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為何而戰 台灣 IT 業的生存而戰 . 為誰而戰 台灣的未來希望而戰

三星的佈局 衝擊台灣 IT 產業 , 請看完以下影片在發表您的看法 感謝
各位朋友抱歉希望能先看 影片 內容提到 三星的成功 值得學習他們成功優點
台灣三家 營業額 獲利 最高 的 集團 加總 小於 三星集團


57金錢爆:三星踩死雙D? http://www.youtube.com/user/TaiwanTalks2#g/c/F9D63B4E7EC61798

亞洲金融風暴 韓國 http://www.nani.com.tw/teacher_share/article/D_3_9_96_149.doc
當時 韓國 面對的困難比起現在 台灣 大多了

前天看到報導原以為衝擊最大的台灣產業是 DRAM , 但看影片討論與分析後了解到問題大了

記憶體價格高低影響各位消費的意願 雖然它只佔電腦 5~10%

CPU : Intel . AMD . VIA
主機板 : Intel . AMD . VIA . nVidia
平均 : 30~40%以上

記憶體 : 韓 . 台 . 日 . 美
平均 : 5~10%以上

顯示 : nVIDIA . AMD . Intel . VIA . On Board
音效 : 多數為 On Board
網路 : 多數為 On Board
平均 : 0.X~20%以上

硬碟機 : 美 . 韓 . 日 . 中
光碟機 : 日 . 韓 . 中 . 台
平均 : 25%以上

顯示器 : 日 . 韓 . 台
平均 : 30%以上

機殼 : ...
電源供應器 : ...
鍵盤 : ...
滑鼠 : ...
合計 : 10%以上

如果生產一台電腦 台 . 韓 . 美 可供應佔百分比
台灣供應佔電腦零件 40~80%以上
韓國供應佔電腦零件 40~70%以上
美國供應佔電腦零件 30~60%以上

看起來我們好像佔優勢 , 但韓國 記憶體 & 面板 產能 全球 50%以上 擁有訂價權

韓國 硬碟機 與 SSD Flash 的產能優勢

台灣 x86 . Chipset . ARM vs 三星 Alpha . ARM

關心 . 努力 . 不放棄希望的朋友

現在台灣 IT 業就像沉沒前繁華的鐵達尼 , 要如何減低傷亡活下去
想對站在台灣土地上的大家說 救台灣 = 救自己 及 留給孩子們希望 ( N年前LKK的說法 沒有國哪有家 )
愛台灣不是喊喊口號喊爽的 , 如果走不了 或 選擇留下 我們必須改變逆境

Pareto principle 80/20法則 我有點反感 但它是現實 , 台灣集團 台灣無限公司 2千3百萬同仁 100分 = 80% 努力與希望的民眾 + 20% 有權的領頭羊(公僕) or 有錢的牧羊犬 , 我們多數為 80% 儘可能傳達 給那 20% 領頭羊 牧羊犬 我們需要改變危機

台灣 IT 業 現在任然有優勢 但不能像龜兔賽中的兔子 等待對手超越


2010-05-20 5:40 發佈
我覺得,三星這一擊可以讓台灣所謂 的企業家好好的思考,什麼叫做企業經營,什麼叫做企業家。

一堆台灣的企業家只想要更便宜的人工,更好的租稅環境,讓它更有優勢的法令保護。

結果呢,一堆我稱為(候鳥企業)的,在一些國家飛來飛去,然後發覺在台灣以外的地方完全不能生存後,趕快回來找保護。那時候才在想說還是忠於本業就好。

然後呢,在對的時間都做一些沒用的事,在錯的時間做一些該做的事,但常常卻已經為時以晚。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個現象常常在我們週圍發生,每個縣市都有一個非常繁榮的地方,但是呢,只要十年,十年就完全變了樣。

我本身是住在中部,十年前,市區的電子街是中部DIY族必朝聖之地,但十年後呢?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了。

台灣的企業家都陷人一個迷思,上、中、下遊,不管那個,都迷失了方向。

短程,中程、長程的方向在那,要做品牌,計畫在那,要做代工,計畫在那。

那個階段的計畫要用多少人才,人才在那。

每一個環節都做一半,就只會有這樣的結果。

如果以商業的角度來看,我不覺得三星有什麼錯的(雖然我也對韓國人蠻反感的),但,它就是成功的。

下一個呢,LCD,還是LED,還是光電事業。

台灣人是有很多的強項的,只是我們每一次都像兔子一樣,停在那等後面的人追上才要追。
台灣人賺點小錢就得意了阿!

我滿同意2樓說的

台灣某些企業只知道賺錢....賺了錢又沒去提升自己


有時候很多人說鴻x很厲害...怎樣又怎樣

可是他也只是一家代工廠阿...沒訂單就回家吃自己了!

黑色甜甜圈 wrote:
有時候很多人說鴻x很厲害...怎樣又怎樣

可是他也只是一家代工廠阿...沒訂單就回家吃自己了...(恕刪)


專業分工...
你自己說企業賺了錢要提升自己...
專業代工廠賺了錢要開始做品牌才是提升嗎???

不只是企業..
當在抱怨企業如何短視近利的時候..
也可以想想自己為工作或是學業付出了什麼?
重點在於
知道自己的方向..做好自己該做的...不管是做什麼
倒一倒好了啦
我們家沒有人從事電子業
還好沒關係
台灣人自己死好
耍嘴皮
出口閉口"含狗"這樣叫人家
結果自己比人家高明到哪去
黑色甜甜圈 wrote:
台灣人賺點小錢就得意了阿!

我滿同意2樓說的

台灣某些企業只知道賺錢....賺了錢又沒去提升自己


有時候很多人說鴻x很厲害...怎樣又怎樣

可是他也只是一家代工廠阿...沒訂單就回家吃自己了!

鴻海喔,有名的賣肝企業阿...說是高科技業還真的是抬舉它了,真的不過就是代工而已!!

台灣人很容易滿足現狀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且又好大喜功,只看對自己好的那面...

長此以往被人家幹掉而不自知,等別人技術和訂價都比我們優勢,再出來叫說支持國貨之類,似乎為時已晚!!
rise.tw wrote:
三星的佈局 衝擊台灣...(恕刪)


該倒就倒一倒

反正這些大廠賺錢也只是到老闆的口袋

沒想過員工

一天到晚只會摳死當

剝奪員工的福利跟薪水

政府也不敢管

韓國加油
大清時 衷玉打敗沙皇 乾隆要封他侯
他想起古詩 一將功成萬骨哭 馬上辭職回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Anl5lCuE88
三星宣佈超過IBM INTEL SONY投資總合 那天
股價跌3.2% 不知道以後IBM還是三星會有更大科技突破
airjim wrote:
大清時 衷玉打敗沙皇...(恕刪)


台灣沒進步很久了.......韓國進步太多了
如果台灣的記憶廠倒的話,可能會發生骨牌效應,到時有很多企業會受到影響。
我也覺得各位樓上大大說得有道理,鴻海說實在的,也只是依附在其他大企業下的代工廠而已。
而三星、索尼等日本、韓國大企業,都足一代表一個國家的知名度,而台灣呢!!有甚麼?
我只知道有一家幾年前差點倒的明明碁而已。

而且,現在很多電子大廠,為了壓低成本,開始產業外移,轉移到中國大陸去設廠轉投資,企業的營業額講好聽一點的就是給外移到的郭夾賺錢(例如:中國),而台灣員工受賄的占種營業額才多少!!

台灣企業要好好思考一下,為何三星、索尼等等企業,不僅可以代表一個國家品牌,更可以行銷全球占全球科技有一定地位。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