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有獨顯的STX ASRock Deskmini GTX1060 不專業開箱

各位好 最近這台在台灣上市了 由於本身已經想規劃一台很小的遊戲用PC已經很久了
當初在幾個月前的台北國際電腦展展出這台時 就有打算購入的想法
現在它終於上市了 於是就把它抱回家啦~



從外盒拿出來 看起來與一般的便當盒大小的主機差不多

有獨顯的STX ASRock Deskmini GTX1060 不專業開箱

有獨顯的STX ASRock Deskmini GTX1060 不專業開箱

整台主機相當有質感 除了前面板外 整體是使用鋁鐵合金下去打造機殼 且幾乎都可以看到散熱孔
前端有4組USB 3.0 包含一個USB 3.1 Type-C
另包含了音效輸出以及麥克風接口各一個

後端則包含網路、內顯HDMI、電源接口、以及兩個USB 3.0
不過底下則含有另外一組顯示輸出 這個就是獨顯使用的顯示輸出
包含了一個HDMI 一個DisplayPort 以及一個Mini DisplayPort





由於這台的CPU、RAM、硬碟是另外自己選購 因此需要打開來安裝剩餘的零件上去
從後端解鎖兩顆螺絲即可輕易打開側蓋

有獨顯的STX ASRock Deskmini GTX1060 不專業開箱

底部有裝風扇的部分即為獨立GPU
之所以特別 是因為用的GPU是部分高階遊戲筆電會使用的MXM規格
因此才有辦法做得這麼小 放進主機內 買的這台用的是GTX1060
也因為是MXM規格 日後想升級GPU也可以換成MXM規格的GPU模組
而散熱器本體也夠大 接觸面以及導管全都使用純銅 應該能提供不錯的壓制力




繼續拆卸 只要再把後面的兩顆螺絲 以及主機板底下靠近前面板的兩側螺絲拆下
則可以把整個托架給拿出來

有獨顯的STX ASRock Deskmini GTX1060 不專業開箱

CPU可以上目前第六及第七代的Intel Core系列CPU 前提是TDP建議不要高於65W
RAM則是使用筆電用的SO-DIMM 最多支援到32GB
值得一提的是 主機內的排線只有兩條 分別是側板的USB 3.0以及前面板POWER鍵、LED燈號使用
沒有其他多餘的排線 因此相當簡潔 也比較不會去影響到內部散熱






把托架翻轉到主機板背面 可在此安裝硬碟等儲存媒體

有獨顯的STX ASRock Deskmini GTX1060 不專業開箱

這台支援最高5個儲存媒體同時安裝
包含兩個2.5"的SATA插槽 以及三個M.2插槽
可使用整合式SATA線進行連接
M.2的部分 由於這片主機板為B250晶片組 其中一個M.2只支援SATA規格 其餘兩個則單獨支援PCIe
若為Z270主板則為兩個PCIe + 一個PCIe/SATA的M.2配置
另外這台還額外包含了一個給WIFI模組使用的M.2 主機配件中也有附WIFI模組






配件的部分 這台除了有附WIFI模組(包含天線模組 WIFI是Intel AC3168)
還有附兩條整合式SATA線、鎖硬碟以及M.2用的螺絲、四個墊腳、以及兩個MXM模組用的銅柱
電源的部分則是一顆由全漢所生產的220W外接式變壓器
不過這顆變壓器其實不小顆 等等會有對照照片



安裝硬碟後的樣子

有獨顯的STX ASRock Deskmini GTX1060 不專業開箱

這次是拿兩顆2.5"硬碟來裝 一顆120G SSD還有一顆500G的傳統硬碟
安裝方式還滿容易的 都只要鎖一邊 另一邊有設計一個扣勾固定
之後上SATA線 只有要扣上主機板的SATA埠有點難壓外 還算好裝




硬碟裝好 轉回正面再上CPU跟RAM 大功告成!

有獨顯的STX ASRock Deskmini GTX1060 不專業開箱



主機、變壓器還有USB隨身碟的對照照片

有獨顯的STX ASRock Deskmini GTX1060 不專業開箱
有獨顯的STX ASRock Deskmini GTX1060 不專業開箱

對照起來 變壓器的面積就快到主機的一半大小了
不過通常變壓器都會放在比較隱蔽的地方 且都是放在桌上使用 所以大小是還可以接受




到此先整理遺下這台的規格 包含我上的CPU等資訊

CPU: Intel Pentium G4600
MB: ASRock B250M-STX MXM
RAM: Crucial DDR4-2400 SO-DIMM 8Gx2
GPU: NVIDIA GeForce GTX1060 6G (MXM)
LAN: Intel i219-V
AUDIO: Relatek ALC283
SSD: Intel 540s 120G
HDD: HGST 500G
POWER: FSP 220W (外置式)




之後開機先測試GPU的散熱 畢竟以小主機來說散熱是個很大的問題 尤其又是有顯卡的情況下
使用甜甜圈測試 在室溫24度的情況下 還有不錯的表現

有獨顯的STX ASRock Deskmini GTX1060 不專業開箱

最高溫約在68~70度左右 風扇有高速運轉 但不會很明顯感受出來
不會像高階筆電就能很明顯聽到高頻的風扇運轉聲




測試3DMark 也有如預期內的表現 算是相當不錯

有獨顯的STX ASRock Deskmini GTX1060 不專業開箱





至於耗電量 使用插座式用電量表單純插主機電源的結果

待機時:22W
GPU全速:113W
CPU+GPU全速:125W

意外的省電 或許是因為MXM GPU本身的設計以及電路上元件沒有很多才有這番表現




小結:

由於剛拿到沒多久 還沒有很多時間可以測試
初步對這台的感覺印象不錯 體積做得小之外 在效能以及散熱表現上也是可圈可點
以一台只有2.7L體積的小電腦而言算是非常強悍的了
同時日後還可以做一些零組件上的升級 儲存媒體也保留了不少擴充性 可以自行DIY的地方還不少
缺點的話就是變壓器真的太大顆了點 USB可以用的數量也不是很多
此外因為是使用MXM顯卡 整體價格也因此較貴
不過之後聽說有機會出沒有預載MXM GPU的主機以及單售主機板的規劃

整題而言 這次Deskmini GTX/RX除繼承了Deskmini 110的優良血統外
多了獨立顯卡讓這台小主機可發揮的地方更多 而不再只局限於有限的用途上
算是讓人為之一亮的產品
要我打分數的話 從1~10我應該會給8分


大約是這樣~ 有點差的開箱 還請多多包涵
2017-09-03 13:3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獨顯 開箱
耗電量意外的低呢!

不過CPU居然是用Pentium,現在Pentium 有那麼強吧?,雖然顯卡很好,不過要玩高階遊戲應該還不夠力吧

若此時買高階 Intel CPU,有點尷尬

此次機殼看起來質感好多了!

華擎明知 Deskmini GTX 在目前市場是有局限的,卻仍願意投入,
在此點是值得令人稱讚的.

在 STX (不含 GTX) 戰役,華擎是相當成功的,
另一個大贏家就是 Akasa,
不論是華擎 Deskmini 110/COM 或 DeskMini GTX 準系統,
技嘉 GA-H110MSTX-HD3-ZK 準系統,及微星 Cubi 3 Plus 迷你電腦系列,機殼全來自 Akasa.
庚~ wrote:
耗電量意外的低呢!...(恕刪)

因為G4600很意外的是2C4T 而非以往的2C2T 時脈則是3.6G
L3一樣是3M 內顯也一樣是630

i3-7100時脈是3.9G 除了時脈以外其他的都跟G4600一樣
但價格卻差了1K以上 更別說後面的7300以及7350K了

因此在第7代中 我看到的情況是
與其選i3 不如選G4600或是直接上i5
所以i3基本上都被略過居多....

而且也確實如樓上所言 現在買i5跟i7會很尷尬 第八代就快出來了
這台M.2插槽好多,不知道有沒有可以把M.2轉USB3.1之類的產品,不然只能給硬碟用好可惜.

ujj wrote:
這台M.2插槽好多...(恕刪)

看廠商吧 但應該很難
拿來做RAID應該還OK
感謝資訊...
由於用不到GTX1060,
昨天到光華嘉義胖哥買了一台空機無顯卡(等以後支援1050時再去升級)
再到原價屋買了i5 7400 CPU,
組好、裝了Win 10一天使用下來,
使用起來非常好,以前用華碩->技嘉->微星。
沒用過華擎,以後可能陸續會再換華擎小主機。
我的工具:Win10+AfterEffects+Reaper+Wacom+XiaoMi

Jispro.com wrote:
感謝資訊...由於...(恕刪)

其實GTX1050應該是支援的
並沒有限定說一定得上GTX1060/1070/1080才行
不過就看有沒有管道可以買到MXM卡了
AKSN74 wrote:
其實GTX1050應該是支援的
並沒有限定說一定得上GTX1060/1070/1080才行
不過就看有沒有管道可以買到MXM卡了

我原本也是這想法,
還在淘寶找了MXM顯卡。
但聽胖哥工程師說,
他們試了不支援,
需要等ASRock更新BIOS,
所以我這邊就再等ASRock他們消息。
更新:
看到官網支援規格:
https://www.asrock.com/nettop/avl/DeskMini%20GTXRX.pdf

我的工具:Win10+AfterEffects+Reaper+Wacom+XiaoMi
它有M.2 2280 NVME PCIe接頭,怎不用這個規格的SSD呢?價差不大但效能可提升不少。現在新的板子都有M.2 ssd接頭了,把錢花在新規格硬碟上會比花在cpu上划算很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