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小中 wrote:恩恩對阿所以每次我都...(恕刪) 如果光圈不夠大,可以用望遠端~如果G10有望遠鏡頭可以接得話~~大概可以拍出一點點淺景深的感覺~~G9 + 套筒+望遠鏡G9 + 套筒 +望遠鏡50D+ Canon 50mm 1.4拍小的物體比較容易有散景~例如鸚鵡~拍人要有散景~背景要遠一點才有可能辦到
如果G10拍人要有景深,請用AV或M模式確保光圈最大大大提供的照片都是近距離拍攝~景深當然明顯啦以我用G9的經驗,使用望遠端拍人比較有景深喔因為有點是假象近拍,所以多利用望遠端~廣角應該不是強調景深吧~可以參考看看
嗨~中聽我就再多說一點。首先關於光圈的部分,用最白話的說法就是拍起來的照片除了對焦點之外,其他部分都糊糊的(所謂的糊糊的還跟光圈的葉片數目以及形狀有關,這就是所謂有些人說的散景正不正點的關鍵因素)。(我想這就是你想要的感覺對吧)我用一個簡單的說法來說明(板上各位攝影高手請勿笑到大牙掉)。我們都知道我們能看到東西是因為光在物體上產生折射,然後透過我們的眼睛在水晶體上面成像,所以我們才看的到他們。那所謂大光圈你就把它想成是一個瘋狂的大近視,除了認真看著的東西以外都因為不在焦點上而不清不楚。怎麼說呢?有件事你必須先了解,我們在拍照的時候,光透過鏡頭然後顯像在你相機的感光元件(所謂的CCD,還有焦平面的關係,先不談),然後才會成像。由於光的折射效率不一,所以在你決定光圈開口大小的同時,也決定了哪些東西的曝光時間足以在感光元件上面成像(當然還有很多原因啦)。因此,當你再使用最大光圈2.8拍攝單一個體的時候,因為瞬間的進光量很大,相機為了避免出現因未曝光過度的原因而照成整張照片死白一片,他會很快的關起快門,這個時候因為光的折射效率不一(上面說的原因),所以焦點之後的景物因為來不及曝光(這種說法很白話,有點不太正確,不過比較好理解),所以他模糊了,那前面的被射物,由於背景的獏糊更加的凸顯主體在照片中的位置,所以一般剛接觸大光圈鏡頭的玩家常常都深陷在這種充滿立體感的照片之中。至於你用光圈8拍攝的時候,因為瞬間的進光量比較小,所以拉長了快門時間,因此整張圖清晰的部分就比光圈2.8的照片來的大得多很多,也因為這樣,在人像攝影的時候就會出現板大心中認為的主體不明顯,畫面混雜的情形。(好累)至於對焦方面,你誤會了我的說法,我指的是手動選擇自動對焦點,這跟手動對焦不一樣,而且我想G10應該沒辦法手動對焦吧(我猜?!)閃燈的部分,要拍到壞掉說容易也沒那麼容易,放心拍吧。(又不是紙糊的)呵呵!!接下來是01時間,我要發揮01本性(勸敗)。有一種東西叫作移軸鏡,他很酷喔,關於景深的部分,他可以拍出一招照片一棵樹上面膜糊,樹幹清楚的樣子喔,非常非常有立體感!!跟我們一起跌進DSLR的深淵吧!!
TW小中 wrote:0.0感謝大大PO上...(恕刪) 不要被勸敗了~~哈!!先把G10玩透~把 光圈 快門 ISO EV 這幾個攝影基本條件搞清楚~在來玩單眼會比較好~~(話說我G9也沒玩透阿.......常逛01就被勸敗單眼了)
TW小中 wrote:0.0感謝大大PO上...(恕刪) 敗吧,想想本來攝影就是敗家活動!當我買了50D後本來想慢慢再加其他東西!但只有KIT鏡何來滿足呢!只一星期就敗了50 1.4 回來,之後敗家行動不斷呢,由防潮箱開始,50 1.4,UV FITER,CPL,靚腳,靚BALL HEAD,快門線,鏡HOOD,清潔用品,10-20,相機袋......... 行動還沒有完的跡像呢這一連串行動在短短的一個月中出現..... 錢包在哭中
g663344 wrote:嗨~中聽我就再多說一...(恕刪) 她有手動對焦 案下MF後中間區塊我的目標物變大 旁邊沒有影響就唯讀中間畫面被拉大 然後怪怪的關於你說的那種特殊鏡頭不確定能不能裝上去耶 我是類單眼我還小 G10要陪我走過5年以上吧....單眼可能是30歲的事情 我還瞞能忍的XD
TW小中 wrote:她有手動對焦 案下M...(恕刪) 那是手動對焦的部分,如果你拍攝的景物,在暗部的地方對不到焦(黑影部分)就可以用手動對焦的方式去看,這樣你拍出來的照片,再放大處理的時候才不會模糊掉。另外G9跟G10的配件都有些可以共用,要裝望遠鏡頭或是微距鏡都要裝套筒。這樣才可以轉接上去,你看G10的說明書裡頭有寫它可以裝的配件。另外裝上外接鏡頭,相機的系統裡頭要設定。你可以參考G9的討論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