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haung wrote:有人好意提醒何必這樣說人外行?還用一堆不知哪來的形容詞 立體感 通透感來形容從妳的照片也看不太出優勢...(恕刪) TW兄的推薦功力若配上的是奧斯汀的照片,那就是完美啦
twfriday wrote:來2 張Contax 鏡中最便宜的 Planar 1.7/50mm, 不知道紫邊在那裏 小弟不用蔡頭,沒打算評斷鏡頭表現好壞但是這種沒什麼反差的照片,又是縮圖應該很難看出有沒有紫邊吧
或許前面的回應,我太不婉轉了, 若有傷到人心, 在此抱歉.但即然大家都說縮圖看不出來(其實第1頁第1張圖可放大)就放大一點的, 原尺寸15多mb,圖床不給Upload, 只好縮一點大概800dpi, 也和一般APS機種不會差太多了5DII 最大的特點是FF全幅+ 2仟1百萬畫素, 所有鏡頭優缺點一覽無遺...而很多人大概不知道, MTF測量標準最初為Zeiss 所制定而Contax Zeiss 在出廠時,測試光譜範圍卻比一般廠更大基本上德國老鏡採高透光率的含鉛鑭系玻璃, 玻璃鏡組也少光線經鏡片的折射問題不大...而紫邊的形成是光譜經前鏡組折射分離,再經後鏡組折射還原影像時不同波長光線組合產生像位差所造成, 一般來說,顏色還原能力強的鏡頭紫邊控制大概都不會太差...(大家要記得,不同波長折射率不同)而日鏡大量的應用ED或APO, 也就是要調整一些問題啊..(動不動要用16,17片鏡片的原因)評斷時大光圈成像時,也要分清是最大光圈常會發生的柔焦現象, 還是紫邊現象一樣 Planar 1.7/50mm, 按一下看大圖,其實看原圖也差不會太多100% Cutting...這樣的解像力放大到20吋也是輕輕鬆鬆, 40吋也應OK
基本上單一鏡頭單一分析會比較好說一些若加上其他焦段.光圈...鏡頭的..鏡片多寡.鏡片成分.鏡頭設計......那會很混亂而且contax的"較"新鏡也很好啊!個人經驗上 在大光圈下 50 mm f1.4 的紫邊現象 會較多於 50mm f1.7f1.7 的也較銳利些.也清新.不過個人對50mm f1.4卻多喜歡些多拍拍不同距離.和不同光影下的題材.或許可以看到更多的影像喔!都不錯啦!58開頭的50mm f1.450mm f1.7
曾看過 對岸色影無忌對 C/N 及 新Z鏡和Contax 85mm 的測試, 就是那種很單調的黑線條測驗, 新一代ZE,ZA,EF 鏡在紫邊控制反而不如 Contax老鏡.Contax 老鏡和 L鏡 N鏡來比, 紫邊現象也不會差...況且紫邊控制和銳利度不一定成正比...PO 張Contax 鏡中最不銳利的 D25/2.8 AEG ...我最喜歡用的蔡鏡 ~~~ 強烈反差,不看原尺寸(2千1百萬畫素),無紫邊
ycliao wrote:但是這種沒什麼反差的照片,又是縮圖應該很難看出有沒有紫邊吧...(恕刪) 沒錯講到重點了twfriday wrote:我最喜歡用的蔡鏡 ~~~ 強烈反差,無紫邊...(恕刪) 不是照片一邊周邊緣紫紫的叫紫邊你所附的圖都是些沒什麼反差的照片那能看出主體紫邊或紅邊色散嚴不嚴重找些主體反差大的照片才能看出主體邊緣是否有色散說contax老鏡接數位機身沒有色散(紫邊或紅邊)那是沒有人會相信的
什麼是紫邊? 即影像經玻璃鏡片折射,至後鏡組成像時,紅藍兩色光譜相位,未還原準確造成的...所以拍黑色的線條/白底 兩個極端,最能看的出來大家請看上張 D25 黑色暗部和白色塑膠盤交界處,老鏡以少數鏡組校正, 表現其實不差100% Cutting, 那麼大的一張圖(2仟一百萬畫素), 紫邊細細一條引用 色影無忌 的85 mm 測試圖 示範紫邊, 作著勿怪色影無忌 85mm 測式連結http://forum.xitek.com/sorthread.php?threadid=528818
25mm f2.8是以前最常帶出去的鏡頭.不能說不銳利.中間部分還是很利.只是周圍下降很快.縮光圈後畫面整體素質提高不少.層次感佳能營造氛維很有特色.拍人文拍風景都不錯用.參考另外135mm f2 的鏡片少.但........紫邊的情況有比較明顯喔!不過敝人目前有紫邊的照片沒有去找.只能找到顏色柔柔美美的..參考25mm f2.8 aeg135mm f2 aeg 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