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龍 Opteron 相對 XEON 來講,才是經濟實惠
好像都很少人討論這一塊,有也是叫人直接去買一台品牌伺服器,這哪有技術含量可言。
常看有網友花10多萬組電腦,但也就一般家用電腦,買最削最坑的家用金字塔頂層零件,C/P 值低的可憐。
「真正 Server」 與「家用電腦」最大不同點:
● 核心數更高
● 可多路處理器架構,一塊板子裝 2顆 CPU 以上
● 記憶體支援上限,server 的板子插上百 GB 是可行的
● 強調耗電量低
Google 搜到的一些資料,挺有意思:
12核 AMD Opteron 6100 ,五萬元的伺服器大雕
Mike :
要知道Intel那個8C的Xeon 7600系列CPU
價格大概是AMD 12C的三倍左右啊orz
而且8C 16T的這個16T 運算的場合 效果通常看不出來orz
最低25W!打樁機Opteron 4300/3300悄悄發佈
AMD 發佈皓龍 Opteron 3300 和 4300 處理器,為中小企業帶來更佳選擇
不過很好奇 DIY 的話,這種 CPU 和 板子,該去哪裡買?
自己 DIY 組「真正 Server 級的 CPU 和 板子」,不要求 12核,6核就好,省電型,然後記憶體插到 64~192GB,如果能花 5萬元以下就搞定,夢幻逸品啊
gene7890 wrote:
ES版CPU對岸很多
因為明年考慮要買新Mac Pro所以不考慮
這次做這個計劃跟家長定了很多條約
(兩學期成績全校前1%等)
期待能大大增強我的實力
硬碟確定要買SATA的RE4 1TB
覺得很好笑, 花到 6 萬元的設備, 居然是買 ES 的 CPU ?
看來你需要學習了解的東西, 還非常多... 第一件事就是"風險控管" ...
ES 版本的 CPU 通常在 power management 有問題..
至少要買 QS 序號版本的 engineering sample.
WD RE4 的效能, 基本上跟 Black 差別不大, 機械結構是一樣的東西, 所以效能一樣... 只是有針對企業用途環境要求, 控制電路上面有多出維持穩定性的設計~~
7200 rpm HDD, access time 小於 10 ms 的, 目前還是只有 Seagate Constellation ES 3.5" 系列才辦得到... 機械結構設計跟 Barracuda 系列不一樣...
那種碟片密度愈高的, 相同轉速之下, access time 通常愈悲劇... 很少可以維持一樣 or 更快的狀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