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UC其實是Next Unit of Computing的縮寫,單從意義上來看把它翻成「次世代運算單元」或許會比較好懂,但intel給了他一個更有趣的名字叫做「小巧電腦」,從2013年上市以來至今,不管是在規格或是外觀造型的改進上,都可以看見Intel的用心與誠意,事實上NUC並不是套裝電腦,它有一個學名叫做「準系統」,所謂「準系統」指的是廠商會把部分的零件預先組裝好出售(多半是on board的設計),消費者根據所缺的零組件再額外去選購回來組裝,以NUC來講CPU、網路、音效模組等等都已經被焊死在主機板,而消費者只需要額外再去選購記憶體以及硬碟的部分就好了。

我選擇的版本是使用第六代處理器 skylake i5的厚版(NUC6I5SYH),厚版比薄版多了一個可以擺放2.5吋硬碟的空間,並且使用SATA作為其傳輸的介面。

可以看到它的外觀造型非常的洗鍊有質感。
再來讓我們看看官方所提供的一些資訊
處理器 | 第 6 代 Intel® Core™ i5-6260U 處理器,內建 Intel® Iris™ 顯示晶片 (1.9 GHz,渦輪加速最高 2.8 GHz,雙核心,4 MB 快取記憶體,15 瓦 TDP) |
記憶體 | 雙通道 DDR4 SODIMM 1.2 伏特,2133 MHz,最大 32 GB |
繪圖 | Intel® Iris™ 顯示晶片 540 1 個全尺寸 HDMI* 1.4b 1 個 Mini DisplayPort* 1.2 |
儲存 | 支援內接式 M.2 固態硬碟卡 (22x42 或 22x80) 支援內接式 SATA3 的 2.5 吋硬碟或 SSD (厚度最多 9.5 mm) SDXC 插槽,支援 UHS-I (在側面) |
網路 | Intel® 10/100/1000Mbps 網路模組 Intel® Wireless-AC 8260 M.2 焊入式,無線通訊天線 (IEEE 802.11ac、Bluetooth* 4.1、Intel®Wireless Display 6.0) |
尺寸 | 115mm x 111mm x 48mm |
周邊I/O | 2 個 USB 3.0 接頭在後面板 2 個 USB 3.0 連接埠在前面板 (1 個支援充電) 2 個內部 USB 2.0,經由接頭 消費性紅外線感測器在前面板 |
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intel第六代處理器的內顯全面開始採用最新的Iris架構,換句話說我不用再外接獨顯,即能擁有媲美中低階顯卡的顯示效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Skylake開始全面支援記憶體DDR4這個規格,而Intel也豪不吝嗇的在這一代的NUC就直接採用了DDR4的插槽,至於紅外線接收器的部分無非是想達成HTPC(Home Theater Personal Computer)這個理想,但實務上它大概也只能透過Microsoft Media Center遙控器來操作,這點個人倒覺得噱頭大於實用性。

這些是附在盒中的配備,包刮多國插頭、變壓器以及懸掛於螢幕上的背板。

這個是全漢所生產的變壓器,可以看到它可拆式的插頭設計。

這是轉接頭拆開之後的樣子。

接下來是機體本身,這是將底板拆開後的樣子,值得一提的是底板四個角落的螺絲是採固定式的設計,你只能鬆開但不能拆起來,個人認為這是相當貼心的設計,然而畫面左邊的是主機板本身,右邊則是只有厚板NUC才有的配置,可以塞入一顆2.5吋硬碟。

讓我們把鏡頭拉近,可以看見上方有兩個DDR4的插槽,左下方的黑色插頭是連接到旁邊提供給2.5吋硬碟所使用的SATA線,而最左下角那個插槽是提供給M.2規格的SSD所使用的,再往右看可以發現有兩個螺絲孔洞,那個是提供給22x42 或22x80這兩種不同尺寸的SSD所固定的孔洞,眼尖的人應該會發現標籤貼紙上寫著"NUC6i6SYB"那個其實是主機板的型號。

特寫一下硬碟盒的內部,Intel在這個空間上設計的非常合身,需要對準之後施點力道才塞得進去,這是為了避免發生對不準而插不上去的防呆設計,此外還能發現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孔洞,當你將硬碟塞入後記得要將隨附的螺絲拴上,以防止硬碟本身因機身搖晃而移位。


附上兩張孔洞的近照

左邊我選購的是金士頓NB專用的DDR4 8G的記憶體,右邊則是Sandisk X300 M.2規格的128G SSD。

跟筆電一樣,將RAM及SDD嵌上之後,會呈現往上懸空的狀態,記得要把RAM往下壓,讓旁邊的小支架把RAM固定住,而SSD的部分也要往下壓用螺絲固定住。

完成
【使用心得】

首先第一步當然是要先安裝OS,USB插上去之後馬上就進入了安裝的程序,作業系統安裝完之後一定要自己上Intel官網把相關的驅動程式下載齊,否則你會發現無線、音效模組失效,導致Wifi、藍芽連不上,聲音也出不來,至於在操作面基本上都算平穩順暢,觀看高畫質影片或使用PS、AI等繪圖軟體也都相當流暢,值得一提的是Iris架構全面支援4K畫質,而在實際的測試中在電腦中播放也的確沒有lag的現象。

CPU所採用的是低電壓的版本,製程是14nm。

主機板的型號是NUCi5SYB(Intel也有單賣主機板)。

採用的是Iris(中譯:銳炬) Graphics 540內顯晶片
以下是本人的實測:

只有剛開啟PS的時候滿載,目前為止操作上都相當流暢。

這是在電腦中播放1080P影片的資源占用狀況,播放都相當的平穩順暢。

將影片提升到2160P(4K)後,雖然資源消耗量變大,但播放的全程都沒有發生lag。

將播放環境移到Youtube,播放1080P的影片相當流暢。

但提升到2160P後,lag的情況就變得很明顯,當然這牽涉的問題不僅止於CPU本身,但還是可以看到CPU的負載相當龐大。
【小結】
切記!!準系統是一台配備不完整的電腦,一定要將廠商沒提供的內部零件買齊裝上之後才能開機,採用這種做半套的模式並不是廠商偷懶,而是提供使用者們更大的消費彈性,根據自己的需求及喜好挑選不同的零件,對於喜歡自己DIY的使用者來說準系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小弟的第一篇開箱就奉獻給這篇了還請版上大大多多指教<(_ _)>
//再次感謝版上大大們的指正,小弟已經進行了勘誤以及更新了部分的實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