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用最大光圈試景深與綠色..過去對C牌DSLR的綠始終覺得不滿意.但G7拍攝結果並沒有這問題...
顯然是CCD與CMOS的差別.CMOS出現不了這種綠(至少我用CMOS拍不太出這種綠..很少...)
廣角端近拍有最大的放大率 很接近1:1...但這也是最大放大率.工作距離約1cm.
用慣了DSLR 對這樣不夠淺的景深還真是不太習慣...背景帶不出模糊的色塊.
再試試看綠色...nm...很不錯的綠....
盡量貼近的情況下,背景還是...!@#...
慎選背景看起來還是舒服些...
近拍使用心得:
1.在很接近最大放大倍率時內閃可以說沒用,因為工作距離太近了.
2.最大放大倍率出現在廣角端,工作距離約1cm左右.但背景的選擇變的很困難.
3.使用MT24ex時需加套環再加一個環,但在廣角端最大倍率時出現暗角,要較大的放大倍率才不會出現.但如果使用16:9則可以有良好的補光,也不會出現暗角.因為直接被裁掉了. 要有超過1:1的放大率加漂亮的散景+主體適當的景深,較好的考慮方式,應該是望遠端+近攝鏡來彌補暗角、放大率和淺景深.
4.要出現淺景深除了需慎選背景外,長焦時還是比較簡單.
5.對焦還算不錯,至少不會有太多迷焦的機會,比起Nikon P5000的超會迷焦 @@! G7可以說是令人感動.
實在喜歡 Canon 的顏色與相機表現,
但當愈來愈習慣使用相機,也開始愈來愈不滿足於愈來愈強烈的渴望,
於是索性賣了 SD300,買了 G7。
但用了幾天,發覺自己早已習慣了小相機套在手腕上的便利,
始終不適應大相機掛在脖子上的重量與長長頸帶的困擾,
長時間掛著,還真有點兒負荷,而且要拍照時,怎麼捲都覺得好礙手,
於是興起了找適合 G7 使用的手腕帶的念頭,
因為 G7 的體型與重量,實在不放心拿普通細細的手腕帶直接套上使用,
感覺就是那麼不安全,而且也不怎麼搭配 G7 的外型,
也因為 G7 穿帶子的洞太小,很難找到相對應的,
尋找了網路與實體店家,都只有販賣普通的手腕帶,或是給單眼相機使用的手腕帶,
對岸的網友似乎也和我一樣,習慣使用手腕帶,於是他剪了頸帶,將之改成他想要的樣子,
但我實在狠不了心,
當要死心之際,在浩瀚的網海中,我找到了感覺應該適合且似乎不錯的手腕帶,
只是單一條的運費就要手腕帶單價的三倍之譜,
峰迴路轉下,卻發現原來是自己看走眼,
它完全無法穿進 G7 的兩側相機環裡,即使怎麼硬塞也不行,
想搭配扣環使用,但目前試過的各種不同的樣式,也都因為 G7 的穿環大小而卡住,
目前還無法尋覓到匹配的,失望之餘,就想到了一個變通的方法來使用,
以下、聽我娓娓道來。
就是這一條,整體感覺很粗勇、結實且有質感,
讓人看上一眼,就不由自主的喜歡上了它...
但因為它是做給攝影機與相機使用的,
所以寬度約為 1.2 公分,厚度約為 0.2 公分...
後來索性使用一種有包覆塑膠的鐵絲做了一個「外掛環」來套手腕帶,
因為只是想試試看,所以便做得有點兒簡陋,也不甚美觀...
但去除掉醜陋的自製穿環後,整體的感覺其實還滿搭的,
日後會改用較有質感的黑色皮繩來製作,或者尋覓適合的扣環...
使用起來的感覺比先前用細細的相機腕帶來得有安全感,
而手腕部也感覺滿舒適的, 但如果 G7 能直接套上相機手腕帶,應該會更棒...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