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工具 PREDATOR ORION X POX-950開箱

生產力工具 PREDATOR ORION X POX-950開箱
曾經以為自己這輩子不會買超過10萬的電腦
殊不知自從做剪輯師之後
硬體規格要求越來越高
很多剪輯與輸出都讓原本電腦吃不消

我們的需求是運算效能足夠
最好是13代i9
但體積不能大到覺得很卡
公司買套裝機可以報帳
就挑了比較頂規的套裝機
拍完照順便發上來論壇分享
畢竟關於套裝機的討論不多
對於真的要購買 想做功課的人也有一定的難度

主要規格如下
處理器:Intel® Core™ i9-13900KF
晶片:Z790
顯示:NVIDIA® GeForce RTX™4090
Supporting HDMI x1, DisplayPort x3
VRAM:24GB GDDR6X
記憶體(實際出貨): 32G DDR5
儲存:1TB M.2 PCIe SSD + 1TB M.2 PCIe SSD
無線網路:802.11ax/ac/a/b/g/n, Wi-Fi 6E
體積:179 (W) x 336 (D) x 257.5 (H) mm
電源:850W (80PLUS# Gold,SFX)

CPU與顯卡都用水冷處理

因為是套裝機 所以整體設計也與品牌相呼應
可以看到處處都有predator標誌
以及類似cyberpunk2077的機甲設計

以這性能來說 這台體積蠻小的
放桌上剛剛好 加上開機後的燈效也蠻好看的 就先放這裡吧
生產力工具 PREDATOR ORION X POX-950開箱
生產力工具 PREDATOR ORION X POX-950開箱
生產力工具 PREDATOR ORION X POX-950開箱
生產力工具 PREDATOR ORION X POX-950開箱
生產力工具 PREDATOR ORION X POX-950開箱
雖然是小主機不過還是有一定的擴充性與I/O接口
生產力工具 PREDATOR ORION X POX-950開箱
接口部分前後都有type-c 後面有4個USB與RJ-45
顯卡支援各兩個hdmi與dp槽
之後升級雙螢幕也不是夢想了

特別的還有可熱插拔的m.2 ssd
做在主機正面下方 對於資料調閱來說有一定的方便性
也能再擴充空間 不怕資料塞不下
臨時在多台間移動檔案也方便不少
不然製作檔要上nas實在久= =

開箱過程就先省略了
裡面有額外付一組鍵鼠 質感還不錯
不過送給家人了

這台主要拿來處理公司業務
以及AI創作、繪圖、4K剪輯
因為剛到貨 還沒有正式使用
先用簡單的軟體試跑
生產力工具 PREDATOR ORION X POX-950開箱
生產力工具 PREDATOR ORION X POX-950開箱
stable difussion沒甚麼問題 可以正常使用
但光普通的生成 就已經比我舊電腦快好幾倍了
深深的體會了一遭金錢的威力
希望後面插件安裝完 跑其他細節圖也能這麼順利
(今年的額外插件又多了好幾倍...)
這軟體重新安裝與試錯真的會花不少時間
之後也會開始跑sora 等作品後續生成再上加分享

雖然當初是因為公司規定下才誤打誤撞購置的電腦
但整體來說 POX-950的體積極小
散熱以及效能卻沒有捨棄
只要老黃還沒出RTX50
那在類似需求裡 這台是很有競爭力了
2024-04-12 14:58 發佈
4090有空玩個遊戲也很讚 而且70以上的確是該買品牌機比較穩
機殼設計真好看
以工作需求來看,買品牌機確實挺不錯....省力又省時
有問題也不用負責,畢竟不是自己組的,有問題交給acer處理就好
CPU的水冷頭看起來很酷 比較好奇4090的水冷怎麼運作的
恭喜入手
生成式AI遇上一些比較複雜的渲染圖需要一定的性能
這台體積不大塞進i9+4090 是一定夠用的了
剛剛入手了他的低一階版本pox-650
當初購買沒注意到這是沒水冷的版本,是用下吹式風扇。
請問一下版主你這台有水冷的在用1-2小時後的溫度是多少呢?
我這台13700f 正常用 cpu就80多度,正在考慮要不要改成水冷。
wanny157 wrote:
CPU的水冷頭看起來...(恕刪)
那張4090沒有另外拉管線 有點像水箱這樣
當然拉線出去表現會比較好 但這樣體積就大了許多
黃toy wrote:
剛剛入手了他的低一階...(恕刪)
沒有真的測量過 目前使用下來平均溫度應該在70度以上 在運算、輸出時溫度會更高
但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機體本來就很小 很容易有積熱
要壓下溫度的話就得選大體積的機殼
我考量的點是體積>散熱 所以才會選這台
再來如果真的要換水冷的話 可能需要注意水冷排裝不裝得上去
希望能幫到你
林武郎 wrote:
沒有真的測量過 目前...(恕刪)


小弟用了多天風冷,風扇轉速高溫度也下不來60-80度。
直接來改個水冷來改善溫度吧!
這顆原廠的風扇跟intel原廠的散熱鰭片一樣只是多了個rgb
目前改裝完有發現幾個問題要注意一下
1.主機板無usb2.0pin (很多水冷需有2.0要買不需要的)
2.水冷頭的高度要注意(機殼會蓋不上去)
3.選擇240冷排的規格

改完後溫度直接40-60度改了很多。
建議原廠都賣得這個價格扇熱器也要重視一下吧. 要就多加錢全部都水冷,用這個原廠風扇多rgb就叫電競電腦?
也怪小弟沒注意看網站上的一張商品圖是風冷的照片,其他照片介紹pox-650都用水冷圖是要誤導消費者嗎。
還有難怪商品名字叫小型可升級電競電腦,原來是要自行diy折騰扇熱
除了扇熱問題,其他沒有可挑的地方
以後買東西不能只看圖片說明更要注意 有沒有其他文字敘述改了規格。
以上這台改裝紀錄。
如需購買這款電腦就買跟樓主一樣的完整版,不要購買pox-650 DIY版本。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