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現在買電腦很便宜??

那你要心平氣和地告訴他
那都是沒用的主機
買來只能上網用~

Marstorius wrote:
一個是1萬1想組台含螢目的桌上型電腦



另一個1萬之內的NoteBook (還想用來跑 autocad)



我是在懷疑,到底是電腦廠商用什麼方法讓這麼多人覺得現在組電腦很便宜呀??



我認為要用這些價錢組出來的電腦,效能跟 5~6 年前的 p4.3.0g 沒差多少,


1萬1組台桌電含螢幕不難吧......效能也會比你說的5~6 年前的 p4.3.0g好很多阿
我的桌電8100元.....AMD-AM3 Athlon II X2 240....記憶體2g
雖說不是很好,但是玩facebook也算很快了
這台是1年前買的.....加個19吋銀幕也才加個3000多元
所以1萬1組一台並不算太差吧
當然要玩好的3d遊戲還是得加上好的顯卡...

至於1萬之內的NoteBook (還想用來跑 autocad)
慢慢幻想吧....小筆電我也有一台....跟k7等級的cpu差不多而已
不買2.3萬的是鐵定跑不動的......
沒辦法呀... 因為就是有很多人不懂電腦就熊熊跑去買

而他們又以為廠商寫出來的數字好像真的很猛在加上店員鼓吹個兩句

售前售後一個樣導致很多消費者只能往肚裡吞
一個是1萬1想組台含螢目的桌上型電腦
主流22吋寬螢幕約5000元
扣掉1萬1只剩下6000

可以組裝內顯word機沒問題
怕說這樣的預算
然後跟你說要來繪圖.玩末日之戰之類的
那就可怕了= =


max4077 wrote:
現在一般人對電腦的概念如下:

U的核心越多越好,用的到用不到不重要

看顯示卡只看VRAM有多大,管他是高階低階

硬碟越大電腦越高級...

記憶體越大電腦跑越快...

機殼PSU這類隨便買個雜牌就好

之類的...

統整如下:
1.買電腦看核心數,越多越好
2.顯示卡放9500GT,廠牌不重要只需強調1G獨顯,還是很多人以為很好
3.RAM越大越好.廠牌不重要
4.機殼要很帥或很精美
5.主機板隨便一塊只要能連接以上的就好(甚至不知道什麼是主機板)

宣傳單上面總是只打核心數與顯示卡
淘汰許久的CPU只要時脈夠高...
照樣買下手

題外話
當初core系列出來
無意間聽到有人說
要組電腦的話組P4 3.0還能再用10年= =
親戚朋友都會問.我會直接詢問說他們的預算.

是要以效能來決定價格

還是以價格來決定效能.

沒錢.只希望有台電腦.來上上網.來打打字.一萬元上下.整套都可以出.

有錢.拿個10萬元來.我可以一毛不收的幫他組到好....

事先溝通.代組代買都有固定的店家.廠牌.

自然少掉一些後續上的麻煩.

跑得慢?當初你的預算就不足........所以......
花父母的不會心痛當然預算拉到三四萬,

自己賺的,要拿出整整一個多月的薪水買一套電腦,當然要計較。

結論,便宜電腦將就用。

玩電腦,有產值的再多錢都要花。
玩電腦,沒營養的省錢就好。
跑AutoCAD這看起來很撐喔


這樣的等級電腦跑起來應該很喘
網咖越開越多
消費者知識反而越還越爛
失敗
提供另一面向思考,
越高檔就越好嗎?
大家都在比誰的配備好
一台組起來是多少錢!
花了這麼多錢,產值呢?
只是拿來打電動?產值0

我的工作是coding,部門裡的小主管
而且是比較低階的語言
我的電腦永遠是我們裡面最低階的
資訊室的人都會向上面反應要寫程式,
需要高階的電腦,反正是生財工具,
也只花個3,4萬,一般上面是不會反對
那汰換下來未到報廢年限的電腦呢?
就由我接收了,

反正我只要coding,測試資料切出一小段
一支程式也不超過千行,手打的再快,
386足亦!!

也有人問我寫一支程式要多久,我說普通的
一天就可以,因為前面只要把邏輯想通了,
其他只是打打字,大不了有問題的地方
debug一下,尤其做久了,有相似的地方
就把舊程式拿來改一改

就那台大家不要的電腦,反而是產值最高的
有時就是靠它,接下了上千萬的case
所以適用最重要,對我來說買再快的電腦
它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是在待機等我的idea
輸入資料而已

Marstorius wrote:
我指的很多人是指我認...(恕刪)


會這樣想的大多歷經過一台486要價將近五萬的時代吧
我曾經為了一顆Pentium 133可超到200的cpu,花了六千多塊
也曾為了一顆一萬五的17吋大頭螢幕,去找我大姐商量一人出一半的錢買
所以現在一萬多就能組一台桌機加螢幕,真的會覺得很便宜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