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endors wrote:
來個正面照先, 讓大...(恕刪)
說實在
進來這篇文章實在是誤打誤撞
原本已經準備換Ricoh GX100
在決定GX100之前
當然照購入3C的慣例
在01及Google上尋找敗家資訊
經過一番徹夜不眠的爬文過程
甚至也將幾本有關GX100的書籍購入研究
認定GX100將是小弟的新玩具
就在那等待店家營業時間到來的早晨
小弟來到這個討論串
心中所受到的衝擊
是在沉迷於3C的世界裡前所未有的
雖然小弟手上的是僅有樓主1/8的A80
但是這篇的主角A640卻悄然變身為A80
向我訴說著她的身世
這時...
小弟有如大夢初醒一般的看著手邊的A80
原來...
她是如此的秀外慧中
多年來
小弟只知道使用那幾個情境模式加上增減曝光值而已
現在才知道
除了ISO, LCD的些許差距外
A80仍夠滿足進入DSLR之前的需要
拿起那塵封已久的說明書
唉...
雖然購入時有看過
但僅止於10分鐘走馬看花的翻閱
這次配合著本文仔細的閱讀及將A80拿在手上跟著操作
才驚見原來A80也可以拍出類似DSLR的效果
接下來的動作便是上網去尋找她的配件
很幸運的...
以極低的價錢購入轉接環、廣角鏡及望遠鏡
再回到本文來仔細的咀嚼攝影迷人的味道
對於她
只能說愛不釋手
連兩個小孩都忍不住來瞧瞧看
看看是什麼東西佔去爸爸跟他們相處的時間
本文的標題下得太好了
不要酷炫...
真的是這樣
而且splendors的用心實在令人激賞
長達一年的討論及細心的回覆
堪稱01的典範
真希望那些嚼舌根的朋友能夠來看看什麼叫做優質的討論
長達12頁的討論
值得再三品味
望著從A80傳到電腦的照片
攝影的確令人著迷
感謝splendors
10分及這個回覆都不足以表達心中的謝意
kaori104 wrote: 想當辛苦的好文, 給予肯定 ...(恕刪)寫篇"a640拍照心得分享"及"回應" 會辛苦?? 跟boss 提 [proposal]或 [論文初稿], 那才叫作辛苦!! (研究生的心酸..T_T)
Popeye wrote: 本文的標題下得太好...(恕刪)要不要再加個洋蔥, 讓您留滴淚水, 那就"太黯然~~ 太消魂啦.."; 嘿~~ 嘿.. 知道偶的厲害了唄.. 套句"碧眼狐狸"對"玉嬌龍"所說的:『怕的還在後頭哪..』。 這a640 的一切的一切, 都是偶師父, "手槍伯", 傳授給偶的.......
這篇分享文, 只想讓初入門者能夠理解 a640的能耐在何處, 極限在何處。 尤其是極限處, 是一般廠商行銷最不願意讓消費者~~該清楚的地方, 而初入門者不也想知道該款dc真有那麼好康嗎?? 大部份的DSLR也有其不方便的地方哩..
=============================
舉例子, 近一年來 panasonic真的把"光學防手震"功能打響一片天。 不懂其他規格都沒關係, 但沒有"光學防手震", 似乎屬於滿差勁的規格。 一般普羅初入門者, 應該都有這種耳傳巷聞的略知一二的包打聽吧!! 但真的光學防手震能夠應付或適用於每個人在任何場景拍照嗎??
別奢望那些大廠商會告知真相, Canon或 Panasonic廠商絕對不會"清楚地"告訴一般消費者~~真正"的事實!!
=============================
雖然, 偶略懂拍照的光圈/ 快門/ 景深原理, 也清楚AE-Lock/ AF-Lock/ AEB/ FEB/ Flash-Compensation/ Hyper-Focal/ 拍攝藍天效果/ 星芒成像/ 追焦.. 等技巧, 但這不代表每個人都非得要這些功能或特色。
消費型數位相機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定位和需求; 例如~~ 偶就一定要"可折式 LCD"/ AA電池"支援。 但有些人卻在意"光學防手震/ 高倍光學..", 即使相機造型很酷炫, 一拿出來就要炫到睜不開眼, 也是很好呀。
=============================
相機只是器材/ 工具, 價位有高/ 低和功能多/ 寡而已。
取景/ 構圖/ 情境及知道光/ 影亮度分佈才是真正的攝影內涵。 但是, 只要你拍得高興, 操作爽快, 又何樂而不為?! 我也見過用傻瓜等級(point-shot)的DC拍出很多佳作的相片, 根本也可以不用懂那些勞什子攝影技巧。
=============================
28mm的廣角真的夠廣嗎?! 12x高倍光學你常用得到嗎?! 相機的體積大小及造型酷炫, 你在意嗎?! 這個都要你自行評估取捨!!
=============================
至於Panasonic的機種, 自己曾經評估過LZ-5 或 LZ-3咧; 偶都看不上眼那個LX或FX系列, 只因6x光學變焦/ Mega OIS/ AA型電池2顆 ; 最後因"電力不及AA型電池4顆", "支援全手動功能" 和 "Vari-angle LCD"而無法與 a640相抗衡而被剔除。 "光學變焦"不足部份, 偶傾向採用 a640裁剪 (crop) 作後製處理。
可是, 有不少人看上LX或FX系列的DC, 這又要怎麼說?!
=============================
套句"食神"的一段話, "施主, 這得要問你自己"。
其實, 希望各位多傳幾張美圖/多分享幾種拍攝技巧, 讓大伙聞香!!
我也很喜歡帶著a640 四處趴趴走~~

mylee wrote: 有人用Canon A650 IS搭配副廠52mm套筒和Raynox DCR-6600 PRo呢?效果怎麼樣咧?...(恕刪)自己目前無法給您直接的回應。
但我可以代勞~~ 提供這個副廠轉接環套筒訊息, 這家副廠要推出 a650的套筒 (58mm 口徑) 是無法跟其他款型 DC共用。 如下。 有趣好玩的是~~ 這家副廠要推出 a650的套筒的上市日期已延期起碼 2 次囉。 前一陣子看到是預計 10月中旬上市; 10月底時該副廠網站又改成~ 11/20日上市, 今天看到網站修正上市時間為 11/26上市。
http://www.lensmateonline.com/
照目前 a650的相關實測訊息粗判, 建議您~~ 如果還尚未入手仍在評估中, 請稍安勿躁~~ 自現在起靜待 3~4個月後, 再考慮a650評估的適用性.. (如果您已購入買到手, 那就多拍幾張美圖唄)
(2007/11/27 updated) 截至11/27日, Lensmate已確定將 a650is 專用套筒轉接環推出上市.. ~ Lensmate A650 IS Adapter - Now available for pre-order, shipping 11/29... 另外, 該網站的 wide-lens是用 58mm的 6600Pro作實測, 但未見 52mm的 DCR6600Pro 直接掛上~ 專用套筒轉接環!!

mylee wrote: 裝上58mm的套筒,加上58mm轉52mm的轉接環,再接上Raynox 6600 Pro廣角鏡,不曉得效果如何?...(恕刪)請靜待那個副廠網站 (Lensmateonline) 對 a650套筒的上市時間, 該副廠的套筒會"額外"提供相關外掛鏡頭的實拍效果及相關經驗分享 (這也是我不選 台灣副廠的 a640套筒的原因之一)。
如果末來~~ 真的沒有相關實拍結果, 您也可以直接透過e-mail問該副廠。 或許我也可以透過幫您代問問 Lensmateonline 網站, 該副廠原則上~ 很"願意"回答任何可能的問題滴.. (但請記得您自己要先出個聲, 偶可不會這麼積極唷~~, 因為自己本身就沒有 a650 這麼一台好DC ..)

(2007/11/27 updated) 截至11/27日, Lensmate已確定將 a650is 專用套筒轉接環推出上市.. ~ Lensmate A650 IS Adapter - Now available for pre-order, shipping 11/29... 另外, 該網站的 wide-lens是用 58mm的 6600Pro作實測, 但未見 52mm的 DCR6600Pro 直接掛上~ 專用套筒轉接環!!

mylee wrote: PS:目前找不到A650 IS可用的52mm套筒... ...(恕刪)現在不會有的, 以偶個人粗略判斷~~ 未來也不會有的; 原因: a650的鏡頭是跟 g7/g9相同口徑, 但還是跟 g7/g9略有小差別。

(2007/11/27 updated) 截至11/27日, Lensmate已確定將 a650is 專用套筒轉接環推出上市.. ~ Lensmate A650 IS Adapter - Now available for pre-order, shipping 11/29... 另外, 該網站的 wide-lens是用 58mm的 6600Pro作實測, 但未見 52mm的 DCR6600Pro 直接掛上~ 專用套筒轉接環!!

==============================================
另外, 以偶個人購入DC經驗 (主觀地極度討厭~~ 預購活動), 順道分享也同時讓各位檢視是否合理..
step1.
如果自己清楚對DC的需求及相關功能要求, 那就上網搜尋相關資料作交叉分析及比對。
如果不清楚的話, 那就挑個自己看得順眼/操作順手的, 那就是台"好"DC, 接著進入 step2。
step2.
主動到店家實際瞭解該台DC映證自己心中的期待與落差有多大差異。
step3.
相關配件的搭配是否如預期?? 例如, 電池的支援度, 套筒配件是否合自己原有的外掛濾鏡/鏡頭, 向前相容性的評估需求, 配件價格是否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腳架的支援性, 內/外閃搭配支援實際情況.. etc (族繁不及備載)。 通常, 在 step3是花最多心力/時間的步驟。 而且, 要自己想法子半詢問/半驗證作確認。 沒法度呀, 因為窮研究生的 chin-chin資源有限哩。
step4.
持續注意 該款DC上市的後續新聞及相關 review-test和 個人使用心得。
等待這4個 steps都已通過後, 偶才會出手購入 DC (a95/ a640就這麼買的)。 以偶先前買 a95/ a640經驗, 大概要花上半年以上時間。
新功能的新DC, 就是按捺不住而等不及唷?! 那就~~ 放膽購buy唄.. (買錯或不合自己需求的風險當然就.. up~ up呀)
艷陽藍天的基隆河, 沒有廣角外掛, 可惜了這個大景.. 我記得當時是恰好租騎自行車時, 不經意看到這幅景象而手持拍攝.. (a640的廣角端焦距, 目前仍然感覺有偏暗角的成像存在)

越夜越美麗的基隆河, 這張是麥帥橋(?? not sure??) 夜景, 自己也忘記時光有多久遠哩..

=====================================================
(補一張, 郊外踏青的澟洌空氣 -- 台中/東勢)

(擠不出偶的初稿就亂亂拍 -- 校園一隅)

和大地做了一次親密的接觸。緊張地拾起檢視,還好沒有傷到鏡頭,仍可以伸縮自如。
只是按 ON/OFF 卻有時沒反應!?原來相機摔落時是電池室先著地,
導致電池室門蓋原本的三個小卡榫斷了二個,門蓋沒法完全密合而有細縫,
所以電池就會接觸不良而沒法開機。
而我當初是買水貨呢,這下可好!!買水貨就要自行承擔風險啊,而我也不想拿去給總代理換零件的啦。
用快乾液試著把那二個小卡榫一一黏上,很幸運地的居然被我給黏回原來的位置上了,
開關機運作如常,只是打開電池蓋時會有一些卡卡的感覺。
電池上蓋的二個小卡榫:

最近一位教授級的長者要新購DC,於是聳恿他去買 Canon A650is。
A650 的對焦框可以選擇大或小(框),玩了半天的 A650,
發現小對焦框拍微距的對焦能力要比 A640 優秀許多。
一些 A640 常常迷焦的場景,A650 很輕易的就能自動對焦成功。A640真的被比了下去!!
A650is 的小對焦框:

A650 拍小花上的螞蟻。(F2.8 1/320 手持拍攝)

1:1 裁切。

當然 A650 的規格要比二年前機種的A640 好一些。
1000萬畫素-->1210萬畫素。
4X光學變焦-->6X。
LCD 11.5萬像素-->17.3萬。
以上規格的增加,並不影響我對 A640 的喜愛,唯獨 A650 可以選擇的「小對焦框」,
讓我對 A650 產生了好感和佔有慾。
我是否已經開始喜新厭舊了呢!?A640 是否要失寵了呀!?
A640 拍的藍金花蟲(名稱若有錯誤,煩請指正),體長 5~5.5mm。

1:1 裁切(可以看到體長0.5公分蟲蟲的複眼哦)

A640 真的是很優秀,不過當它面對微距的時候,有時就是很不聽話的迷焦,而且迷不知返。
A640 呀,對你真是又愛又恨啊,如果你不能升級韌體(可改變對焦框大小),
恐怕不久之後我將要移情別戀了,到時候不要恨我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