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現在電腦效能大多過剩,能否在研發新技術時,考慮往降瓦數發展?

軟體工程師們...
處理一下。
我電腦只用來上網,看影片

10年前的規格換上ssd還是好用又省電

挖礦機才真的是吃電怪獸,不知浪費多少能源在這上面
以前用intel加n社顯卡剪片,
一小時動輒三百多瓦消耗,
換蘋果m1max,一個小時40瓦上下還順到爆炸,
有人在擠牙膏,有人是搭火箭一路向上。
不是早就有了嗎
2020年MacBook Air m1就是高效能低功耗
內建 49.9 瓦特小時鋰聚合物電池
充一次電可以用15至20小時
cpu最高15W
平常使用含螢幕應該在3W左右
才有辦法續航15小時以上
效能接近i7-1355U
而且無風扇不熱不吵
外接螢幕及鍵盤使用起來很棒
就像沒聲音的桌機
畫質又比windows漂亮
windows的arm至少要五年才追得上吧
廠商實際上一直有在做
現在的系統基本上都有做能源管理,你沒操極限,她就自動降頻、降壓節電
實際耗電量並不是等同極限效能的最高耗能
只是當user拿來打3D game等高負載用途時,要榨出高效能自然能耗就不好看
目前使用的筆電Razer Blade 16 RTX4090獨顯
可以順跑4K 60fps遊戲
希望明年上市的RTX50XX獨顯
可以特效全開順跑4K 120fps遊戲
基本上這應該就不太可能做到
除非軟體不發展
效能過剩的部分
就是要求軟體來更加利用
其實就像你說的
效能已經越來越無感了

10多年前還在玩超頻
現在都隨便裝一個~正常使用就好
效能的差異已經沒那麼大

但廠商不衝硬體效能幾乎就沒得搞
軟體也配合著玩
基本上要搞降功耗通常市場也不太接受
電腦工程師,有問題可以找我討論 Raxel
研究低瓦數的理由若是為了地球,那麼先研究如何取代牛肉比較快,先放棄燃油車比較快,先換騎腳踏車比較快。這個理由的低瓦數,實在有牽強。
如果要單論救地球的排碳問題,PC還要排在後頭,這是可以擔心的事情但不是首要的事情,光一個能源炭產出問題先幹掉燃煤、天然氣發電比較快:
以歐洲2022為例:
https://lowcarbonpower.org/zht/region/%E6%AD%90%E7%9B%9F
高排炭的占比還有40%
效能並未過剩
只是大家尚未用到而已
即便現在商用設備 ,
用戶還是覺得不夠
不夠快 , 不夠小 ,不夠省電,不夠...
每一項都有廠商在發展

家用設備也是一樣, 對於一些跑運算的學生來說 ,
現在家用的設備,其實也還是不夠快
對於處理影像的使用者 ,轉一段影片 ,還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

尤其對於節能這件事情 ,
只有對於企業可能會比較重視一點 ,
但是大部分使用者 , 還是選擇效能/體積...這類優先

體積小一倍 , 相同空間可以多放將近一倍的設備 ,
租金省下來的費用,遠比增加的電費多出太多了
效能增加 10% , 省下的時間 ,遠比增加的電費還值錢.
有太多的用途-時間就是金錢 , 甚至時間比金錢(電費)還要重要
飛在天上的大X

你的例子太極端了,"每天"剪超過三小時的影片才有那效益,三個月出遊一次省那十幾分鐘何必?省那空間要能大於金錢大概對前500企業才值得這麼幹

2023-10-06 4:30
Juliance

飛在天上的大X 與影像相關的公司或工作室,即便使用高階的個人電腦 , 輸出高畫質的影片 , 都還要倍數的時間 , 跑運算更是如此 , 常要以天為單位輸出 , 不一定只有前 500才需要

2023-10-07 16:15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