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照顧自己早已出狀況的腰背,人體工學椅成為我整個工作環境中,相當重要的一項投資,
說到電腦椅的挑選,就好像情人一樣,從有就好的兩小無猜,
直到有了閱歷,才會開始覺得有些事情真的遷就不來,
我從國產千元的OA辦公椅、到幾千元的電競椅、到幾萬元的人體工學椅,
一路上始終尋尋覓覓,就為了找到一把完全適合自己的良伴,
曾經,Herman Miller Embody讓我短暫了停留,以為找到了真愛,
但Embody始終有些缺點讓我難以釋懷,前作,Embody開箱
某日,我初識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對象「Humanscale Freedom」
短暫試探性的交流之後,我立即決定將它帶了回家,
整整花一個月體驗它的呵護,讓我完全傾倒於它的風華絕代...
「不一樣的思路,簡單卻不簡單」
是我購入一個月下來,對Freedom最直接的想法
先上個簡介
Humanscale 是於1983年在美國創立的品牌,總部在紐約,
專門生產辦公用人體工學設備。
1999年,Niels Diffrient設計出 Freedom人體工學椅,
被紐約時報盛讚為「辦公椅的黃金標準」
隨著相關商品在影視作品中出現,商品本身良好的口碑,以及美型的外貌,
讓Freedom長賣了20年,歷久不衰
舊愛Herman Miller的Embody經常出現在影視作品中,
新歡Humanscale Freedom也不惶多讓,也是大家閨秀
《Newsroom 新聞編輯室》、《 New Girl勇踏星途》、《24小時》、《The Bourne Ultimatum諜影重重》、《Mission: Impossible III 不可完成的任務 III》和《Mr. & Mrs. Smith 史密斯夫婦》,都出現其身影,
其中最著名的名人加持,莫過於蘋果CEO 庫克
(P.S. Humanscale的海外官方網站,直接放上庫克的照片作為宣傳,不知道是庫克本人真的很喜歡還是甚麼原因,這在注重肖像權的美國,這蠻少見的)

究竟這把人體工學椅,不一樣在哪?又簡單在哪?
先從外觀說起:
「優美」是我對它的直接感受,
有別於多數人體工學椅粗壯的結構,Freedom乍看之下是非常的「纖細」,
事實上,Freedom尺吋相當大, 兩根粗壯的支撐骨架,是椅背最具辨識度的一個部分,
支撐主結構以優美的線條繞著椅背走,視覺上反而產生「纖細」的錯覺,
我甚至覺得Freedom相當的優雅,不適合出現在戰鬥氛圍滿點的辦公室,
反而應該是出現在老美影集中的心理諮詢師的場景裡 XD



整體外觀/顏色:
Freedom的經典配色是咖啡色牛皮,但我試坐時,覺得皮質有點滑,
所以購買了布質的椅面;
目前台灣代理可以針對椅面的布料、顏色做不同的客製化選擇,
主結構和椅腳都可以選電鍍拋光或燻黑,自己搭配想要的顏色
我選擇的是電鍍拋光 + 米白布面,跟我的辦公環境配色比較搭
(正面:由頭枕、椅背、椅面構成)

(背面:粗壯的支撐骨架,做出非常亮眼的電鍍拋光處理,細節很到位)



功能部分:
支撐:
這是Freedom這把工學椅設計上最與眾不同的地方,
有別於多數高階人體工學椅有大量的微調機構,讓人可以依據身材去調整椅子,而Freedom在設計思路上反其道而行,不打算讓你一直去調整,而是讓椅子去適應你的動作
Freedom的支撐結構非常直接,肉眼就能看到,
主要支撐用兩根粗壯的骨架來負責,
骨架連接椅面及椅背的地方,則用了可動關節來連接,
當你坐在椅子上時,不需要扳動任何調整桿,
僅需依靠人體自身的重量,即可自然的做出後仰的動作,
使用上非常非常直覺,甚麼都不用調,
當正坐時,椅背特殊的弧度以及後背連接骨架的可動關節,
會讓椅背很自然的服貼在腰背
(椅背的曲線弧度設計很合理,雖然不像Embody那樣有驚人的背部包覆感(畢竟設計思路不同),但支撐上很合理、足夠到位)

(箭頭上這顆關節卡榫,當人體給予椅背壓力時,椅背會自行連動調整成適合的角度,貼合人體腰背)

當你正坐久了,想要做後仰伸懶腰的動作時,
不需要操作任何機構調整桿,只要自然的後躺,
椅背就會托著身體向後倒,起身時,椅背就會自動跟著扶正,
或許有人會問:那這樣不就等於沒有固定椅背的電腦椅?
不,這感覺完全不同,Freedom的椅背,在任何時候,始終有個明確的力度托著身子,正坐時靠在椅背並不會往後倒,
當要往後倒時,只需要放心把體重釋放給椅背,椅背就會一路托著你往後倒,
後倒時並沒有段數,所以後仰到任何角度停住,椅背都能很巧妙的撐住身體,
由於支撐骨架的阻尼感非常足,過程中並不會有不安全感,
初期使用的時候,後仰需要抓一個角度和力道,有點不好抓
但上手後,幾乎就是隨心所欲,不論做再大的動作,椅背就是跟著身體跑,牢牢把身體撐住,想躺就躺想坐就坐,那爽度用文字很難形容,看影片吧
Freedom另一個特殊的設計在頭枕的角度,
椅子後躺時,頭枕的角度並不會跟著一起向後仰,
而是在整個後躺的過程中,讓你的頭一直維持在看向螢幕的水平線
(參考影片的2:12秒處)
(頭枕與椅背分離的結構,頭枕的角度由骨架單獨處理,而不是隨椅背連動)

(調整高度很簡單,往上拉即可,由於Freedom的頭枕非常大,在後腦的承托度非常好,可以把後頸和後腦完全支撐住,是少有的擁有真正頭枕功能的工學椅)


註:這裡要說一說頭枕這樣的設計究竟好不好?
理論上來說,這樣的設計其實違背了人體工學,因為當你後躺時,如果下巴內縮,會對後頸關節施加過多的壓力,長期下來肩頸部位很容易出狀況,想像一下,這個低頭縮下巴的角度,就很像低頭滑手機的角度,對肩頸傷害很大。但Freedom這樣設計的理由,是因為當年並沒有這樣的人體工學概念?還是為了其他理由?我不妄論。就我而言,這個設計是兩面刃,當我工作時偶而需要伸展身子角度,但又不想中斷工作時,這個設計完全符合我的需求,但我絕對不會長時間用「後仰的角度」盯著電腦工作!這畢竟是工作椅,工作椅就是拿來工作用,主要的功能不是為了讓你當懶人攤在電腦前不動,「偶爾放鬆」只是附加功能,不是主要功能,就如同Herman Miller Aeron的椅面前傾功能,這種戰鬥姿態對於工作時是個貼心的設計,但這個動作會對骨盆產生很大的負擔,經常這麼坐對健康有害。所以我認為,既然是工作椅,為了身體健康,我們該做的,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活動筋骨,而不是賴在椅子上,期望椅子用破壞人體工學的舒適感,來讓你可以坐得更久,這太本末倒置了
好了,我們繼續往下看
(五爪椅腳,也是電鍍拋光設計,用上高品質靜音輪,在木頭地板上非常滑順,我覺得比我前一把Embody還要好滑,一點聲音都沒有)

(翻過來看裙底,椅爪結構內剛性補強密度很高,好評!
氣壓桿非常粗壯,使用下來非常安定,阻尼感良好,升降感很絲滑不爆衝)

(看一下屁股,有確實做了防爆板,避免爆菊風險,過關)

(椅面布質的部分,親膚性不錯,但稱不上細緻,觸感還過得去,日後會不會起毛球有待觀察;椅面跟椅背一樣,是布面包裹填充泡棉,軟硬適中,坐感上支撐性良好,舒適度優於大多數的網椅(但贏不了Embody),這款泡棉的密度設定比較強調支撐,所以舒適度上無法跟軟趴趴的沙發,或是超厚的泡棉座椅比較,但完全符合一張好的工作椅應該有的水平)

來看一下可以調節的部分
Freedom總共就五處可以調節,而且一旦調整好,就幾乎不需要再次調整
(椅面高低調整,可調節的幅度蠻大的,高度調整桿在右下方,也是電鍍拋光,這細節很可以!!)

(最低42公分,不含椅面,椅面約3公分厚)

最高55公分

(椅面下方靠前的位置,有一個調整桿,可以把椅面往前抽、或往椅背移,調整乘坐的區域。注意,這個椅面大小是固定的,只能調整位置,沒辦法像Embody那樣增加椅面的面積。調整桿的位置很合理,往前稍微彎腰把手伸到椅背下就能摸到)

(椅背右後方有一根調整桿,可以調節椅背的高低,但這裡我得抱怨一下,這卡榫在段數間的落差感比較大,我以為已經調到最高了,往後一靠椅背還會再下滑了一點點才能完全被卡住,每一段都有類似問題,雖不影響使用,但總覺得可以做得更好一點)

扶手的調整,是我認為標準版Freedom最可惜的地方,扶手可以調整的空間,只有高或低,而且不能單獨調整,必須是齊上齊下,不像現在新設計的椅子,高檔一點的都是4D扶手了,Freedom還是這種老設計,真的非常可惜,雖然這種環抱骨架造型的扶手,在當年是非常厲害的設計,但放到現在就覺得跟不上時代了;據代理商說,Freedom可以選購具有外移調整功能的扶手,一樣是選配,而且很貴….
(放到最低時,兩邊的扶手都一起下去了,這設計稍嫌陽春)

(只能一起上、一起下)

(扶手兩側外緣是68公分)

(內緣大概50公分,想向外調整只能加錢買選配版的扶手才有)

保固的部分
依據Humanscale原廠的保固條款
1、布料/皮革/網布部分,於正常使用,非人為造成,保固皆為五年
2、氣壓棒部分,於正常使用無外力毀損情形之下,保固為十年
3、整體座椅結構,於正常使用無外力損毀的情形之下,保固為十五年
零件在保固期內都是Humanscale原廠免費提供新零件,但需要支付代理商維修費;如果購買半年內損壞,代理商則會吸收所有維修費用。
來做個總結
Humanscale Freedom的設計理念,是希望打破傳統機械結構人體工學椅的邏輯,讓人以更簡單的方式來使用椅子,你不需要過多的調整,每個人都能依靠自己的體重讓椅子來適應你。就商品最後的呈現上來說,這個設計理念被完美的達成,這把椅子的使用確實極其簡單:能很直覺的伸展身體的角度,不用做任何調整、一隻手就能調整扶手高低,不用按任何按鈕、不只扶手,椅子上極少數可以調節的機構,都是一隻手就能簡單調節。
當然,這樣的設計勢必要做出一些犧牲,必須要說,雖然設計的初衷是希望任何人都能簡單使用,但我認為恰恰是為了達成這樣的設計,而讓Freedom不見得是一把適合所有人的椅子,以下我以條列式來說明我個人的使用感受
優點:
1、 簡單、非常簡單,簡單到我除了買來第一天有做過調整外,就再也沒調整過任何地方,它幾乎可以適用於我在工作上的一切場景需求
2、 非常優雅美型,是的,我覺得這是我所擁有過我覺得最美的人體工學椅
3、 做工良好,組裝扎實;安裝很簡單,把氣壓棒插進底座就能使用
4、 支撐很到位,坐感優於網椅;自動適應人體動作的設計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5、 超大的頭枕,能同時給頸肩良好的支撐,人體工學椅的頭枕終於再也不是聊備一格的存在
缺點:
1、 扶手使用雖然簡單,但能調整的地方太少,無法向外、向內調整,注定了這把椅子不適合筆電使用者
2、 椅背的高度調整有點迷,它並不像一般網椅用網面形變來分攤壓力,或是像Embody這種用數量龐大的矩陣來適應不同使用者背部的曲線;Freedom的椅背本身已經預先用填充泡棉做出了固定的曲線,這個幅度曲線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只能靠高低調整來找到一個舒服的位置,但Freedom能調整的段數少,這會導致有些人很適合,而有些人卻找不到最舒適的甜蜜點,例如我個人身高184,我覺得非常舒適,而我老婆身高174,卻覺得椅背調不到一個他覺得最完美舒適的位置。
3、 為了確保椅背能穩定托住人體重量(不論你是否後傾),主骨架的阻尼感調整韌性大且硬朗,我認為體重輕的人,可能會沒辦法順利後仰(體重適中的人後仰則是完全不費力的)
4、 椅面包覆泡棉,雖然舒適度優於網椅,但也意味著夏天可能會很難受
5、 為了讓椅子能夠自動適應人的動作,椅背及椅面都是靠活動關節卡榫來固定,這會讓使用中,當用力猛時,多少會有一些聲音,例如猛然起身時,椅背彈回原本位置時,會與骨架碰撞發生聲響;椅面會隨著人體移動,而在卡榫處產生一些卡榫接合的聲音。雖不影響使用,但我前一把Embody異音很少,相比下,Freedom在使用時偶爾發出的聲音讓我不是很適應
寫在最後,
Humanscale在國外是知名品牌,但在台灣的知名度不像HW、岡村這麼高,
甚至可以用冷門來形容也不為過;
我查了資料,發現幾年前台灣曾經有過代理,但並沒有做得很好,
幾年來,代理權幾經易手,能見度始終不高,
目前的台灣總代理是新思國際,已經代理了兩三年,
我當初在網路上注意到Freedom這把椅子,想找找看台灣有沒有地方可以試坐,卻發現除了一些自己貿易進來的水貨商曾經有販售紀錄外,我找不到任何一個可以體驗試坐的實體經銷通路,一把價格快可以跟Herman Miller Aeron看齊的椅子,卻缺乏實體經銷點讓人體驗,這會讓有興趣的人不得其門而入。
最後我連絡上總代理,總代理的業務說他們在台北有一個實體showroom,展示了Humanscale各種商品,除了Freedom之外,也有其他很不錯的工學椅,以及像是鍵盤架、螢幕支撐架、升降桌等商品,商品都有一定的質量,但,並不是每一把showroom裡看到的商品都有現貨可以買。以我這把Freedom為例,2020年11月底即已下單,我因為做了客製化的挑選(選擇椅面顏色及電鍍骨架),需要向美國下單叫貨,也因為疫情影響,貨物進出關都不是那麼順暢,因此我直至今年農曆年前一周才拿到貨,等了兩個多月之久。
經銷點少、現貨少、到貨時間長,是目前總代理正在積極改善的幾個問題。
不誇張地說,Freedom雖然不完美,但卻是我目前擁有過,最讓我感到滿意的一把椅子,一個優秀的產品,因為很難被大眾接觸而被埋沒,是很可惜的事情,希望總代理能加加油了
謝謝收看,以下賞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