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晚上入手公司貨(有多送一顆副電),其他週邊暫時都還沒買(太貴或沒現貨)
11/3 五、六點一早就出發去福隆走草嶺古道「2012草嶺古道芒花季」
這也算是我的 SX50 HS 的首次出勤,結果,一走出福隆車站,天空就開始給我下雨
這難道是宿命嗎?五年前剛入手 40D 時來走草嶺古道,也是遇到下雨天,結果 40D
都乖乖躺在相機包中...XD
而這次,一路上雖然雨勢不大(到達埡口後突然變大),不過,SX50 HS 還是躺在相機
包的時間居多...XD
畢竟新機一開始都捨不得淋雨,且也當時沒有遮光罩或保護鏡可以保護,等走完草嶺
古道回家後,我就馬上去買了一個190的副廠遮光罩,可反扣,至於轉接環、保護鏡
有的沒的,就省了,沒必要再多花那個錢,第一次出勤,因為使用機率不多,所以還
沒感覺到 SX50 HS 電池的耗電量問題
原先個人出門(登山、健行、踩馬路、逛大街、騎單車)的基本配備:
* iPhone 4S
當 35mm 標準鏡用,主要是記錄照片 GPS 座標及我所行經路線的 GPX 軌跡記錄
* Canon 550D + 8-15mm Fisheye
這顆魚眼是我的主力,用過魚眼後,再廣的廣角鏡對我來說,都不夠廣了...XD
* Lumix GX1 + 45-175mm
原本的望遠端是交給 GX1 + 45-175mm 來負責,對於常去爬山的我來說,望遠端相對
廣角端來說,使用機率低很多(偶爾需要時,拿出來拍一下)
對於用慣了 Canon 系統的我來說,GX1 (或者說非 Canon 的相機) 是不錯,但讓我最
頭痛的,還是顏色的問題 (我實在是調不出接近 Canon 的色調)
而在 8-15mm (等效 12.8-24mm) 跟 45-175mm (等效 90-350mm) 之間,我還是少了等
效 24-90mm 的標準焦段
我雖然還有 P 家 14-42X 跟 12-35mm,C 家的 15-85mm 跟 18-200mm 等標準焦段的
鏡頭,但一旦出門後我就不會想換鏡頭,所以也不會多帶 (再說,我的小相機包也塞
不下)
我曾經想過很多方案,不過,最終還是得在體積、重量、顏色、畫質、焦段等各方面
之間做抉擇,Sony HX200V 跟 Panasonic FZ200 等高倍數變焦的類單我也都考慮過,
直到 Canon 的 SX50 HS 出現後,又看到大家貼的毒照,我想,這應該就是我要的解
答了吧
* Canon 的色調回來了
* 體積雖不算小,但我出門的小相機包,勉強可以塞得下 550D + 8-15mm 及 SX50 HS
* 有到等效 1200mm 的望遠端,45-175mm 我還常嫌不夠遠,不過實際使用感覺有灌水
* 不僅有望遠端,連等效 24-90mm 的標準焦段也幫我補足了
所以,我未來出門的基本配備大概就會是:
* iPhone 4S (等效 35mm)
* Canon 550D + 8-15mm Fisheye (等效 12.8-24mm)
* Canon SX50 HS (等效 24-1200mm)
這個組合在焦段上該有的都有了,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微光的處理能力...XD
好了,說完了選擇 SX50 HS 的背後故事後,接下來就是實際的使用心得了
目前我實際拍攝的地點有在家裡拍貓,走了一趟雨天的草嶺古道,及走了一趟動物園
* 開箱
我是買公司貨,不過一打開,還真陽春,機身、電池、充電器、光碟,大概就是這樣
連 USB 連接線都沒附,使用說明書也沒有紙本版的,只有光碟裡有附 PDF 檔
SX50 HS 可以拍 RAW 檔,所以光碟裡也有附 DPP (我還得更新一下,舊版的不能讀)
* 外觀
外觀就塑膠塑膠的,沒什麼特別好惡,反正可以接受就是,有附鏡頭蓋繩子這點倒是
不錯,就不用再擔心鏡頭蓋掉了或是不知收到哪裡去了...
* 握感及操作手感
跟 DSLR 比起來,小台了點,握起來我的小指會沒地方放,然後我的手掌常常會去誤
壓到轉盤(右鍵倒數計時那裡)
因為剛入手,對於各按鍵位置,都還在熟悉中...
另外,對於「輔助變焦-尋找」跟「輔助變焦-鎖定」這兩個按鍵實在是印象深刻
「輔助變焦-尋找」(上方那個按鍵),可以快速變焦切換來尋找目標,這個功能解決
了我之前用 GX1+45-175mm 在望遠端使用上所遇到的問題,當變焦到最遠端時,常常
一下子目標就不見了,我常常得 Zoom-Out 到廣角端重新找到目標後,再 Zoom-In
回去,再重新對焦,現在,只要按一個鍵就可以快速切換尋找目標,真的是方候多了
「輔助變焦-鎖定」(下方那個按鍵),充分表現出 Powered IS 的威力,拍望遠端手
晃來晃去時,只要一按下去,畫面彷彿瞬間被凍結一般,我去動物園時,這兩個按鍵
幾乎是最常用到的
* 觀景窗
電子式觀景窗(EVF)畫面看起來真的好小,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 翻轉螢幕
我終於有翻轉螢幕的機身了,對於特殊角度的取景來說,真的很方便,雖然我個人還
是習慣使用觀景窗來取景,不過,LCD 的尺寸是小了點,且沒有支援觸控對焦,真的
是可惜了點
* 對焦
對焦方式有點少,而且感覺有點笨,因為我不常拍人,所以都是以「自由移動」為主
跟我用過的 GX1 一比,真的是比不上,而切換對焦點也不是很方便,跟 GX1 的觸控
對焦一比,簡直是被慘電...XD
就我實際使用的環境來說,拍黑貓對焦真的是只有「!」(就是對不到),有些狀況,
在望遠端時,我也常遇到「!」,得多對幾次,拍靜態時是OK,但拍動態如貓咪時,
就比較吃力了,雖然 SX50 HS 也支援半按快門時 MF 手動微調,不過,就我實際使
用的經驗,那個小 EVF 跟 LCD,解析度又都很差,真的是完全不太堪用,後來我就
乾脆直接放棄 MF...XD
* 測光
有支援對焦點連動耶 (Wow,比 5D2 5D2 都要強...XD)
不過,我一般還是使用中央重點測光,反正觀景窗或LCD上所見即所得,大不了增減
一下 EV 值囉
* ISO
我都設定自動 ISO,最高到 1600,ISO 1600 時雜訊真的很明顯,不過,縮圖後勉強
算是堪用的
* 電池耗電力
依照我個人的使用習慣,感覺耗電量還蠻兇的,電池可能要再多買個一、兩顆來備用
* 熱靴
可以使用 580EX II 且支援 E-TTL,這也部份解決了我微光環境下的一些問題
* 我的顏色
不像其他 EOS 的單眼一樣有支援相片風格 (Picture Style),這是比較可惜的,且拍
RAW 時也不支援我的顏色,等於我進 DPP 後,相片風格都要再調整過,不是很方便
至於動態範圍修正、場景模式跟創意模式等,我就比較少用了,畢竟我還是以拍 RAW
為主
最後,就是出勤記錄及照片了
* 在家拍貓的照片之前有貼過了
* 11/3 雨中的「2012草嶺古道芒花季」
當天所帶的配備為:
iPhone 4S
550D + 8-15mm Fisheye
SX50 HS
遠望坑口

跌死馬橋上

拉到最遠拍小白鷺 (縮圖還可以)

雄鎮蠻煙

芒花

拉到最遠處 (上一張的左上角)

虎字碑



望遠端拍海邊

埡口 (雨越下越大)

還可以看到龜山島

牽牛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