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所有規定後,準備下單後打電話去確認運費:
我:我買了兩個3.5吋的外接碟,運費100+90貨到付款手續費用=運費總共加起來要支付$190對嗎?
店員:運費要看貨物尺寸。
我:你們官網上寫90cm以內運費100,我買的是"兩個3.5吋的外接碟",所以尺寸應該是90cm以內的100元沒錯啊!
店員:要看貨物尺寸。
我:......................................................

所以兩個3.5吋的外接碟加盒尺寸有可能超過90cm?(你們的外接碟盒子是有多大啦?

累。

PS.12/09修改與追加以下內容,不是3.5吋是2.5吋,但我說的時候是說2.5吋沒錯。
在打這一篇的同時正在和朋友在Line碎唸說:"又不是10年前那超大的硬碟,就算買3.5吋也沒那麼大吧?"
所以在寫這篇的時候把2.5寸打成3.5吋了。
樓下一些部份我統一回,確認費用我認為是必要的,不是說差十幾元、為幾十元津津計較的事,在意那些錢的話我自己跑一趟最快。更不用貨到付款(就是因為我懶匯款),所以選貨到付款。
至於大家說的包裝怎樣怎樣,剛剛宅配打來通知,等我今天回家拍張照上來就是了。
不過因為半年前才買過二個外接碟,印象中外接碟本身盒子就有緩衝的設計,外表包一、兩層氣泡紙就足已。
是不是半年內改了設計我就不知道了。
然後看完回覆以後我想大家都很習慣台灣了,嗯,很好很好。
因為我個人還不太習慣線上買這些,以前沒疫情時比較喜歡自己直接出門買。
畢竟國外購物時,就算問客服不是這麼簡單而是比較專業的問題他們也答的出來。
我是想說只是一個運費也沒多專業,忘記台灣就是這樣,疏失了。
--------------------------------------
這大概是最後一次編輯(沒意外的話):
收到後是這樣的:
我個人是覺得沒有很滿,至少有空隙,要論包裝的話我覺得汽泡紙會比較安全。
不過這也是我個人喜好問題,也許有些人就喜歡這種。

並排擠滿的話應該可以放5個(目測,沒實際量過,懶)

說實在我沒想到不爽抱怨一下這一串這麼多人回應,因為我曾經在電腦版發過關於一款軟體的使用問題,但沒有任何回應。

大致上看了一下大家意見,不過我也沒有時間一一回應,在這邊簡單挑幾個重點回一下:
1.我一開始就說過是第一次線上買,所以我當然不知道打電話過去問和事後確認訂單是分開的,畢竟它上面寫的是有問題就打該電話尋問。
2.我要道歉我把2.5打成3.5,而且沒有第一時間發現這件事(因為之後就關網頁了),導致很多專業網友特地翻資料還是錯誤的3.5。事實證明我以後不要一心二用以免得再打錯字。


3.很多時候網頁上寫的並不代表100%正確,我遇到過好幾次都是網頁太久沒更新的舊資訊,所以我會習慣事前先確認以避免事後紛爭。
4.沒把店家名字直接打出來很簡單,有被01刪文的可能性;以前我曾經在01尋問過關於如何用手機LINEpay問題,有熱心網友圖文解說告訴我,但事後他發文說他被刪文了,理由是他在幫特定物廣告。

5.說為了省幾十元郵資的幾位真的讓我挺無言的,或許你們不知道X皮吧?如果真要省那些錢直接X皮找,超商貨到付款才$60,或是線上刷卡。
我會選貨到付款就是因為匯款後又要對帳之類太麻煩,沒有X皮買是因為打出關鍵字密密麻麻一堆看太煩了,有些明明不是我要的卻輸入那個關鍵字實在很無言,不想花太多時間。
不然更摳一點的話可以找在另外一間知名店家工作、要好的網友買員工價的,那更便宜一點...不懂為啥只是想確認清楚就應是有人一定要扯到為了省幾十元?
另外我對宅配手續費用的確不熟悉沒錯,因為很少用,原因是因為宅配幾乎不會在我指定的時間送達,常常造成許多麻煩,所以我比較喜歡超商取。
以上,如果還是有人繼續想要嘲諷回應之類歡迎自由發揮,只是東西到了我也沒特別多時間所以不會來回應或再來看了。
反正某些人上網嘴我這篇不就為了發洩一下心情好?

我也不痛不癢,讓你們嘴一下發洩造成你們的成就感與好心情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