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也不知道台中哪邊有好的沖洗店家,只好走數位化,省點錢。
於是選擇了 860IS 做為隨身 LOMO 相機,一來因為他有 28mm 廣角,二來有防手震的加持,可以避開一些低光源的嚴重手震。
不過畢竟是數位,所以原本對他就沒抱太大期待。
但是昨天在試拍的時候,卻意外的發現 860 IS真的很LOMO,有圖有真相,咱們來瞧瞧:
首先,這是 28mm 端的照片,不用我說大家都看的出來,變形的蠻嚴重的。

可是,這也讓畫面多了許多不確定性,更加的 LOMO~
然後對著一片空白的牆壁拍一張吧。

四個角,果然失光了,而且周邊四個角已經嚴重的霧化,也就是說,邊緣的畫質很差
可是這些缺點,在LOMO的時候可是增加了很多趣味內!
不過畢竟是數位相片,真正要弄,還是得要加味一下。
很多拍 LOMO 的人,就在底片上有大量用到增感、負沖這類的後製效果。
那現在數位暗房,該做的也不用客氣,就給他好好的作下去吧!
這邊分享我用光影魔術手,將照片 LOMO 化的小小心得。
用光影魔術手打開照片後,首先我們要先做增感的效果,在這邊我們用反轉片(個人覺得它比較接近),把反差調到最大,暗部細節就犧牲掉,飽和度看各位口味濃淡,自行調整。

出來的照片,就會比原圖的對比更強,但是暗部會犧牲掉不少。
作到這邊已經有三分 LOMO 味。接著我們再來加點調味料。

LOMO 效果很常會使用到正片負沖,也就是用負片的沖洗液沖洗正片,色彩上就會產生很奇妙的變化,這邊我們也加入這個效果,至於色彩想要怎麼偏離,也就看大家自己的喜好。
這階段完成後,照片已經有一種特殊的氛圍。
接下來我們要加上整體的效果:
使用"效果"內的"風格化",選擇 Lomo 風格模仿。

這裡有三個參數:

第一個暗角範圍,是用來控制四個邊的暗角,依照需求調整暗角的大小。
第二個是雜訊的數量,一般來說可有可無,但是畫面太乾淨的話少了一份隨興的味道,所以也可以酌量添加。
第三個是對比的加強,這裡要注意一下:
如果你有做過反轉片效果,把反差拉大以後,這裡就不要把反差再調高,畫面會整個變的很乾。
底下第四個項目,是色彩的調整,若是做過正片負沖的話,這個調整就盡量不要使用,因為色調會變的很不自然。

完成了。
LOMO並不是奇妙的色調、暗角、或是高反差,其實只要是隨時拿出來就 SNAP SHOT ,就是一種LOMO。
另外就是後製的效果都玩玩看,不用去預期會產生什麼效果,看到覺得很不賴的留下來,沒有對錯,沒有好壞。
LOMO只要好玩就好!
以下是我這幾天玩出來的一些影像,傷害大家眼睛一下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