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搭載65倍光學變焦‧Canon PowerShot SX60 HS

會帶出去的相機才是值得買的好相機,否則買一堆機身、鏡頭回家也只是當神奇寶貝在收集而已。


非常精確的總結

看來iso 400或以下是可用的。

太陽機說法也不一定。至少sx50 在這三個月的雨季和冬季都能拍出一些可用的鳥圖。

多謝測試
可能我在測試期間都是手持拍鳥吧...望遠端光圈只剩f/6.5,陰天環境想要維持至少1/200s的快門速度,感光度都會飆到ISO 800,拍出來的畫質總是覺得差強人意...

我有看大大在SX50 HS大樓分享的國外照片,那銳利度還真是驚人,想請教一下是拍RAW後製嗎?
吉姆林 wrote:可能我在測試期間都是手持拍鳥吧...望遠...(恕刪)


多謝賞圖。

對呀,只是拍RAW, 用Canon dpp 微調,然後轉jpg。

拍鳥是用手動的,基本設定是iso 200, f7.1, 1/200秒,1200mm, 中央測光。全都記錄在c1 or c2, 方便一開機便打鳥。

f7.1, 1200mm 是sx50最銳利的焦距。 打鳥時手動調整 快門和iso, 曝光 -1/3至-1最能保留細節。
謝謝分享....

所以簡單來說....是寧願把ISO設低,拍暗沒關係,用軟體救....

而不高ISO,沒細節跟本救不了...

這樣嗎?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jk268 wrote:
對呀,只是拍RAW, 用Canon dpp 微調,然後轉jpg。

有後製最好還是要說明
連吉姆林小編這種高手都還要懷疑是不是有後製了,更何況一般人,一看到圖就想說該相機可以拍到這樣而被誤導
畢竟電腦後製不屬於相機本身的功能,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話說這台相機的特點,就是想讓人拍到越遠的東西越好,自然而然就是鳥類跟月亮啦
上一台買CANON的大砲機還是S5IS,遠古時代的東西,那時已經有放入超音波馬達了
用在變焦上變焦真是夠快的
jk268 wrote:
多謝賞圖。對呀,只是...(恕刪)

謝謝分享^^


portnoybest wrote:
所以簡單來說....是寧願把ISO設低,拍暗沒關係,用軟體救....
而不高ISO,沒細節跟本救不了這樣嗎?...(恕刪)

大致上是這樣說沒錯,但低ISO的前提就是環境亮度要夠,但望遠端的光圈只有f/6.5,這就是尷尬的地方,多少錢做多少事囉~


ppwa wrote:
有後製最好還是要說明
連吉姆林小編這種高手都還要懷疑是不是有後製了,更何況一般人,一看到圖就想說該相機可以拍到這樣而被誤導畢竟電腦後製不屬於相機本身的功能,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其實...jk268在該棟樓只是純粹分享啦!不是針對SX50 HS做評測,我們就放寬心看待吧~拍RAW微調就能有那樣的表現真的很不賴

ppwa wrote:
有後製最好還是要說明...(恕刪)

jk268 大的拍鳥照片基本上談不上什麼後製
拍RAW檔只是為了保留細節
及後續調整亮度對比較不會失真
如果只想使用JPG直出
連拍RAW檔稍微調整一下都不願意
也就不能怪別人拿出來的照片都這麼美了
可以拍攝RAW檔是SX50相對於其他競爭機種的一大優勢
不用可惜啊!
按鎖定鍵的穩定程度每次看每次都覺得超屌的...

cc00992002 wrote:
不知道是因為高倍鏡頭(還是成本考量,還是會怕打到自家單眼)的關係,這一類的相機感光元件為甚麼都無法突破一吋以上,拍攝的成像就是比單眼差了一截!

感光元件變大相對鏡頭開口就會變大
看看RX10...
感謝發表這麼詳細的介紹文。

一直都在關注大砲機,
看了幾年一直沒下手,
最近和家人都在看30X以上的相機(主要是想拍鳥),
看到這台大家都在流口水。

以前買過Panasonic的FZ-30,
手動變焦環操作手感不錯,
還有不會伸出來的內變焦鏡頭,
是我比較喜歡的部分,
不過現在的高倍大砲機就難以達成吧。
★ 機背螢幕規格提升至三吋92萬點

接著要開始介紹機背的部分,機背螢幕雖然不支援觸控,但解析度總算有所提升,從三吋46萬點進步到三吋92萬點的液晶螢幕,等了那麼多年終於跟上主流規格了。


吉姆林大
SX50的螢幕是2.8吋46萬點 不是3吋喔

SX60螢幕有小幅度變大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