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le2000092000 wrote:台灣看到的是這種~鸕...(恕刪) Thanks. 台灣的眼睛有點綠, 全身黑色, 很有趣。只拍攝到頭在水面,和聽到進入水面的聲音。nauy711 wrote:續蓋大樓~最近有同事...(恕刪) 真利害, 每根毛都那麼清晰 請問第四, 五張的快門那麼慢, 有用腳架嗎?Sx50 在這裡大清貨, 再加canon $50 cash back, 差不多三百美元就可以。下一代應該快要出現了另外, 每次有人問的是用甚麼單反和鏡頭, 我的心就暗暗高興。
nauy711 wrote:續蓋大樓~最近有同事...(恕刪) 大樓只有陰天才能把前額頭的細節表現出來,高反差是sx50 的弱點。my awesome look deserves a portrait, right ? IMG_3638 by jk1668, on Flickr這大鳥進食時很有趣my love swims in a pinkish pond IMG_6875 by jk1668, on FlickrHoney eater 比較難找尋honey, honey, honey IMG_5701 by jk1668, on Flickr粉紅色的耳朵和特別的嘴角很性感, 但毛的顏色和 pattern也很吸引。很害羞,少有停留在岸邊i just love her pinkish ears, so great IMG_3847 by jk1668, on Flickr
多年前購買的第一台數位相機 Olympus C-2100 200萬畫素 10倍光學變焦那時還自己用塑膠水杯DIY遮光罩使用三年後一覺不醒,期間換了兩台一般三多千元的隨身小相機,仍念念不忘高倍型相機一年前開始受本帖影響,只是各種原因一直下不了手今天用剛到手的SX50 HS為 C-2100留影,宣告正式加入這個家族拿到後才發現,原本為U-2100買的Kenko 49mm UV鏡可以用上,只是要加料一下,用止水帶將螺牙繞一圈剛好! 省了一小筆錢,再來就明天去買個49元的遮光罩就OK了因為各位的分享,也把CHDK裝上了,一切就緒,這幾天就去拍些回來野人獻曝一下囉
jk268 wrote:每根毛都那麼清晰 請問第四, 五張的快門那麼慢, 有用腳架嗎? jk大過獎了,拍攝黃尾鴝母鳥(第四,五張),全程手持,但有稍微憋氣,以求穩定,另外也使用連拍,來提高成功率.因為想儘量壓低ISO值,相對快門就稍慢.想把鳥羽細節拍清楚,我想別無他法,就是要想辦法接近小鳥,動作放慢慢,身體壓低低,偷偷靠近.感謝jk大常分享精采的照片,讓我們也能欣賞澳洲的美麗生態.
nauy711 wrote:jk大過獎了,拍攝黃...(恕刪) 和你用的方法相似。 現在試用 m mode, ISO, 對焦,快門、、、、全手動。 我也是不用腳架。newceo wrote:多年前購買的第一台數...(恕刪) Wow , DIY 高手:-)為甚麼等了一年才買呢? 其實, 我也是讀了這post兩個月才買:-)
newceo wrote:多年前購買的第一台數...(恕刪) 兩天大的darter, 張口要食。澳洲蛇鹈i am 2 days old darter . Food............IMG_777cc0 by jk1668, on Flickr顏色漂亮的小鳥, 很少在地上。 母鳥在餵養小鳥i am still hungry mom IMG_8625 by jk1668, on Flickr
newceo wrote:wait for s...(恕刪) 你是偏好自然風景的嗎?Straw necked ibis 蓑颈白鹮, Australian white ibis 台灣叫作埃及聖䴉蓑颈白鹮基本上只在澳大利亞生活。 我不是第一次見到或者拍攝,但它背部通常只見到黑色,很少見到這七彩表現, 很美麗的。 我只是剛巧路過球場看見它們, 就拍攝下來。 這也說明了sx50 小機身的好處。其實,sx50 拍出來的raw, 是可以印刷八吋以下的相片,效果是很好的。just like a marble IMG_9671 by jk1668, on Flickr埃及聖䴉在它身邊有點失落。它頸部上金色的飲管狀羽毛也是非常迷人like my rainbow jacket? IMG_9718 by jk1668, on Flickr近來都在用手動模式, 拍出來曝光是比較準確:ISO 200, f6.5, 自動對焦, 只調節快門,一般在1/400 或者更快。iso 80 的話,快門會太慢,我拍不到清晰的照片。 要拍攝全白的鳥類或物體, 我多數會是用減二級光度去保持細節, 回家再用dpp 去調節。另外, chdk 中有過曝光提示可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