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Canon旗艦類單眼 G1X Mark II開箱+簡單測試

趁著空檔到綠園道拍了一些照片,也順便測試一下G1X2的jpg直出顏色
RAW+JPG,無法設定我的顏色,拍景的話感覺很平淡


回家用DPP套了相片風格:標準,色調+1,對比+1,再拉一下曲線,看起來順眼一些


這張一樣是進DPP修過


接著來玩一下HDR
這張是RAW+JPG的JPG直出,看起來一樣平平淡淡


HDR的鮮艷藝術效果,還不錯


HDR的油畫藝術效果,感覺比較重口味


HDR的標準藝術效果


再來試一下戶外人像膚色
RAW+JPG的JPG直出,就...一般般 XD


自然效果:對比度降低,這膚色...個人不太喜歡


淡化膚色:拿來拍人像應該不錯


自然效果


鮮豔效果,加了飽和和對比度,拍一拍覺得這個色調我比較喜歡


鮮豔效果


HDR


順便測試了一下望遠+數位變焦的部份
用120mm拍樹上的鳥巢,無數位變焦,100%裁切,光圏f5.6 解像力還不差
旅遊中偶爾還是會想拍一下遠方的小東西,看來G1X2應該可以勝任愉快


數位變焦開啟,放大為2倍,畫質下降不少,非必要的話我是不會使用的~


小結一下,以我個人喜好的話,
戶外可以直接用jpg直出,拍景我會用鮮豔效果,拍人用淡化膚色,遇到反差大的景就用HDR
室內還是會拍RAW進DPP調~
Dowchia wrote:趁著空檔到綠園道拍了一些照片,也順便測試


我隨身機通常只jpg 直出

如果還要拍raw再回家處理就太累

失去了輕鬆的意義了

希望canon快點修改這點
入手到現在也10天了,再來補充一些心得
其實剛開始用的時候是滿消火的,
也許是期待太高,結果發現雖然規格開的漂亮,但卻有一些奇怪的限制
後來繼續使用,比較熟悉之後,發覺其實G1X2還是有符合我一開始設定的需求:
1.一台出遊可以一機一鏡的隨身機
2.室內能有討喜的人像膚色

經過了實拍和測試之後,G1X2的畫質算是符合我的期待,24-120mm確實是超方便實用的焦段
要追求畫質的話最好多縮一格光圏,但有需要時光圏全開仍可視為可用光圏
從拍景到拍遠方的小物,都可以勝任愉快,機身重量也還在可承受的範圍

顏色的部份,室外拍景用鮮豔,拍人用淡化膚色
室內就拍raw進DPP,還是可以調出跟EOS系列差不多的討喜膚色
基本上我即便用5d3,在室內拍還是多半要進DPP調,因此這點並沒有造成我的困擾
所以這點是有符合我原先的設定

然後實際用了才知道,180度翻轉螢幕和24mm f2的搭配真的相當好用
現在很喜歡把小孩抱在懷裡,用翻轉螢幕來自拍或錄影
如此可以避免小孩爆衝或是去抓鏡頭,很方便
一家四口出遊,一樣可以拿來自拍,四個人入鏡沒問題,還可以帶一點背景
雖然我通常是負責拍照的人,但還是希望能偶爾跟小孩一起入鏡
以前有考慮過帶腳架,但實在太麻煩
現在有了G1X2,發覺還是直接自拍最快速~
放眼市面上其他相機,要能夠180度翻轉+24mm f2的廣角,還真不容易
GF6+12mm F2也許畫質更佳,但它畢竟是定焦,出遊比較不那麼方便
GF6+12-32 F3.5-5.6,畫質我想應該差不多,但光圏小了1又2/3級,變焦範圍也小很多
NEX 5R+16-50mm,16-50這支畫質好像不是很好
所以仔細想想G1X2還是有它的優勢在

缺點前面其實也講的差不多了,主要是目前個人還算可以接受
相較之下它的優點我都還滿喜歡的
畢竟沒有完美的相機,只有最符合自已需求的相機
目前對我來說符合最多項的還是G1X2,所以就繼續開心使用囉~
luckyjacky wrote:
我隨身機通常只jpg 直出
如果還要拍raw再回家處理就太累

室外jpg直出我覺得還滿ok的
室內我是本來就習慣進DPP調(即便5d3我也覺得白平衡容易偏黃,一樣要進DPP調)
比起別家修RAW軟體,DPP算是很方便了,滴管滴個幾下就調好了
若要室內也能jpg直出,可能要考慮跳Fuji了...XD
放眼市面上其他相機,要能夠180度翻轉+24mm f2的廣角,還真不容易
=> 請問會需要用到廣角大光圈,主要是因為要手持夜晚自拍嗎!?
=> 大光圈容易淺景深,這樣自拍F2.0,背景應該會糊掉吧!

Dowchia wrote:
入手到現在也10天了...(恕刪)
響食樂 wrote:
=> 請問會需要用到廣角大光圈,主要是因為要手持夜晚自拍嗎!?
=> 大光圈容易淺景深,這樣自拍F2.0,背景應該會糊掉吧!

呵呵 我原本想表達的是一台相機要同時具備180度翻轉+24mm f2目前並不多見
確實要"同時"使用這兩個功能的機會並不高
目前以我來說就是室內自拍錄影比較會同時用到
雖然G1X2錄影中無法調參數,但我看它錄影時的背景散景效果,推測光圈應該有f2-2.8左右
比起其他相機的kit鏡只有f3.5,會比較給力一些

一般自拍攝影的話,我還是會縮光圈到f5.6以上,免得看不出來在哪裡拍的:p
24mm f2目前比較會應用在手持夜景,或室內不開閃燈時
當然景深還是要拿捏一下囉
其實這台應該算是市場上唯一的「沒有閃燈同步限制」的「大尺寸感光片」「大光圈變焦鏡」的超級 DC。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想想看在大太陽下用 F2.0 拍攝+補光。

Dowchia wrote:
.... 然後實際用了才知道,180度翻轉螢幕和24mm f2的搭配真的相當好用
現在很喜歡把小孩抱在懷裡,用翻轉螢幕來自拍或錄影
如此可以避免小孩爆衝或是去抓鏡頭,很方便
一家四口出遊,一樣可以拿來自拍,四個人入鏡沒問題,還可以帶一點背景
雖然我通常是負責拍照的人,但還是希望能偶爾跟小孩一起入鏡
以前有考慮過帶腳架,但實在太麻煩.... (恕刪)


真的,以前每次出遊都要麻煩路人甲幫忙按幾張,有些人看到dslr就退避三舍,願意協助的就先設定好開raw檔,隨他拍,回家再裁切調整。用這台方便多了.....
danieltflu wrote:
其實這台應該算是市場上唯一的「沒有閃燈同步限制」的「大尺寸感光片」「大光圈變焦鏡」的超級 DC

之前還沒想過G1X2有「沒有閃燈同步限制」這個優點
還沒有去確認對閃燈高速同步的支援情形
之後有空再來試試逆光人像+光圈f2+閃燈補光的效果
購買之前我有針對淺景深的部份做了跟其他相機的比較,來分享一下

先解釋一下"等效景深"這個名詞,(有人稱為等效光圈,不過我覺得容易有爭議)
等效景深就是在同樣的等效焦段下,將鏡頭光圈值乘上焦長轉換率,所得到的光圈值
就可以約略等同全幅使用這個光圈值的景深
譬如APSC上的50mm F2的景深,會約略等於全幅上的80mm F3.2的景深

我拿了幾台很有機會拿來跟G1X2相互比較,而我也曾經用過的相機,來做一下等效景深的比較
比較對象包括:RX100/Panasonic GM1+12-32mm f3.5-5.6 /550d+18-55mm f3.5-5.6
表格內是各組合在該等效焦段下的最大光圈值,都是我使用A模式,並改變焦段拍攝,再記錄而成
其中550d這組因為早就賣掉,所以是拿以前拍的照片來對照資料,不過應該不會誤差太大


接著再分別乘上焦長轉換率,並製成圖表,數值越低代表光圈值越大,亦即景深會越淺


可以看到G1X2的光圈隨焦長變長慢慢縮小,等效景深明顯比其他組合來的更淺
RX100的缺點在此就很明顯了,那就是望遠端光圈快速縮小,
等效景深只有在一開始的28mm廣角端優於G1X2,之後便被快速拉開
550 kit介在RX100和G1X2之間,GM1 kit的等效景深最深
簡單的說,G1X2的淺景深效果是勝過市面上常見的m4/3,APSC kit組,以及RX100的
況且G1X2的望遠端還達到等效120mm,也是其他組合所不及的
而G1X2的厚度其實跟m4/3最小的kit組:GM1+12-32是差不多的,其他kit組當然又更厚一些
以標準變焦焦段24-100附近的選擇來說
m4/3或apsc只有接上恆定f2.8的鏡頭才能夠比G1X2有更好的淺景深效果
但重量也必然隨之大增
所以若只想要一機出遊不換鏡,G1X2真的是兼具淺景深效果與體積優勢的好選擇啊~~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