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本文已刪)-勿點-表現均衡大光圈輕便旅遊機 Canon G5X Mark2開箱簡評

Hermitissimo wrote:
很多人天天在用...(恕刪)

這就是聰明到系統自己判定開HDR,
手動去開啟的動作都不用了,一切自然形成,
再來就是旗艦手機HDR的效果處理的更好
SKAP wrote:
我一開始沒注意到樓主有些測試是表達全自動的差異,這點說聲抱歉
因為我習慣看M01的評測大多是這台相機各種模式下的最佳效果
例如近拍除了看放大率,再來就是最佳光圈能達到哪種清晰程度
如果近拍+最大光圈,通常DC跟單眼鏡頭都會慘不忍睹...
所以看到效果較差的拍攝,我都會提供更好的拍攝方式建議
並不是要去推捧特定品牌或特定機種,而是從發揮機器最大效果為著眼點
或者像安卓手機可以透過安裝GCam提升拍攝效果這種進階玩法
畢竟這是專門討論相機的論壇,追求拍攝品質應該是大家的共同目標

像本篇主角G5X Mark2,我認為也是有辦法提升拍攝品質
只是可能會比較麻煩一些,但本來出廠預設值就很難100%發揮機器性能
好比我也有研究顯示器,基本上沒有一台出廠預設畫質就很好的...
亮度、對比都要正確設定,想要色彩準就需要校色


今天有點小中暑..看到這篇更暈了~
一句話,您自己去測試最好效果....我坐等您報告...

結案

我的見解是索尼的高級自動是會自動多框降噪跟逆光補償~
那麼自動HDR不納進來自然有它的考量~
我想考量點一定是就是這麼難用~所以不敢含進AUTO...
而且本身也沒有什麼智慧判斷能力什麼時候需要開啟,什麼時候需要關閉~
所以AUTO不提供是本身HDR就很殘

再者,手機我都用原生相機~
第一啟動快,
第二色調為各家調校能力,最好的自動化也在於內建APP
第三.第三方APP根本毫無公平性可言~這個通用APP根本沒有為各家鏡頭參數做適當調校..
而且HDR是要能在使用者未知狀況下完成,這才能夠實用..
您第三方APP有多快? 快到根本無法察覺?
所以為什麼要拿GCAM來比較? 毫無必要性可言
另外三星獵戶座CPU根本對GCam是一個感冒的存在,根本沒辦法使用~
就算有辦法使用的修改版本,一樣問題一堆~

第四目前手機自動HDR,包含iPhone把手動關閉選單藏的很深,根本沒打算要讓使用者關閉.
而是直接由相機判斷是否需要開啟HDR.....
所以一般使用者根本不會清楚這個叫做HDR

在場景測試方面,尤其是Canon...在P/A/S/M也根本無法開啟HDR
Canon的HDR是藝術效果跟場景模式,
就算全手動M...也得不到HDR效果~
Canon的HDR五花八門,光是HDR就有以下四種模式
"HDR背光控制"
"HDR標準藝術效果"
"HDR鮮艷藝術效果"
"HDR油畫藝術效果"
請問一下,您要怎麼比?

既然如此,那麼要怎麼才算合理比較?
那好吧,手機自動就能莫名其妙HDR...那就全部自動來比最公平了~

最後也依您要求全部都做HDR AUTO比較了...
一比下去結果您又要要求HDR 6ev (莫名傻眼)

另外相機在自動模式下可以自動HDR的也不是沒有,
那就是卡西歐....
可以參考卡西歐的專業自動說明
CASIO專業進階自動
要不要看看卡西歐在自動化做了多少努力,之前神器不是叫假的~
雖然被手機取代,但以美顏而言,目前手機依舊無法出其右贏過~
卡西歐的美顏顧慮到膚色、五官、柔膚、背景等狀態~
也同時進行"分區白平衡控制"

你可能會奇怪我怎麼知道卡西歐在自動模式下會HDR...
因為我在自動模式下的逆光很明顯就是咖咖咖三張照片去合成~
由於卡西歐的合成動作都是背景作業,所以根本不影響拍攝流暢度~

連現在不賣DC的卡西歐在自動模式下都做這麼多努力...
那麼索尼跟佳能是在辦家家酒嗎?
尤其是佳能,搞了一堆HDR模式,我自己都懶得用了~

所以為什麼就算比較自動不可以?
那又為什麼手機一定要安裝第三方APP才能比較?
我比較也沒開人像、也沒開夜景...就是按下快門拍照而已...

自動模式就是把最好的照片呈現給消費者就好了,
眼前所見的高動態美景,拍出比眼睛所看到的更好看就是了~
就這麼簡單罷了....

還是拍攝前要先走路觀測一下...
看看要架三腳架去拍攝多張照片回家合成,
還是自由任選測試?
"HDR背光控制"
"HDR標準藝術效果"
"HDR鮮艷藝術效果"
"HDR油畫藝術效果"
然後看看哪種效果最好看
或者來個HDR 1ev-6ev的包圍測試...

那您就慢慢卡在夜市路中間慢慢測吧~
看看哪個效果可以把招牌拍出來,同時把食物跟人像拍漂亮
然後又可以把夜市的燈泡拍出細節...慢慢測吧

說到近拍模式好了,
憑什麼我要測試每一台相機每一個焦段的近拍最好效果是在多少焦段跟光圈下...
兩台相機在廣角跟望遠端,就以我最常用的大光圈跟F5.6去比較,又如何?
這種比較已經十分值得我自己做參考了

難道我要每級光圈一個一個測,測到最好的焦段跟光圈數值才能跟你說的一樣值得比較?
抱歉我沒那麼閒,也沒有翻拍架,更沒有藍色燈泡二盞四十五度角斜打光~

很抱歉您的說明在我看來全部強人所難~雞蛋裡挑骨頭
如此簡單罷了
您有您的看法很好,但這些您自己測試即可...我就不奉陪了
yuxian wrote:


今天有點小中暑....(恕刪)

可能拿相機習慣複雜操作的人,
用手機拍也習慣自己安裝高階調控App,
我剛開始確實也這麼做過,
iPhone安裝更複雜調控的App,
可以自訂iso、快門、甚至可以存RAW,
把玩相機那一套的思維搬到手機上來,
某種層度也是因為兩三年前的iPhone,
原生相機的自動效果差強人意,
但高階攝影App真的操作太瑣碎又吃空間,
很快就放棄用手機這樣拍了。

RX100與本樓主題的G5X,
再我看來也是調控很豐富,
應該是設計給進階玩家的隨身機種,
也就是把專業單眼的那一套思維來做DC,
所以沿用那一套複雜的操作習慣,
也許才是工程師設想的使用方式?

當然可以接受的就這樣去使用,
覺得不夠智慧的話就放手吧。

過去能習慣複雜的方法,
坦白說就是自動太廢,
所以逼著大家都要練就十八般武藝,
用調控與RAW後製去獲得更好的成果,
手機前幾年自動也還很廢的時候,
進階玩家也會用高度手動的App來拍就是這樣。

但誰能預測手機發展的會是如此迅速,
講這麼多其實花個時間去親身體會就知道,
什麼叫做一鍵搞定,毫無察覺的都幫你處理到好
yuxian wrote: ...今天有點小中暑..看到這篇更暈了~
一句話,您自己去測試最好效果....我坐等您報告...

結案...

天氣太熱...消消火吧!各有各的意見罷了;

要這麼搞缸...不如去用可換鏡,其實無論是否Pocketable,我的習慣一律丟包
再來是頸掛,重量比較無感就好,DC太小台對我而言反而是必須改善的"缺失"
(穩定度因素),所以硬幫G1XM3加了把手(我知道這樣很沒水準);

這麼搞下來其實已經跟EOS M5差不多大小了!

RX100系列也沒放過,但即使這樣還是只能用幾隻手指夾著拿,沒比皮套好到哪去!


畫蛇添足!Yuxian兄就消消火笑笑吧!
yuxian wrote:
您第三方APP有多快? 快到根本無法察覺?

是的,在我的HTC U11+上
Google Camera跟GCam都可以安裝正常使用
開啟速度跟原廠相機差不多
HDR+都是即時出圖,連點就能連拍

至於三星用自家處理器的機種沒辦法
硬體規格不同,軟體要相容比較麻煩
Hermitissimo wrote:
天氣太熱...消消火...(恕刪)


是頭暈,到現在還在暈~
我是沒生氣啦...

照他的說法就這麼測吧...
隨便抓三個不同場景
手機拍一張
G5Xm2拍四張("HDR背光控制""HDR標準藝術效果""HDR鮮艷藝術效果"
"HDR油畫藝術效果")
RX100M5A拍六張 (1ev-6ev)

然後從左上裁切到右下共五個裁切點~
然後三台機器分別去比較....

光這一個項目就麻煩SKAP大大做來看看好了~
我看看要花多久時間去寫這個小項目的比較文章~
然後告訴大家哪個模式最好,在那種光線下適合用哪種ev的HDR

我沒生氣,只是照他的說法請他自己做出結果就好了...
我看看要花多久時間拍照跟寫文~

對...這只是HDR測試....還有近拍測試呢?

麻煩SKAP大大就拿手上的相機去做不同焦段不同光圈的測試...
24/28/35/50/70/100/135/200mm (好像還缺了很多焦段喔)
F2.8 / 3.2 / 3.5 / 4.0 / 5.6 / 6.3 / 7.1 / 8.0 / 9 / 10 /11
然後同樣從左上到右下共五個裁切點,
每個焦段跟每種不同光圈通通下去比較五個裁切點..
再來告訴我們一下,
這台相機到底要拿哪個焦段的哪個光圈才是從外到內都是近拍的好選擇~
我不是說放大倍率喔...我的意思是指從內到外都可以最清晰的近拍好選擇~
因為他說測試就是要拿最好的部份去測試....基本上我同意...
那就請他去做看看哪個部份最好...

我來看看從拍攝到輸入電腦到做影像裁切整理文章的說明...
我就等著SKAP大大來做他想要的測試寫文....

我沒生氣,我的意思就是他自己的意思就麻煩他自己做仔細點

可是無償分享這二個測試只是佔了文章極小部分,還有很多要測試的...
等他測試完我再來給個自己的意見跟看法,可能就是直出跟RAW的輸出裁切差異...
又或者像Canon的DPP版本輸出效果都不同,
可能比較一下RAW檔DPP輸出跟Jpeg直出的各版本差異等等問題
或者近拍測試可能要用水平儀跟翻拍架還有打光的可靠建議,都很實際面的

我自己也很多想法可以提供給SKAP大大做測試...沒問題的
我沒生氣,但我已經拋磚引玉寫了這篇文章了,剩下的他補齊沒問題吧

p.s.不斷強調我沒生氣是為了避免別人以為我生氣
yuxian wrote: ...然後從左上裁切到右下共五個裁切點~
然後三台機器分別去比較....
...然後同樣從左上到右下共五個裁切點,
每個焦段跟每種不同光圈通通下去比較五個裁切點..

...光看這樣寫頭就跟著暈了,DC還是"簡單"一些比較好!

其實被反勸敗最主要的因素不是G5XII"本身的"缺失或問題,趨勢考量才是
最重要的原因;DC沒大廣角一直是缺憾,要自拍沒拿自拍棒實在不夠廣,將來
手機大廣角將成為標配,如此DC劣勢又要再多記上一筆(尤其女性消費者);
手機一定要用也會換,DC就沒這麼絕對;以後恐怕也沒下次了;
Hermitissimo wrote:
光看這樣寫頭就跟著暈了,DC還是"簡單"一些比較好!


這也不是我的見解...
因為我文章早就假設好情境做測試了

而是他覺得要比較就要想辦法拿出最好的地方去比較...
那就真的沒辦法只能這樣子寫測試文了~~

只是補完文章要靠他了...
反正我是無償分享,他幫忙補完我也沒好處,所以誰都不吃虧
以他的看法覺得可以幫助到更多人...

我認同這對於大家是有好處的
yuxian wrote: ...這也不是我的見解...

別誤會我的意思,話不是對你講的!

中暑要多休息啊,每年夏天我大概都會中暑個幾次,所以女王就去跟人家學刮痧,

還買了好幾支刮痧棒,刮了之後很快就見效,通常睡一覺醒來隔天就跟沒事一樣,

頂多脖子和肩膀上多兩道痕跡比較難看就是了.
Hermitissimo wrote:
別誤會我的意思,話不是對你講的!
中暑要多休息啊,每年夏天我大概都會中暑個幾次,所以女王就去跟人家學刮痧,
還買了好幾支刮痧棒,刮了之後很快就見效,通常睡一覺醒來隔天就跟沒事一樣,
頂多脖子和肩膀上多兩道痕跡比較難看就是了.


其實我也不是對你講的 XDDDDDDD

只是本來今天還想再把之前拍的HDR比較照片再補上文章~
但太暈了寫這種比較文沒辦法~

也要早點休息了.晚安了... (刮痧睡前研究一下)
感謝提供中暑解法~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