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遊戲會是大未來嗎?

這次 nVidia 展示 Keplar 以及虛擬化 GPU 以後, 似乎勾勒出了雲端遊戲的未來。
據 nVidia 的說法, 一片 Keplar 的顯示卡(680等級吧)可以即時產生4名玩家的遊戲影片(記得是1080p基準吧), 基本想法是,遊戲客戶端只要把輸入訊號直接傳給伺服器(上傳頻寬), 伺服器運算後把繪圖資料交給 Keplar based 的繪製伺服器產生影片以及壓縮編碼, 傳給玩家設備(下載頻寬), 這樣有幾點好處:

1.客戶端不用太好的設備, 反正圖像產生是伺服器做的, 而且壓縮成 H.264 訊號, 只要設備能硬解即可順暢的進行遊戲, 目前多數平板應該都能做到, 這是真正的跨平台(也就是, 即使你的機器是跑 Linux, 玩這種遊戲也是毫無問題)。
2.外掛問題將會降到最低, 因為不需要傳送遊戲場景資料給客戶端, 客戶端無需也無法運算, 除非外掛能從影片中解析場景狀態, 不然根本無法進行有效操作。

當然也是有問題:

1.網路頻寬問題, 不過如果遊戲影像是可以依照實際頻寬調節流量的話, 這問題就還好, 當然最起碼的必要頻寬還是需要的, 網路總是會進步的, 所以遲早不是問題(至少有線的不是問題), 倒是無線網路(手機網路)可能真的會是問題。
2.畫質限制問題, 因為頻寬考量, 如果達不到高標準, 自然只能調降畫質, 當然對行動的平台問題比較小, 不過桌機的畫質追求無止盡, 可能會造成一個限制, 而且過高的解析度也需要更大的繪製運算量, 遊戲營運者可能會限制最高解析度。

產生的影響:

如果這個真的實現的話, 那麼顯示卡就會進入死期, 不, 應該說, 會轉往運算方向而非繪圖顯示能力方向發展, 主要客戶將會是繪製伺服器那一端, 終端使用者就沒差了。另一方面, 對高階 CPU 來講, 將來會更難推向一般用戶, 以 PC 來講, 或許將來真的賽揚就夠了, 更強的只是放著吃電而已。

諸君以為如何? 個人感覺當然一兩年內這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放長(遊戲也要開發時間嘛), 或許5年後這也見怪不怪了。
2012-05-26 12:0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雲端遊戲會
不只是遊戲可以雲端

儲存空間、應用軟體(包含遊戲)、甚至作業系統都可以雲端
這不只是方便,更重要的是防止盜版

結論:不只是顯示卡廠商的未來堪慮,而是整個硬體產業和電腦零售產業的未來都堪慮
得利的只有軟體廠商和網路供應商
我不收PM、我不看PM、有事不要PM我

yorkwu wrote:
這次 nVidia ...(恕刪)


想太多

一般遊戲者沒有需要去想 3~5 年後的遊戲硬體來作預測
這本來就是遲早的事

現在雲端最大的絆腳石,我認為是頻寬跟客戶端設備

還有,商業利益也是絆腳石
ragnayao wrote:
這本來就是遲早的事
...(恕刪)


商業利益就看哪邊的利益(拳頭)大了, 感覺這才是是否走向這一步的關鍵。
但是個人認為長遠看來, 想阻擋科技的最後通常沒好下場, 頂多可以擋一時或一地(如在台灣阻擋), 不可能永遠的,全面的擋, 除非想出更好的方法。


yorkwu wrote:
這次 nVidia ...(恕刪)


雲端是一種趨勢但可以雲端也不會來的那麼快,因為玩家對於畫面追求一樣無止盡....
以線上遊戲來說目前到是還有機會,但如果是一些電腦單機的大作還有很多難度,不過
在台灣說真的...有時候在玩遊戲不LAG已經偷笑了
我記得國外好像已經有人做這種服務了。
查了一下關鍵字stream game service第一個連結,http://www.onlive.com/
(我只看一家,實際上搞不好有多家)
他首頁的影片就很清楚的展示,用PC、MAC、甚至平板電腦、手機在玩PC遊戲.....
其中用平板玩似乎還不錯,看他用Android系統似乎還能連上搖桿呢!
你還漏掉一個問題
時間差
尤其是即時遊戲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