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州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Media Lab)展示了一種可將擴增實境使用介面與實體物件對應的Smarter Objects技術,在像門把或喇叭音量調控旋鈕這類功能一般相當簡單的物件上,建立虛擬功能表,提供更多功能上的選擇。
影像
根據媒體實驗室釋出的影片,開發者表示,在觸控螢幕上使用圖形介面時,用戶大都得相當注意螢幕顯示的選項,才能正確點選需要的功能;而在使用實體物件時,用戶可藉由觸感趕回饋與肌肉記憶力,不必看到物件也能進行。「Smarter Objects」智慧物件系統則是透過擴增實境與影像辨識技術,將具有觸感的實體物件與較有彈性的圖型使用介面加以結合。而且這個系統只需要一個處理器以及可與伺服器連線的Wi-Fi網路即可。
該影片也說明了這項技術的實際應用。例如,一般音量旋鈕只有調整音量的功能,但若將iPad平板電腦相機打開並放在旋鈕上方,螢幕便會出現具有更多選項的虛擬清單,讓用戶在旋鈕上進行更細微與精確的調整。此外,用戶也可從虛擬清單選擇要播放的歌曲,丟到螢幕顯示的喇叭上,便能開始播放歌曲。另外,若想讓音樂在另一個效果更佳的喇叭上播放,將手指放在螢幕上並往另一個喇叭方向拉,便能變換使用的喇叭。
影像
影像
其他應用方面,像上鎖的門把也可有這類虛擬使用介面,讓用戶打上密碼並將門打開,一般的燈光開關也可附加讓用戶調整燈光顏色的功能。其他可應用的物品包括玩具、家用產品、辦公用品等。
影像
影像
有興趣者可至以下連結觀看影片。
來源:Vimeo、MIT
以上消息引用外電報導,不代表本站立場。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