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本文已刪)-勿點-表現均衡大光圈輕便旅遊機 Canon G5X Mark2開箱簡評

Hermitissimo worte:
不覺得驚訝...所以自用的話1吋機現在只用RX10IV,隨身機就用有熱靴
有全翻轉觸控螢幕的G1XM3,感覺比較有跟手機"拉出差距"(長焦&拍攝自由度),
否則一般用途隨手拍張照片還要想一下調一下...有點麻煩,久了也就有點懶了!嘆氣

的確,有打算後製的話乾脆麻煩到底帶可換鏡,而且還不能搭Kit等級!嘆氣


其實我是頗喜歡G5Xm2 24-120 F1.8-2.8這規格的,
尤其是各焦段都可以近拍我很喜歡⋯
雖然要縮一點光圈,但光學限制可以理解⋯

但對焦系統老舊,功能簡單,操控上又不如索尼可以隨意設置,
也就是說當我想享受手動功能時,有點自找麻煩⋯

測光系統也是讓人很感冒⋯
動態範圍優化也不行⋯
錄影對焦也不好~

基本上目前DC就是一吋的長焦段會吸引我,
畫質會下降是一定的,但一吋多少可以彌補回來⋯
讓這下降畫質不至於慘不忍睹

有時候想手動操作曝光,有時候想要打閃光,
那麼機身就要有完善的手動功能⋯
可是G5Xm2的機身功能是被閹割過的~

這段時間比較這二台有一點想法了,大致有一點概念了
我是希望M7搭上G5Xm2的鏡頭這種規格的相機⋯

會想要賣M5A是因為焦段普通跟沒有觸控,
我入手三星S10E這段期間後,M5A的焦段並不吸引我了⋯
所以我除了這次拿出來對照後,也沒用過幾次了⋯

我需要更遠拍攝,M5A不行,我需要更廣角,M5A不行⋯
所以基本上就少用了,本來就想賣掉了⋯
原本買G5Xm2是想取代M5A,沒想到製造出另外一些問題⋯

所以隨身機,
性能、觸控、自拍、操控、測光好、色調、望遠焦段
畫質、體積
都是我希望擁有的⋯

不過目前沒有十全十美的隨身機,
我理想的隨身機應該是在自動的狀況下媲美手機,
而且可以做更好的全手動操控,並且有望遠焦段⋯
畫質、色調都要兼顧⋯

哈哈,目前比較接近的也只有M7了
Hermitissimo worte:
...我是覺得還好啦,G5XII鏡頭的焦段與光圈是比較讓我眼睛一亮之處,否則
"昇級感"已經很有限(相較於手機),要是連DC優勢鏡頭都不改的話,那就更乏善
可陳了!嘆氣

整篇看下來RX100M5a的DRO在小範圍場合至少還有些用處,C家的亮度優化
有跟沒有一樣,不只有DC是這個樣子的.嘆氣


我對C家的印象其實很好,因為我第二台單反就是400D
進DPP拉個RAW檔真的好看,當時候比較有體力可以天天修圖 XD
不過那時候的確也沒什麼競爭對手就是了⋯

賣掉400D後,後續也都有再度入手C家的DC跟無反,
只是都是用沒多久又賣掉了,其實陸續給了不少壞印象⋯

但因為第一次用C家印象太好,我還是一直有期待,
G5Xm2過後,未來我會很慎重決定要不要買C家⋯

話說回來,G5Xm2的鏡頭組也是我最喜歡的部分,
其他的,就算了
zakkwang worte:
M5A我是沒買
如果M5A要5秒的話, 那感覺M7的HDR速度快一些
我感覺差不多3~4秒之間

另外我覺得M7的HDR auto跟DRO auto效果都不好
感覺太過保守了
DRO auto通常效果大概只有DRO LV2的程度而已
HDR auto也大概只有HDR 3ev左右

遇到高反差我都直接DRO LV5跟HDR 6ev直接灌下去

高光位感覺是直出引擎的問題
然後風格設定又太陽春, 跟DR有關的項目只有對比度
對比度降到最低, 雖然可以緩解一點暗部問題
但高光還是沒救, 整張照片又變得太扁平
不像fuji可以針對高光跟暗部分別調整

Sony近年的PP檔我稍微試了一下
有些PP檔對改善高光爆掉的效果不錯
可是調控的項目太過艱深難懂
暫時不打算繼續深入研究


DRO+5我忘記為什麼不喜歡用了,
PP一開始有用過,後來也沒用了。

HDR計算是這樣,一手按快門,一手按碼錶,
我等到相片出現預覽後碼錶按停為一張照片所需時間,
其實這些高階DC都很奇怪,明明知道處理會花時間,
為什麼不放到背景處理,讓使用者可以馬上拍下一張?

我會這麼說是因為卡西歐就是這麼做的,
任何處理卡西歐全部丟到背景緩衝處理,
使用者還是可以馬上拍下一張照片的
yuxian worte:
HDR計算是這樣,一手按快門,一手按碼錶,
我等到相片出現預覽後碼錶按停為一張照片所需時間,
其實這些高階DC都很奇怪,明明知道處理會花時間,
為什麼不放到背景處理,讓使用者可以馬上拍下一張?


我剛簡單試了一下HDR的處理時間

RX100M7大約是黑屏2秒內結束, 就可以立刻拍攝下一張
(雖然上方有顯示還在處理中)

RX10M4黑屏大約再長一點, 3秒內
同樣是黑屏結束可以立刻拍攝下一張

A7R2就慢很多, 大約4秒出頭
同樣是黑屏結束就可以立刻拍攝下一張

G5X2真的是很慢, 大約8秒黑屏才結束
不過G1X3更慢, 大約黑屏12秒才結束...
yuxian wrote:


DRO+5我忘記...(恕刪)

結果看完樓主的分享,
今天路過門市,
就跑去試玩S10E的拍照功能,
現場各種賣場光源、不同角度試拍,
不受高光影響拍人很輕鬆,
後面的高光細節也保留,
甚至有個店員站在廣告螢幕牆前,
本來預期拍人應該會是剪影,
結果不但人物ok,
背景電視牆一樣沒過曝........

隔壁法雅客也有展示佳能與索尼DC,
路過看看,拿起來試玩的慾望都沒了,
當拍照已經能智慧到貼近所想時,
瑣碎的調控反而變成一種厭倦了。

大概能理解,手機照片從堪用,
變成反客為主的感覺是什麼。

運算能力,與投入的開發資金,
得出來的結果挺現實的。

三星應該把當年玩到收攤的無反相機找回,
當時也領先時代太早而失敗的安卓相機也是,
搭載先進運算性能的可換鏡相機,
應該可以帶領新的一波演進改革。
yuxian worte: ...不過目前沒有十全十美的隨身機,
我理想的隨身機應該是在自動的狀況下媲美手機,
而且可以做更好的全手動操控,並且有望遠焦段⋯
畫質、色調都要兼顧⋯

哈哈,目前比較接近的也只有M7了...

在自動的狀況下媲美手機這是最當務之急,發燒友&專業戶只是DC市場的
一部份,我是希望親友家人也可以更輕鬆愉快地使用DC,否則真的很不好推
"用相機的好處",挫折感很容易就摧毀使用的意願,更何況還要額外花錢!?

上周六有帶小姨子去摸實機...看起來有些猶豫,她其實是希望我"作主"下決策,
但我也猶豫不太願意扛下這個"責任",細看完開箱評測之後沒啥信心幫G5XII背書,
同規格兩年前我敢,現在就有點怕了,萬一不久將來她換新手機狠狠打了DC的臉,
雖然她不至於怪我,但我自會覺得"不好意思"有失專業,結果當然就是"再看看吧"!

假如G5XII有把暗部補償.測光系統與AF搞好一點的話,加上美女發色其實很好入手,
但沒有還是沒有,感覺下來不比她手上的老G7X好到哪去,差了好幾年實在說不過去!

"目前沒有十全十美的隨身機"的確是如此啦,為了輕便與速度試了多少年,目前也只能
針對特色"分開買";像G1XIII是沒啥了不起的,只是北部冬季多細雨,又有熱靴可以當披著
羊皮的狼,還有方便的翻轉螢幕,所以用下來拍攝數量雖不算高,但出勤率是最高的;

至於RX100VI.VII...我覺得是索尼的陰謀,這個焦段.光圈與畫質賣這個價錢...,立刻
顯得拿掉ND的RX10IV價錢好像就沒那麼貴了,事實上是促銷了後者!
zakkwang worte:
另外我覺得M7的HDR auto跟DRO auto效果都不好
感覺太過保守了
DRO auto通常效果大概只有DRO LV2的程度而已
HDR auto也大概只有HDR 3ev左右

遇到高反差我都直接DRO LV5跟HDR 6ev直接灌下去

我是RX100升級RX100M3時
實測HDR處理速度大概快了3倍

升級RX100M6時又更快了

另外RX100系列HDR Auto輸旗艦手機HDR很正常
單純就是後者寬容度預設值設定很大
所以當遇到成果有落差時
我會去思考我手上的設備為何辦不到?
前面就提過了DRO只拉高暗部
跟手機比高光一定輸
HDR Auto雖說亮部暗部都有提升
但Auto的強度真的很弱,常常低於3ev
而且我不知道Auto判定依據為何?
所以如果今天已經看到是超高反差場景
直接拍RAW回家修,不然就是HDR開到6ev
而不是拍了高光爆掉的8bit JPG然後說修不回來

如果RX100設定最強的HDR 6ev
寬容都還是輸手機HDR的話
那我才會下結論說RX100機身功能辦不到手機HDR寬容度

不過我也不否認就算寬容度能追上
RX100的HDR 6ev對比會變差
加上人像膚色會很醜,所以絕對無法直出美圖
我測完後寫的差不多了,
結果大部分也都丟上來了⋯會慢慢補充
總算可以回你這裡一直重複強調的索尼HDR了

SKAP worte:
我是RX100升級RX100M3...(恕刪)
另外RX100系列HDR Auto輸旗艦手機HDR很正常
單純就是後者寬容度預設值設定很大
所以當遇到成果有落差時
我會去思考我手上的設備為何辦不到?
前面就提過了DRO只拉高暗部
跟手機比高光一定輸
HDR Auto雖說亮部暗部都有提升
但Auto的強度真的很弱,常常低於3ev
而且我不知道Auto判定依據為何?


不正常,就像全片幅怎麼可能輸給一吋機一樣

auto強度會偏弱主要還是為了自然效果

SKAP worte:
所以如果今天已經看到是超高反差場景
直接拍RAW回家修,不然就是HDR開到6ev
而不是拍了高光爆掉的8bit JPG然後說修不回來


實不相瞞,
以往的400D我還有幾千張的RAW檔躺在硬碟裡面,
連修都不想修,反正看得了照片就好了~

以往我的想法也是一樣,反正拍RAW回家再修,
問題是事實上,根本沒時間修⋯
而RAW檔又極佔空間,
根本沒時間修的RAW檔放著佔空間做什麼?

所以我會以我根本不可能修圖的角度去評測每一台新機⋯
因為這個評測是讓我自己決定該怎麼抉擇器材的去留⋯

我說過了,拍RAW修圖,
一向都不是我評測文會寫的方向,
所以我的評測文會比較適合本來就不修圖的一般使用者觀看。

至於會拍RAW修圖的使用者,
這篇開箱文直接去看Mobile01的RX100M4開箱吧,
因為感光元件一樣,RAW基本上能耐是一樣的,
也沒必要看我這篇開箱⋯

至於鏡頭特性等等,那我這篇也測試了不少。
所以要看RAW檔的特性,可修圖能耐,
RX100m4評測即可參考⋯
那也不需要我這篇評測了

另外相機取得HDR的來源方式很復古,就是連拍三張,
只拍三張為了效果更自然,預設auto自然以最保守方式拍攝,
所以Canon的HDR跟Casio的HDR都乾脆直接叫做藝術照,
因為斷層明顯,色調分離大,在色彩越豐富的場景表現越糟糕,
看起來就像藝術照,所以這東西我一向是不拿來評測的,
只是為了您在那邊一直說索尼HDR有多好效果,
才特別拿來測測看的。

不過還真白浪費我時間就是了⋯

這篇HDR所有測試,
為的就是避免您過度不斷強調索尼HDR效果,
不然我不會想花時間在這上面的測試

SKAP worte:
Canon的目標一直...(恕刪)
另外樓主關於動態範圍的測試是不錯
但建議加入HDR模式,SONY還可自訂HDR強度(C家沒玩過)
畢竟如果較追求動態範圍
SONY Auto跟DRO都不適合跟手機智慧HDR比較
因為手機是真的用HDR模式下去合成
所以相機當然也是要開HDR才能有類似效果
個人認為SONY開HDR 6ev效果會非常強烈
可視情況降成4~5ev看看,以避免整體對比不足的問題
所以真的不是DC動態輸手機,而是模式問題
當然手機目前單一模式強化到幾乎包山包海一拍收工是真的很方便


測完了
因為是不同家的比較,所以都以最基礎的HDR做比較⋯
都auto了⋯

拍三張照片採樣越範圍越廣會導致畫面越難看,
斷層越多,所以也不想玩什麼6ev了,
所以索尼我用HDR auto
Canon我用HDR標準藝術,也沒欺負到索尼就是了⋯



對了,相機自然是跟相機比,
手機只是我額外加進來的,以感光元件大小來說,
一吋機拿來跟手機那種螞蟻般感光元件來比,
對手機本身就很不公平的基礎在了⋯

所以拿手機來比,基本上我是認為對手機的不公平,
因為不是同一等級的比較,這可完全沒欺負相機,

你會拿全片幅跟一吋機比較效果嗎?
這光看就知道欺負一吋機嘛⋯

SKAP worte:
其實看下來都只提SONY的DRO(只拉高低光)
卻沒人提RX100系列的HDR真的很可惜(高光、低光兼顧)
RX100系列的HDR已經算是SONY相機做得特別好的
不少層面上跟Google用的HDR+技術接近
1.由於RX100系列處理器速度每一代都有提升
因此合成速度已經相當快,除了不能連拍,一般影響不大
雖然不比HDR+的即時,但那是因為兩者原理完全不同的關係
RX100還是用傳統曝光三連拍下去合成,HDR+則是高速連拍合成
2.鬼影、疊影的失敗照機率相當低
看起來應該是取連拍清晰的那張下去處理高低光
因此就算是拍攝移動的路人,也大約有90%的成功率
只有低光時由於快門較慢,HDR失敗率才會比較高
3.沒有之前SONY單眼HDR對比下降的缺點(現在有無改善不確定)
還兼具色彩還原提升、降噪的作用
(但沒有HDR+那麼明顯,可能取樣張數較少的關係)
4.會同時保留原照和HDR合成照
優點是如果HDR拍失敗or效果不喜歡
還有原照可以保留,所以以前拍完都回家選圖選老半天(主要是猶豫)
但比較可惜的是原照是無法套用DRO的,所以暗部需要自己丟LR拉高


為了讓您心服口服為什麼我不測HDR
我特別測了您口中好處很多的索尼HDR
(測這個害我被丟包就是了,因為女王不耐久等直接走人,
前後多花了近十小時寫文章在證明這個)

基本上我只有在沒有辦法中才會使用HDR,
現在有手機了,那HDR功能對我而言算是直接廢了

1、速度測完了,結論如上,管他幾秒,
為什麼不丟到背景處理要佔用拍照順暢度?

2、失敗低?
那要看所謂的失敗定義了
夕陽都不見了,
人像也不行,低光還會糊
色彩也是清淡口味

3、色彩還原?
多張比較下,索尼的色調不如佳能耶
表現平平

4、如果是跟其他廠牌相機比的確多了保留一張,
其實也沒必要就是了,除非拿來拍人像

說實話,不拿手機來比,
以目前測試結果,索尼HDR效果是不如佳能的

而且憑我印象,可能也輸給卡西歐
這個沒實際拿來比不好說,改天來測看看跟ZR5000比比看
這個就開HDR 6EV如何?

下面是Casio TR60的HDR
yuxian worte:
為了讓您心服口服為什麼我不測HDR
我特別測了您口中好處很多的索尼HDR
(測這個害我被丟包就是了,因為女王不耐久等直接走人,
前後多花了近十小時寫文章在證明這個)

我只是討論分享,真的不需要帶入情緒,請冷靜
1.我是說過好處很多,但沒說過會勝過手機HDR直出
2.我想表達的只是Sony相機的設定差異,可以讓亮部不會差這麼多

簡單舉例
好比有網友分享三星S10e與各家旗艦手機的評測
然後全程用關HDR的模式拍攝
再跟iPhone XS Max、Pixel 3、P30 Pro的HDR模式比寬容度
這結果如何不是連猜都不用猜嗎?

我剛剛趁出門買早餐也測試了一下,花不到半小時
果然跟我預想的差不多
可惜颱風天陽光不穩定所以不適合做比較圖(會再找時間拍)
簡單說結論,以寬容度來說
U11+:關HDR < 內建HDR <<< GCam HDR+

M6:關HDR < HDR Auto <<< HDR 6ev

Google的HDR+預設動態範圍真的抓很大
不管是HTC內建相機還是M6 Auto模式都完全無法比
只有開到HDR 6ev,兩者亮暗部才會比較相似
但當然還是HDR+比較好、比較泛用

然後HDR+能即時拍出是因為採用的是
"高速連拍當處理素材"、"取景畫面就持續緩衝並處理"
這需要CMOS高速連拍讀出、大緩衝、高速CPU,缺一不可
但也有極限,舊款Pixel大概連拍3~5張就會有1張是未處理的原圖
而大片幅相機要走到這一步沒那麼快
M6的HDR雖有部分運算移到背景處理,但依然會出現"處理中"0.5~1秒
SKAP worte:
我只是討論分享,真的不需要帶入情緒,請冷靜
1.我是說過好處很多,但沒說過會勝過手機HDR直出
2.我想表達的只是Sony相機的設定差異,可以讓亮部不會差這麼多

簡單舉例
好比有網友分享三星S10e與各家旗艦手機的評測
然後全程用關HDR的模式拍攝
再跟iPhone XS Max、Pixel 3、P30 Pro的HDR模式比寬容度
這結果如何不是連猜都不用猜嗎?


我測的是自動模式⋯
卡西歐的自動模式會依照場景自動HDR⋯
而且還會直接進後台處理,不影響目前拍攝

請問一下,低能的自動模式有什麼好辯解的?

開自動模式還要想一下,
喔,我至少換到P檔才能開個手動HDR?
還要自己判斷幾EV?

那不就表示輸了嗎?

就像測光一樣,佳能測光以高光優先,
難道要手動AE-L的表現才算可以去比較

自動就是自動,測光如何就是如何
很公平,要手動我會自己另外來,但比較就是要公平

你說索尼為什麼不手動HDR比較
另外一個說佳能高光沒過曝,索尼針對低光測光當然可以拉細節了

結果針對專開HDR測試完後又說為什麼不拍RAW來拉,又說沒有用HDR 6EV

說來說去都你們測就好了啦
自己都針對自己品牌的部分去說,請問一下這是測哪方面的?


一般使用者就是拿起來就拍,
有什麼不公平的嗎?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