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佈局 衝擊台灣 IT 產業 , 請看完以下影片在發表您的看法 感謝
各位朋友抱歉希望能先看 影片 內容提到 三星的成功 值得學習他們成功優點
台灣三家 營業額 獲利 最高 的 集團 加總 小於 三星集團
57金錢爆:三星踩死雙D? http://www.youtube.com/user/TaiwanTalks2#g/c/F9D63B4E7EC61798
亞洲金融風暴 韓國 http://www.nani.com.tw/teacher_share/article/D_3_9_96_149.doc
當時 韓國 面對的困難比起現在 台灣 大多了
前天看到報導原以為衝擊最大的台灣產業是 DRAM , 但看影片討論與分析後了解到問題大了
記憶體價格高低影響各位消費的意願 雖然它只佔電腦 5~10%
CPU : Intel . AMD . VIA
主機板 : Intel . AMD . VIA . nVidia
平均 : 30~40%以上
記憶體 : 韓 . 台 . 日 . 美
平均 : 5~10%以上
顯示 : nVIDIA . AMD . Intel . VIA . On Board
音效 : 多數為 On Board
網路 : 多數為 On Board
平均 : 0.X~20%以上
硬碟機 : 美 . 韓 . 日 . 中
光碟機 : 日 . 韓 . 中 . 台
平均 : 25%以上
顯示器 : 日 . 韓 . 台
平均 : 30%以上
機殼 : ...
電源供應器 : ...
鍵盤 : ...
滑鼠 : ...
合計 : 10%以上
如果生產一台電腦 台 . 韓 . 美 可供應佔百分比
台灣供應佔電腦零件 40~80%以上
韓國供應佔電腦零件 40~70%以上
美國供應佔電腦零件 30~60%以上
看起來我們好像佔優勢 , 但韓國 記憶體 & 面板 產能 全球 50%以上 擁有訂價權
韓國 硬碟機 與 SSD Flash 的產能優勢
台灣 x86 . Chipset . ARM vs 三星 Alpha . ARM
關心 . 努力 . 不放棄希望的朋友
現在台灣 IT 業就像沉沒前繁華的鐵達尼 , 要如何減低傷亡活下去
想對站在台灣土地上的大家說 救台灣 = 救自己 及 留給孩子們希望 ( N年前LKK的說法 沒有國哪有家 )
愛台灣不是喊喊口號喊爽的 , 如果走不了 或 選擇留下 我們必須改變逆境
Pareto principle 80/20法則 我有點反感 但它是現實 , 台灣集團 台灣無限公司 2千3百萬同仁 100分 = 80% 努力與希望的民眾 + 20% 有權的領頭羊(公僕) or 有錢的牧羊犬 , 我們多數為 80% 儘可能傳達 給那 20% 領頭羊 牧羊犬 我們需要改變危機
台灣 IT 業 現在任然有優勢 但不能像龜兔賽中的兔子 等待對手超越
一堆台灣的企業家只想要更便宜的人工,更好的租稅環境,讓它更有優勢的法令保護。
結果呢,一堆我稱為(候鳥企業)的,在一些國家飛來飛去,然後發覺在台灣以外的地方完全不能生存後,趕快回來找保護。那時候才在想說還是忠於本業就好。
然後呢,在對的時間都做一些沒用的事,在錯的時間做一些該做的事,但常常卻已經為時以晚。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個現象常常在我們週圍發生,每個縣市都有一個非常繁榮的地方,但是呢,只要十年,十年就完全變了樣。
我本身是住在中部,十年前,市區的電子街是中部DIY族必朝聖之地,但十年後呢?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了。
台灣的企業家都陷人一個迷思,上、中、下遊,不管那個,都迷失了方向。
短程,中程、長程的方向在那,要做品牌,計畫在那,要做代工,計畫在那。
那個階段的計畫要用多少人才,人才在那。
每一個環節都做一半,就只會有這樣的結果。
如果以商業的角度來看,我不覺得三星有什麼錯的(雖然我也對韓國人蠻反感的),但,它就是成功的。
下一個呢,LCD,還是LED,還是光電事業。
台灣人是有很多的強項的,只是我們每一次都像兔子一樣,停在那等後面的人追上才要追。
黑色甜甜圈 wrote:
有時候很多人說鴻x很厲害...怎樣又怎樣
可是他也只是一家代工廠阿...沒訂單就回家吃自己了...(恕刪)
專業分工...
你自己說企業賺了錢要提升自己...
專業代工廠賺了錢要開始做品牌才是提升嗎???
不只是企業..
當在抱怨企業如何短視近利的時候..
也可以想想自己為工作或是學業付出了什麼?
重點在於
知道自己的方向..做好自己該做的...不管是做什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