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_stone wrote:說真的要不是EOS M +22mm賣那個價錢 剛看了EOS M+22mm的價錢大概1萬2左右....然後又是APS-C買一台G1x Mark2可以買2台EOS M+22mm了
室內黃光校正成白色似乎是近期相機的趨勢,換燈泡色反而會保留寫現場氣氛。的確焦段越長對焦距離越長,但如果是成像,則24>120>100>=28>85>35>50, 拍攝食物可以嘗試28mm, 光圈全開就還不錯。
ks_stone wrote:室內黃光校正成白色似...(恕刪) 您的實用焦段建議太實用了,省了不少摸索時間,感謝分享。其實awb只要穩定,不要像sigma相機那種亂飄方式,都還挺好修正,只要把色溫拉高批次出圖整個質感就出來了。
cake0715 wrote:您的實用焦段建議太實...(恕刪) 是啊,白平衡對了照片基本上就不會太糟糕。基本上這台白平衡處理的還不錯,黃色校正成白色是有點過頭,但算是很討喜。水銀燈跟橘黃色的鈉燈共存的環境,不會處理成又綠又黃,不用太費心調整。
今天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地方....不管再EOS M或是S110, 只要開啟臉部對焦,機器抓到臉部後都會以臉部為主,開啟閃燈出力也有效。但是G1X Mark2提供了對焦點連動測光,動作條件是開啟重點測光+一點對焦,的確有連動效果。但如果是重點測光+臉部優先呢??那該死的測光點居然永遠在中間,並不會跟這抓到臉部的對焦點連動。要臉部連動要設定權衡式測光+臉部優先對焦,這時後系統抓到臉部時會根據臉部測光。但是如果你點螢幕決定對焦點,測光是不會連動的。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