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002008 wrote:Abcdefg978...(恕刪) 光圈先決比較適合拍靜態景物,快門先決才適合拍動態,如果是單純走路的行人,我習慣用1/120~1/160,拍小孩玩盪鞦韆,則會用到1/160~1/320,看是要追焦或凝結而定,如果是跳躍,就用到1/320~1/640之間,如果有玩水,我會用到1/2000~1/4000去凝結水花
bat002008 wrote:請問這一代可以拍人跳...(恕刪) 再爛的數位相機都能做到「跳躍凍結」拉高ISO 使快門速度升高(例如1/500秒)即可大白天 可能光圈全開不拉高ISO 快門就已經到1/1000了
luftbubi wrote:我舉個例子,f/2.8 ISO3200,快門大概只有1/40,就算給你降個兩級還是凍結不了甚麼action,然後本身ISO3200再在DPP拉個兩級你都能接受了怎不直接用12800,我木眼看不出有明顯分別 降EV就快門其實也是依種用法 , 降了回DPP拉回來 , 跟ISO 12800在雜訊的差別上滿大的 .前輩有興趣可以試試 .
如果很在乎捕捉瞬間的動態,建議可以入手一台二手入門單眼+50 1.8 的鏡頭,會輕鬆很多,價格也不到一萬。但若光線很弱,很可能會對焦失敗,尤其光圈大景深淺,失焦很容易就會看出來。這一點要有心理準備。其實以前用慣DC了,抓前置量很習慣,直到前幾天出遊要幫朋友拍跳躍記念照,用單眼幾乎不用前置量,一時間還難以適應呢!
基本上有點經驗的都知道F2.8的進光量,在一般經驗下的夜間室內提供不了多少快門速度,至少都要FF才能夠用iso6400以上才有比較好的拍攝條件,樓主想拍晚上室內的動態照除了接受雜訊,或是打閃燈之外就沒有其他解決方式了,畢竟又不可能換鏡頭,要換照明設備到F2.8的快門夠快,那室內亮度已經非常刺眼了,很少有這種環境。
為什麼不試著用Tv(快門優先)模式,把快門值定在1/500以上,然後在看場景光線來定義正確曝光的ISO值。基本上,作為記錄用,G1x用ISO6400都還算很堪用。快門延持的問題可以提前按快門來補償,樓主可以試試看。這種鏡間快門的相機比較沒有閃光燈的快門限制,1/500以上的閃燈慢速同步好像耶跟得到,不會拍到快門廉的黑影,還挺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