測試照,卻幾乎沒有任兩張的範圍是一致的(包括成像亮度、拍攝環境設定一致性等),且有些差異還不小,範圍不同當然使得解像力無從比較。

因為範圍較大,這也就是為什麼可能造成「怎麼樣都拍不出印刷網點」的原因了

georgelee wrote:
先看一下 Leica...(恕刪)


我覺得你不用再期待版主回應甚麼了....
georgelee wrote:
作為每一篇相機評測文中都有,且唯一相同的ISO測試照,卻幾乎沒有任兩張的範圍是一致的(包括成像亮度、拍攝環境設定一致性等),且有些差異還不小,範圍不同當然使得解像力無從比較。

因為範圍較大,這也就是為什麼可能造成「怎麼樣都拍不出印刷網點」的原因了。...(恕刪)

你可以檢視我過去的幾百篇評測,我從未註明在測試ISO時,是在相同光線、角度、距離、焦段下拍攝,因為辦公室的空間限制,我能做到的就微光環境下以相同的目標作測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沒有做ISO資料庫的原因,因為拿來比較ISO絕對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們更不可能拿不同篇文章內的ISO測試作比較。

在特別情況下我會有雙機、甚至三機在同一篇的ISO比較,但我可以保證這時的光線、對焦距離、焦段、曝光模式絕對相同,因為短時間內不會有外來光線影響,當ISO改變時、快門速度也是規律的增減,如果快門速度有不正常的增減,那就代表現場亮度受到影響,這時我就會全部重拍一遍直到測試過程無誤。

最後你提到的的解像力問題,你已經把答案PO出來了,V-LUX與G3 X的拍攝範圍幾乎相同,光圈同樣是f/5.6,但為什麼G3 X拍得出來網點印刷,V-LUX卻不行?
在買G3X之前我有比較過國外網站G3X和FZ1000(Leica V-Lux)的解析度,G3X JPEG的最高解析度在2800左右,FZ1000只有2300左右,同場景同焦段實拍照比較FZ1000也比較模糊,是否代表FZ1000(Leica V-Lux)的鏡頭解析度比較低造成無法呈現印刷網點?
尤其到300mm時中央解析度剩1000,400mm時回到1500,這也是我沒選FZ1000的原因之一...
我有買g3x這臺相機,我覺得很符合我不想換鏡的需求,
高變焦在400人的演講廳裡,就算在最後一排輕鬆就可拍到ppt.
自拍及手機遙控和上傳手機都很方便。

使用一個月的缺奌是:
對女生而言背一整天很累,自拍拿久也手酸。
原廠配件未引進,像是相機皮套、轉接環等。
出去一天,至少要帶2顆電池,不然半天就沒電。
無法快速連拍,像是動物就⋯
amelia1985 wrote:
我有買g3x這臺相機,我覺得很符合我不想換鏡的需求,
高變焦在400人的演講廳裡,就算在最後一排輕鬆就可拍到ppt.
自拍及手機遙控和上傳手機都很方便。

使用一個月的缺奌是:
對女生而言背一整天很累,自拍拿久也手酸。
原廠配件未引進,像是相機皮套、轉接環等。
出去一天,至少要帶2顆電池,不然半天就沒電。
無法快速連拍,像是動物就⋯)


GX3確實符合一機到底及自拍及手機遙控和上傳手機==>好用,我也購入。
相機皮套(CSC-G5)可透過MYDAY網購,約2200.-==>實用性還好,我也購入。或許等"王道嚴選"有出專用皮套組再購入。



aul69 wrote:

所以我舉EOSM的鏡頭當例子,EOSM鏡頭不比EFS小很多嗎


有同焦段的鏡頭我google找了圖
以我的觀感不覺得這樣叫做"小很多"

但如果您就是這樣認為
其實我們大概也沒什麼好討論的了

吉姆林 wrote:
你可以檢視我過去的...(恕刪)


看過許多網站的相機評測文章,鮮少相同場景(室內測試照)而範圍卻忽大忽小,
事實上別說是室內照拍攝環境設定,甚至連環境不易控制的室外照也都盡可能比照辦理。

雖然每次不太一樣,所以吉姆大說不會拿不同文章作比較,但是評論中常提到可用ISO建議範圍等,
大家當然是以客觀(客觀的背後就是和其他相機相較)的角度看評論,
這也是一般測試都應力求環境的一致性作為基本前提的原因,
不然這個ISO在低光,另一篇打閃光,下一篇在太陽底下就沒意義了不是嗎,
只是吉姆大限於種種因素是在差不多的環境,而多數網站則是盡力要求一致的環境條件。
但是差不多是差多少,會影響多少?這就是問題了。

吉姆大質疑 V-LUX 鏡頭的解像力(既然每次拍攝條件都不一定,不曉得根據怎樣的基準)
吉姆大認為「V-LUX與G3 X的拍攝範圍幾乎相同」...
好吧,拍攝範圍大小差多少反正有圖可以比較:




吉姆大認為的"幾乎相同",我粗估面積範圍差約是1比0.68左右 (或 1/0.68 =1.47倍)

要檢視拍不到網點到底是鏡頭還是拍攝範圍或者其他問題,我想實證是最好的方法,
不然差了三成等於幾乎相同...

寫測試文真的很辛苦,加油
georgelee wrote:
看過許多網站的相機評測文章,鮮少相同場景(室內測試照)而範圍卻忽大忽小,
事實上別說是室內照拍攝環境設定,甚至連環境不易控制的室外照也都盡可能比照辦理。

雖然每次不太一樣,所以吉姆大說不會拿不同文章作比較,但是評論中常提到可用ISO建議範圍等,
大家當然是以客觀(客觀的背後就是和其他相機相較)的角度看評論,
這也是一般測試都應力求環境的一致性作為基本前提的原因,
不然這個ISO在低光,另一篇打閃光,下一篇在太陽底下就沒意義了不是嗎,
只是吉姆大限於種種因素是在差不多的環境,而多數網站則是盡力要求一致的環境條件。
但是差不多是差多少,會影響多少?這就是問題了。

吉姆大質疑 V-LUX 鏡頭的解像力(既然每次拍攝條件都不一定,不曉得根據怎樣的基準)
吉姆大認為「V-LUX與G3 X的拍攝範圍幾乎相同」...
好吧,拍攝範圍大小差多少反正有圖可以比較:...(恕刪)

我不敢跟國外的專業媒體比較,資源本來就不同,但台灣有哪個攝影相關網站做得到你的要求,麻煩指出

當下建議的可用ISO範圍就是以當下的測試結果來評斷,同時附上原始檔供下載,並不是我說了算OK?

另外我的測試環境也從未在你說的打閃光、太陽底下測試,全都是在微光環境下測試,謝謝

至於V-LUX有關鏡頭的解像力的描述,請你再看一遍「在進行V-Lux各級感光度測試的時候,我是採手動對焦來拍攝,因為起先用自動對焦感覺一直沒對到焦,因為怎麼樣都拍不出印刷網點,就過去的經驗告訴我,這是鏡頭品質不佳所導致的;雖然拍不出印刷網點,但V-Lux的雜訊抑制能力似乎還不錯,到ISO 800還能保留大多數的細節,堪用值大概落在ISO 1600~3200之間。」

我說的很清楚,是以過去的經驗來判斷,並不是PK後的測試結果

如果你有類似的測試經驗也歡迎你提出你的看法,如果沒有...我想再爭論下去沒有什麼意義,只不過紙上談兵。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