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外閃的好處是連拍快速,相同的距離外閃輕輕鬆鬆,內閃來說是一個負擔,加上外閃,相機本身的電池可以稱比較久,外閃可以跳燈,使得補光效過較自然,閃燈直打叫生硬.
來個內閃與外閃比較,同樣使用P模式,距離窗簾三公尺,使用腳架,測試閃光補償,焦距使用35MM廣角端
在廣角端看看內閃增加補償,是有作用的,但是真的是只有一點點,因為距離太遠了,在+2與+3的差異就看不出來了.

望遠端內閃在怎麼補償看起來都一樣,因為內閃沒變焦系統,無法將光線聚焦投射出去,所以光打不到.

這裡講的是自動閃燈ETTL,拍攝每張照片都會事先預閃一次,等於說拍一張照片閃了兩次,因第一次預閃消耗了一些能量導致第二次閃燈出力不足,所以照片看起來曝光不足,這也不能說像機閃燈ETTL不準,實在是閃燈心有餘而力不足,相機知道要閃大力一點,無奈第一次的預閃消耗他的力量,導致真正要閃的時候電量不足,可以比較外閃發現外閃的ETTL比較準,外閃的電壓升壓電路做的較好電容也應該比較大顆可以儲存更多的電量,所以不會受到第一次預閃的影響.
這各問題改成手動閃燈模式,就可以讓內閃的出力較大,照射距離較遠,缺點就是多照幾張手動補償內閃的出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