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釋天 wrote:
這兩年電腦真的是難做...(恕刪)
看到你這樣寫,我不得不把上個星期六看到的寫出來...
大約一年前吧,我表姐夫的父親,需要一台文書機上上網,收收信。原本打算請我幫忙組一台,不過這時候我表姐夫的姐夫,跳出來說他的妹夫功力超強的,反正講了一堆,畢竟人家比我還要親啦,所以就全權交給他姐夫了。
一年後,我表姐夫請我幫他看這台電腦是怎麼一回事,為何開不到十次機(老人家真的很少用,都在跟孫子玩),就完全都動不了了。我一拆開看,差點沒暈倒,裡面沒有一樣東西是新的,最新的也是2010年11月份的。
CPU:i5 760 (2011年9月組的,拿第一代i5來,是那招?)
主機版:GA-P55-USB3
顯卡:8600 GT (風扇看起來就像是一千多元的那種,上面還有一堆灰塵,而且已卡死XD,完全不像用了一年/10次的樣子,而且這張不是2007年就有了?)
Power:不知名的 350W-->這也掛了...
硬碟:500 G WD藍標,2010年11月製
記憶體:DDR3 2G 一條
光碟機、讀卡機我就懶得拆開來,這些也佔沒多少錢...
以上含一顆螢幕、一台1千多的列表機,他姐夫跟他爸爸收了4萬2...
果然要組電腦要找番仔,這樣組起來,根本就是再賺一台,雖然他們家還蠻有錢的,不過這種組電腦的手法,讓我以為我回到我高中時代咧,除了case還可以外,其他都是舊的XD
只好再花點錢,換上該換的,收工...
結論:這根本就是拿自己家舊的電腦,送到客戶手上,再收錢...XD
這樣業績應該很難看
這跟 M型化一樣,要嘛就做大做標案,要嗎就做多通路,將成本壓低,賺取薄利多銷。
樓主說的資訊業只是真正資訊業的一小塊,
資訊業範圍太廣了,廣到需要靠想像力,要不然只是普通的零售業,服務業。
現在電腦硬體規格價格完全透明,只賺硬體的錢根本只是蠅頭小利,
又加上 電腦組裝這已經算是組"積木"而已,一個國小國中生就已經可以勝任。
思考另外一種方式吧,硬體利潤是能拿來喝涼水而已,除非你是小弟前面說的
"要嘛就做大做標案,要嗎就做多通路,將成本壓低,賺取薄利多銷"
其實樓主不一定只做硬體的,資訊業很多認證,範圍也超廣的,
有沒有認證其實只要你嘴裡講出來的頭頭是道,很少人想問你是否真有認證工程師證照,
但是真的要認真學習,一但說錯被抓包,永遠也別想從黃河爬起來。
家庭客戶我很少接,因為這種層次客戶會有很奇怪的問題出現,各種電腦狀況都要能應付,
如何下載mp3,多媒體,網路遊戲,文書處理,網路連線,中毒,養一堆動物的,連插頭沒插上也跟你說電腦是壞的。
企業用戶反倒輕鬆愈快,使用者就只有那幾工作要做,狀況反而較少,
資料庫,網路安全,文書處理,備份,...有些還可以跟公司老闆建議鎖網站,連bt,facebook,色情網站都不准上,順便還堆銷防火牆...。(

只是要有耐心,還有快速解決問題,沒辦法解決問題也要有備案a,備案b。
資訊業者方面範圍真的很廣,
與樓主共勉之,加油。
連坐辦公室打文件的都可以勉強算資訊業…
但硬體維修有什麼關聯
請先搞清楚”資訊”這兩個字的意義好吧
台灣一堆人讀完資訊類組出來,結果連這科系的存在意義都不知道
也算是台灣的教育失敗就是了
資訊管理原本是一種類似風險管理學的東西,但在台灣變成只寫程式就叫資訊了…
你把標題及內文改一改,變成”科技業”比較適合吧
至於賣硬體不好賺…這是當然的,因為沒技術性,以前還需要開店面,現在一堆網路商店幾乎只需要進貨成本,這種產業切入過於容易時,大家自然只能打流血戰了…
大家也許覺得資訊業很好賺,也沒錯,在台灣,資訊業代表的是”寫程式的程式設計師”、”管伺服器的網管人員”、”協助公司採購科技設備的資訊人員”
程式設計師壓力大,但薪水高
網管工作安定
資訊人員門檻低
加上目前所謂的”資訊”,常常都是令其他同公司員工搞不清楚的東西,於是就很多人會覺得,這些人整天坐在辦公室裡打打字,一天下來只打了幾行看不懂的英文字就可以下班了(因為看不懂,所以也不知道當中花了多少心力)
不管如何,上途的工作都還是需要一些專業能力的,哪怕你真的只是打打Word、Excel,也還是要學習一下
至少比”電腦維修”要高多了
當然,若論起真正的電腦維修,那也是一種技術性,只是很多自稱維修的人,連個電容都不會焊…
這種只剩下換零件測試的維修,沒技術性也是現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