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2

SX50 HS蓋大樓

中秋試鏡

ding279054 wrote:
SX50 HS上市也...(恕刪)
canon sx50, 200x

因為用200X 放大, 就只有jpg 可用。

只是調一下對比, 銳利度就可。

昨晚的月光, 效果好像不差

Canon sx 手槍打鳥大樓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38&t=4101527&p=20#53
飛機..速度快,一下就出螢幕了!
地點:中科




可能我木眼吧!
怎麼覺得這棟樓有好多人拍的並"不會"比用一管副廠還要三萬元的打鳥鏡拍得還差啊!
甚至還要好哩~
類單能拍出這樣的望遠成像,
我這外行人都頗為驚訝與滿意了說~

科技進步很快,
不要再瞧不起類單了,
我認為這價位實在很對得起它的功能了!
可惜我很少拍望遠的題材,
要不然會被各位的毒照給推入坑的...

話說PowerShot SX60 HS要推出了,
廣角更廣,望遠更遠,
真是
寶來旺 wrote:
可能我木眼吧!
怎麼覺得這棟樓有好多人拍的並"不會"比用一管副廠還要三萬元的打鳥鏡拍得還差啊!
甚至還要好哩~
類單能拍出這樣的望遠成像,
我這外行人都頗為驚訝與滿意了說~...(恕刪)

確實拍得不錯,不過,我個人認為「技術」佔了比較大成份,所以我在欣賞這些類單美圖的同時也有一點惋惜,惋惜這些技術已達此一程度的攝友為何不在器材上也更上一層?技術與器材雙修可以更臻完美。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sam189 wrote:
確實拍得不錯,不過,...(恕刪)

sam189 大說的技術因素的確佔較大成分
只是對於器材更上層樓的議題
還是得取決於個人對於攝影這個領域
熱力、財力、體力的可投入程度
ding279054 wrote:
sam189 大說的技術因素的確佔較大成分
只是對於器材更上層樓的議題
還是得取決於個人對於攝影這個領域
熱力、財力、體力的可投入程度 ...(恕刪)

完全正確,我之所以會惋惜就是覺得他們應該更上一層樓了。不是類單不好,而是類單是有所侷限的。我個人使用單眼相機前也使用過類單好幾年,從DX再到今年初正式買了一台二手FX機,完全感受到不同機種的極大差距。

好相機無法提升技術,但好相機可以(幫您)發揮技術。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sam189 wrote: 完全正確,我之所以會惋惜就是覺得他們應...(恕刪)


讓我以一個用了sx 50 十個月的用家分享一下。買的原因是為了拍鳥和特價 330 美元不到。 我是每天都放在背包預備,没有其他設備了。 上班,下班,吃飯, 途中看到美麗的東西就拿出來拍,或是晩上拍一下星軌,只是記錄一下。好的照片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多數是在 FLICKR 上和澳洲的大自然同好交流。

時間久了,在Flickr 上就會有人問我在用怎麼鏡頭,機身和腳架。 我的回答都是sx 50 單機没用腳架手持, 他們全都昏倒了, 説買一個1.4 x ,1.7 x 都不只這個價錢。他們都是 d7100, d800, d 5100 , 70d, 60d , 600 D 單反打鳥人士。

在過去十個月的使用中, 我没有感到一刻的"可惜",除了忘記帶或没電而錯過了某些美麗事物。 但我是在説,這些類單是不可能代替專業單反,鏡頭和腳架組合的出的作品。 也如 Ding 大大所指出,每人也有不同的考慮因素,如金錢和體力等。 本人是不會因拍鳥而不買/ 升級電腦,手機,家庭影院等。

而本人和其他大大用心的作品,也應該没有對不起Sx 50 設計者。也多謝大家對sx 50的作品讚賞。

最後,我想用我這個97 克重的瑞士萬用刀作個例子。 它在我日常生活中解了許多問題, 開酒,開 can food, 切肉,水果,修理物件,野外取木生火等...... 這萬用刀也能做到, 但效能絕對比不上我家裡 二十多千克重的工具或專業器材。 但是,每天只有這萬用刀伴著我。

在此多謝Ding 大大樓主和其他大大在這大樓的付出,我才會成為一份子。(参考了一百五十頁以上的圖片才買的)






  • 39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