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1吋25x旅遊機 旗艦登場 Canon PowerShot G3 X

吉姆林 wrote:
望遠端600mm:一次變焦到望遠端600mm,便可以清楚看到大武崙工業區所在的位置。

)

那是中油在瑞濱的港口
不是大武崙喔!
吉姆林 wrote:
DC的硬體限制在於,很多零件需要微型化...(恕刪)


就如同單反是一種相機結構,並沒有規定機身及感光元件大小一樣,DC 也沒有規定機身大小與用料好壞等等,
例如SONY(RX10M2)和Panasonic(FZ1000)機身尺寸(不論鏡頭)甚至比自家許多可換鏡頭無反要大上許多

而如果可以有一台全幅 + EOS 1D-X... 可見得吉姆大也認為DC可以有此功能與性能,只是廠商做與不做而已,
個人認為因為 C/N 在DSLR銷量上的優勢,所以一直刻意做出區隔,讓人以為唯有DSLR才是、才能做出高階產品

機身功能與性能在從前和機構或機械較相關,但現今多已成為電子技術問題,
尤其最重要的感光元件(也算是電子零件),根本和反光鏡或鏡頭無關不是嗎



吉姆林 wrote:
Canon這塊BSI CMOS的高ISO表現的確不如預期....

但G3 X的賣點就是1吋BSI CMOS + 25倍變焦,拿M4/3機身+定焦比好像不太公平

要比應該拿下面這個比,這鏡頭還只是100-300mm,如果有12-300mm的話,你可以想像一下體積會有多恐怖!



以1"而言,確實已經不輸M4/3,更何況要作到25倍,並且價格要有競爭,實在不容易。
georgelee wrote:
機身功能與性能在從前和機構或機械較相關,但現今多已成為電子技術問題,
尤其最重要的感光元件(也算是電子零件),根本和反光鏡或鏡頭無關不是嗎...(恕刪)

我針對上面問題簡單回覆好了,有點鬼打牆的感覺...很多產品是廠商就算做出來,要賣給誰?誰又負擔的起?

再來相機內很多精密零件不是電子技術就可以達成,簡單舉例:對焦馬達、防手震機制、光圈大小、鏡頭焦距、片幅

以全片幅為例,鏡頭開口就是要這麼大,試問要用什麼電子技術來解決?

以上族繁不及備載...要舉例根本舉不完,廠商不是笨蛋,賠本生意不會有人做的
teddyswu wrote:
寫測試文很辛苦啊!...(恕刪)

我比較好奇為什麼G7 X Mark II都沒動靜啊...

conanway wrote:
那是中油在瑞濱的港...(恕刪)

謝謝提醒,我直接改成對岸好了,不然多說多錯...

怪胎3929 wrote:
以1"而言,確實已經不輸M4/3,更何況要作到25倍,並且價格要有競爭,實在不容易。...(恕刪)

G3 X算是相當特別的相機產品,獨樹一格但也偏少眾。

拍出來的感覺蠻美的,機型也不錯!! 謝版大分享~
吉姆林 wrote:
我針對上面問題簡單...(恕刪)


我的問題在吉姆大說:
"DC終究是DC...天生就有硬體上的限制,這是無法強求的"

之前所做說明在解釋:
"DC"和DSLR或可換鏡頭相機相較,並無所謂天生就有硬體上的限制,更和廠商出不出無關,
究竟基於先天限制無法做和某些原因而不願做是不同的,
例如SLR天生就帶有OVF的功能有反光鏡等,這構造有其優缺點,也是其他所沒有的

反過來說要是廠商對OVF堅持傳統都不加強電子功能的話...
那高階機可能都成了無反或DC之流
拍出來的畫質很普通

還不如買EOSM........
我覺得畫質不算太優耶
油油的
不過25x變焦很方便阿
WCYoo wrote:
我覺得畫質不算太優...(恕刪)

Canon我從G1X買到G3X的經驗,對比度,銳利度,色彩飽和度一定要調整,不然都是這樣,我是通通各加一格就和我另一台RX100M2差不多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