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本文已刪)-勿點-表現均衡大光圈輕便旅遊機 Canon G5X Mark2開箱簡評

yuxian worte:
之前我有跟RX100M5A的HDR AUTO比較過照片

其實就這2組來看的話...我比較喜歡M5A
iPhone的加工處理感覺有些過頭了

另外整體亮度差異大我覺得是測光不同的關係
所以我SONY相機都習慣用多重測光模式,然後+0.3ev
如果覺得偏暗會將畫面移到較暗處鎖定曝光之後再回來拍

兩者各有優缺點,視場合跟拍攝結果選自己喜歡的就好
要不然如果預算無上限,又不在意體積重量的話
我會選擇FF微單搭24-70mm F2.8,屌打RX100渣畫質
SKAP worte:
其實就這2組來看的話...我比較喜歡M5A
iPhone的加工處理感覺有些過頭了


基本上我也沒有太喜歡iPhoneXS MAX比較不自然的HDR...
但效果的確很好..而且靠A12強大運算能力可以所見即所得...
很多時候其實也都算頗驚豔....

雖然iPhoneXS Max的Smart HDR可以所見即所得~
當時我還沒購買S10E...
S10E是今年才發售的手機.....
如果當時拿出來比的話我想觀點又不一樣了...

我更愛Samsung S10E的HDR.....更甚於iPhoneXS MAX
為什麼呢? 以下幾張照片可以說明一切

原因就是效果自然,比起iPhone還自然...

就算是有人像在內,HDR一樣對人像沒有影響


覺得這種效果不好?
那來看看RX100M5A的DRO拍得如何..(HDR不能拍人.所以不用)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再補充一個G5X2跟G1X3兩者共通的問題
就是自訂白平衡非常難用

AWB功能雖然可設置在Q選單裡
但AWB功能只能選擇已經定義好的白平衡設置
自訂白平衡被獨立成另外一個功能
而且無法放置在Q選單裡, 也不能配置在快捷鍵上

跟別家的自訂白平衡方式不一樣
G5X2跟G1X3是要先拍攝一張你認為AWB是正確的照片
然後進入MENU(不是Q選單喔)選擇自訂白平衡功能
接著選擇剛才你拍好的照片, 讓相機套用剛才這張照片的AWB數值
這樣才算是自訂白平衡完成

過去的G1XM2我也有買
AWB比這兩台更會飄
但它卻有一鍵自訂AWB的功能
反而G5X2跟G1X3這兩台新機卻沒有...



RX100M7的自訂白平衡相對來說非常簡單易用
不但直接放置在AWB功能裡
選擇白平衡時, 就可以選擇並且執行自訂白平衡
而且還有三組自訂平衡可設置

這樣還嫌不夠好用的話
RX100M7這代還多了一個AWB鎖定功能
將AWB鎖配置在功能鍵上之後
可以選擇按住時就固定目前的AWB數值
或是按一下固定, 再按一下解除, 就恢復AWB偵測
對室內經常出現多重色溫需要固定又變換的情況
這功能非常快速直覺有效率
zakkwang worte:
再補充一個G5X2跟G1X3...(恕刪)


Canon的DC可控項目不多...
索尼是給了一堆非常專業的控制.....
二者如果使用者交換使用時,會發現極大的落差
yuxian wrote:


基本上我也沒有太...(恕刪)

感謝分享,
你講的諸多問題我非常有共鳴,
舉的幾個例子也是生活中很容易遇到的,
那個飯店室內落地窗的照片也是一絕,
別說我的7代蘋果無法,
拿起富士X100我也沒把握可以兼顧窗外景色與室內。

攝影愛好者按下快門前,
滿腦子都在思考面對複雜光線的調控問題,
或是怎麼閃燈補光,光出力要開多少,
拍了不滿意就只好一調再調,
很多時候身旁的伴侶無法理解拍個照怎麼那麼囉嗦,
或是調控了半天,早已錯過孩子最燦爛的笑容,
而夕陽、逆光人像都是旅遊基本的,
但也是很容易遇到的痛,
調半天,現場不行只好RAW回家再努力。

但你那句:不用怕,拍下去就好。

這真的是我夢寐以求的境界,
多少年來拍夕陽拍成人像剪影或黑地面已成習慣,
多少年來面對藍天與花卉還要抓太陽方位角度,
或是行程上要考量到避開日正當中取景,
改拼早晨或是午後斜射光再來拍攝(還要考慮逆光),
多少年來逆光人像只好選擇犧牲背景,
或是在那思考是不是該買顆外接的閃燈,
或是急忙之下拍了張黑臉再回家煩惱怎麼修圖。

手機拍照進步神速,
過去蘋果7~X可能都還有未盡完美的罩門,
目前的機種看來S10頗優,
而且你購入的還是最入門的e系列。

期待即將推出的蘋果又會有怎樣的表現。
(因為我想留在iOS.........)

但S10E如果能力許可,
我會想送給長輩當孝親機,
因為長輩也是陪伴小孩成長的一員,
但他們手機幫我記錄下的小孩照片實在很渣.......
只能安慰回憶無價而畫質其次。

過去或許會推薦想入門攝影的人先玩高階DC,
但我真心覺得這年頭了,
去弄一台DC不見的會比他手上的手機好多少,
弄台入門單眼最終也只是放著生灰,
還要從頭學一堆調控與概念,
也不見得可以輕鬆的拍出所想要的畫面。

再講遠一點,
我有時也會懷念六七年前拍底片的日子,
複雜光線實在是負片的擅長舞台,
拿起相機一樣可以有「不用拍、拍了就好」,
事實上底片機也根本沒有模式選單與調控,
只要測好光、對好焦,拍下去就對了,
高反差場合並非需要煩惱的事,
膠片上的化學反應可以幫你搞好這一切,
當然底片另一方面的諸多問題也是我放棄的原因,
不在此贅述。
yuxian worte:
我更愛Samsung S10E的HDR.....更甚於iPhoneXS MAX

這兩者相比,我也是比較喜歡S10的自然飽和
DXO評測就可以看到iPhone XS MAX較不討喜

三星Galaxy S10 5G 攝像頭評測

三星Galaxy Note 10+ 5G攝像頭評測

所以看到推崇iPhone我直覺是品牌迷思XD
因為在旗艦手機百家爭鳴的年代,iPhone真的沒有特別強

另外其實目前旗艦手機的主相機硬體規格並沒有提升太多
要知道2016年的三星S7主相機就已經是
12 MP, f/1.7, 26mm, 1/2.55", 1.4µm, PDAF, OIS
2019年的三星Note10+ 5G也只是光圈再大一咪咪
12 MP, f/1.5-2.4, 27mm, 1/2.55", 1.4µm, PDAF, Dual OIS

雖說感光元件每年都會提升一些高ISO能力,但幅度也很小
更多的提升在於處理器性能增加,演算法不斷強化的成果
也就是說,如果不在意處理速度
直接把最新版相機演算法套到S7上,成果也會大幅提升

現在則是開始流行超廣、廣角、2x望遠的三鏡組合
我在雙鏡剛開始流行時,就提出過這才是最合適好用的焦段
(華為P20 Pro黑白+彩色、5x望遠這組合就普普)
等成熟之後我的單鏡手機下次升級也會換成這種組合

另外分享一下CGam的強大,巴哈有網友熱心整理相關資源
GoogleCamera資源整理
我認為安卓用戶都該來試試,可以跟原廠相機互相搭配
尤其我最喜歡CGam的地方就在於可以自訂JPG存檔品質最高到100%
很多原廠相機並沒有提供選項,然後為了容量、速度,品質是較低的
這導致精心處理後製完成的相片,結果因為JPG壓縮導致細節紋理喪失,真的很可惜

HTC U11+ 原始照片

HTC U11+ HDR Boost

HTC U11+ GCam HDR+

HTC U11+ GCam 夜視模式



HTC U11+ 原始照片

HTC U11+ HDR Boost

HTC U11+ GCam HDR+

HTC U11+ GCam 夜視模式

SKAP wrote:
這兩者相比,我也是比...(恕刪)

這樣看來,三星是對暗部測光壓亮部,蘋果看起來像原始動態範圍就很好但暗部比例不夠大就一樣犧牲掉…至於華為,看起來兩者都有顧到,實則物件邊緣的疊圖痕跡最明顯,感覺就是經過重手的HDR處理…雖然確實大家都是HDR但痕跡越少越自然,而且P30這樣搞對比度掉太多了,色調也明顯偏黃,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
featheringer worte:
這樣看來,三星是對暗...(恕刪)

我建議直接去看DXO的各項比較喔
三星Galaxy Note 10+ 5G攝像頭評測

因為沒有一台機種可以在每一項目都表現最好,例如
1.高對比度場景:個人覺得Note 10+ 5G最佳
2.背光人像:個人覺得P30 Pro最佳
3.戶外色彩:個人覺得iPhone XS Max最佳
4.室內色彩:個人覺得Note 10+ 5G最佳
5.戶外細節:個人覺得iPhone XS Max最佳
6.室內噪點和細節:個人覺得P30 Pro最佳

有沒有發現這樣下來結果是3台打平,各有優劣之處...
其實DXO比較的項目還很多,像是變焦、散景等
但可惜大多隨機挑3台出來比,而不是固定機種
如果可以排名前十的機種大比拚
那應該就能選出相對優勢最高的機種,或自行取捨最需要的項目

總之...沒有完美的產品
懂得善用優勢並正確拍攝才能得到較佳效果
我寫評測有一個準則,就是從生活著手,
而非器材性能⋯

也就是無論這台廠商如何天花亂墜的敘述功能,
測試分數多麼高都沒有用,我評測還是會依照實際使用狀況給予評價⋯

G5Xm2廠商給予的對焦速度並不慢,官方也說明了會對逆光作補償⋯
但實測對焦上的小錯誤以及測光以亮部為主,
都造成使用上極大困擾,動態範圍優化差,
所以評價就會像本篇一樣,以生活應用為主。

加上膚色色調預設容易偏灰暗,需要另行調整,
白平衡本身只有二種可以選擇,
不是環境就是白色,沒有中庸的選項,
這就導致我評價分數不高。

G5Xm2如此評、M5A也是如此、X-T30也是如此⋯

手機亦是如此,
雖然我手機心得寫的很少,但在手機討論裡面,
以拍照而言,
我從不看DXO的分數,因為那無法具體呈現生活中使用⋯
分數跟數據純屬冰冷的東西,無法與真正生活結合⋯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有裝GCam但卻不用的原因,
對,S10E是可以安裝的,但我沒用過⋯
如果我用GCam,我寫不出S10E拍照分享文。

簡單而言,那篇S10E拍照分享文,如果少了三星的調校,
一點意義也沒有⋯

同樣的,佳能、富士、索尼亦是如此
廠商太注重數據,但往往落到消費這身上後,
實際使用體驗就會有所落差。

所以手機我都用廠商自帶的相機去做拍照評測⋯
因為這才是這個廠商對於影像解釋的功力所在~

並且內建相機整合高、開啟快、處理快⋯
這些攸關使用體驗的重點都是要放在內建相機上⋯

GCam很多長輩也不會裝,裝了體驗也不會好⋯
所以可以看我評測手機都是以內建相機為主的原因為如此⋯
而且實際拿出去大量拍攝生活照片,適不適合一看就知道

就跟DSLR很多官方評測會把RAW加入評測,
或著是私人評測直接拿RAW修圖當作測試範例照片⋯
這都不是我的測試方式⋯

所以評測大致上雖然會混戰~
但都會以DSLR/DC以AUTO跟機身的設定調整為主⋯
手機上僅會以原廠相機AUTO為主。
全部只看Jpeg直出的表現。
而測試方向就是我帶出去實際使用面對到問題解決程度如何
評測上寫完後,我主要使用也都會如此。

基本評測方向是如此
而且以我有買的相機/手機為主⋯

各位歡迎討論其他,
但我評測方向會是以上說明⋯



此外還是要另外說明一下,
S10E是我買來當相機使用的手機,原則上我的用途是相機,
所以會拿來比較是因為我生活上應用就是當相機用。
但因為片幅差距,此篇原文著墨就不會太多,
不過三星原本就有做相機的,就算改天突然又出了DC,
我也不意外就是了。
不過比較上雖混戰,但其實也都不離我的生活應用拍照範疇。
會比較生活實際面應用範圍。
部分回文並不會納進此篇評測原文⋯
yuxian worte:
我寫評測有一個準則,...(恕刪)


謝謝yuxian大分享

尤其日月潭那幾張 逆光真得很棒

小弟用過HTC SONY手機,發現觸控螢幕總會有點卡

ios滑起來就是比較爽快

不知道Samsung這方面如何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