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同為四核心,i5與i7的效能差異


gyoza wrote:
我覺得是不太能用這種...(恕刪)


我的意思是多工處理效能的增加 跟軟體有沒有最佳化多核心無關

如果有8個程式多開交給8個核心去跑 那本身是作業系統負責多工處理(系統級的平行處理)

即使軟體沒有針對多核平行化(執行緒級的平行處理)

那麼8核心跑8個程序的處理速度也會是 單核心的8倍

例如一邊玩遊戲 一邊看電影 一邊看網頁 一邊播實況 一邊轉檔 一邊跑繪圖

這樣同時開8個程式 假如程式本身沒優化 執行緒級平行

多工系統OS 也能把不同任務分配到不同核心去處理 每個核心處理1個處理程序 (系統級的平行處理)

那麼效能會增加的 因為這只和OS有關

但是單一任務要增加效能要看有沒有(執行緒級的平行處理)
往越來越專業的方向討論去了

我已經跟不上了
gyoza wrote:
我覺得是不太能用這種算法的
光multi-thread程式 單核的cpu也是一樣可以寫multi-thread程式
就user space的ap來看 他最多能控制的就是task的平行與否以及有沒有真的好程式架構作平行處理
剩下的就是OS的scheduler作的好不好 以及cpu的設計夠不夠好 這是user ap沒法控制的事情
所以不是你這樣的算法


abc003 wrote:
但是要平行化越多核 會存在一些溝通的問題 往往達不到那麼理想


這種算法是只考慮程式F 和單核多核之間的效率, 用來說明剛好

而要加入更多變數,OS 的排程演算法, 硬體架構, 軟體架構...etc.

當然這個模型就會變成更複雜, 就只能對專業人士說明了.

abc003 wrote:
而不可平行化的部分就會成為程式執行的常數項時間一樣

如同你所說超級電腦那麼多的CPU還是不能把S項的時間縮短

但是可以把P項時間縮短到接近0 但這麼做需要無限多顆CPU

最後花的時間還是卡在S項 不可平行化之部分

除了必要的S項(遊戲開頭播個動畫)

幾乎很多S項都可以再分析研究變成 S=S1+P1

不過這需要大量測試才能正式使用

full827 wrote:
i7正確,i5說法錯...(恕刪)



看到i7 2.3g 直覺就是指筆電的u i5就是2c/4t

Bj4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