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花55萬買12核心蘋果 Mac Pro 會很傻嗎?還是PC好!?!?

RonnyTanaka wrote:
各位大大好:小弟最近...(恕刪)


還不錯阿

在台灣這個配備要61萬
我也在國外做設計,不過還是沒用mac.
Mac有他的穩定度跟好處,對很多設計公司來說Mac算是一定要的
有的公司是連一台PC都沒有的.

但是你只是做Graphic Design需要這麼高等級的東西嗎?
就算我有閒錢20K AUD,我頂多是拆成兩台Mac

除非你的Graphic Design還需要跑到3D, 你用maya, rhino, 3dmax, maxwell ?
那我會建議你把那些SATA drive都拿掉,換幾顆小一點的SSD
這樣才夠快, SATA 組RAID我都還嫌慢.

對於電腦不懂的人來說,買mac是正確的選擇
對於懂電腦的人來說, 買這麼貴的mac是浪費錢的選擇

一樣的東西我用pc裝一裝就好了,最後再裝個multi- OS
一樣可以跑Mac OS. 費用會比你直接砸20K AUD 划算

最後如果你電腦一竅不通, 隨便一個PSD檔或是AI檔就要1-2G
公司年收入又破200K AUD, 那我會建議你就買你內文的這台
唯一不同的昰,把那些SATA都換成SSD.

買阿,
55萬元,
買一買記得來開箱,
勸敗精神都哪去了,
他有錢買很OK阿,
人家都說自己是電腦白痴了,
買售後服務。
靠朋友?
不如靠維修中心-..-
別用自己的想法來看人家,
電腦白痴這4個字都當沒看到,
有問題還不是來發問、找朋友,自己會煩朋友也會煩。何必呢...
今天這台若是5萬而已,大概會被砲說幹嗎不會爬文,
因為他55萬所以沒人叫他爬文,
我還是要說,版大,依照你的需求去爬文在發問好嗎?
覺得你很沒頭沒惱的就問,
明明需求沒那麼大(這不關你電腦白癡的事,你自己都說小黑都可以勉強用),
還是要買這台,那就買別問了。
為什麼要買組裝的? 你又不熟 出了問題上來問
網友們憑空教你的你也未必看的懂/能自己找bug
光那個時間就夠您和您的女友賺更多錢了吧

您自己應該很了解 時間跟金錢之間的關係.....

RonnyTanaka wrote:
各位大大好:小弟最近...(恕刪)

不傻不傻

有人買汽車只是為了到巷口黃昏市場買菜.............OK的啦......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我覺得問題最大的根本不在錢吧?
如果一直都是用小黑的話,那買了Mac Pro之後樓主會用嗎?
假設買了也只是灌Windows,那... 你還是組PC吧!
假設買了用OSX,結果卻啥都不會,也不爬文,就一直問問提....那還是組PC吧!
RonnyTanaka wrote:
Processor ==================> Two 2.93GHz 6-Core Intel Xeon “Westmere” (12 cores)
Memory ===================> 32GB (8x4GB)
(恕刪)

還在想說這可真是好機器 , 結果看到一堆人說要自己裝pc ???

有沒有那摸不懂規格阿?? , 還有人說980x , 是要插幾顆上去阿....
6年前小黑可以勉強跑的動的都東西應該不用到 Mac Pro 點滿

不說PC的話幾個選擇會比較適合 (以下用美金)

1) 有攜帶需求: Macbook Pro 15"
- i7 那一台的顯卡有1GB $2199
- 改霧面FHD +$150
- 換7200轉硬碟 +$50
- 4GB的RAM不夠的話, 未來再自己買來換 (官網8GB +$400太貴了)
2199+150+50 = $2399

2) 有"偶爾"的攜帶需求: Macbook Pro 17"
- 換 i7 +$200 (i7 L3有 4MB, 多工轉圖會加分)
- 7200轉硬碟 +$50
- 改霧面 +$50
- 4GB的RAM不夠的話, 未來再自己買來換 (官網8GB +$400太貴了)
2299+200+50+50 = $2599

3) 完全沒有移動需求: iMac 27" 4核心
- 換 i7" +$200
- 記憶體 8GB +$200 <-- 你們不要DIY的話
- 硬碟改 1TB + 256GB SSD +$750
1TB就好 199+200+200=$2399
想要SSD 1999+200+200+750=$3149

你們也可以兩台MBP or 一台MBP+一台iMac
直接買一台DELL套裝電腦算了................
我也提供一下我的心得感想.

我目前使用的是 HP Z400 繪圖工作站, 市價大約 NT 50000 (單機身)
CPU 是 Xoen 2.66G 四核心, 顯示卡 Nvidia FX380

螢幕則是另外買 IPS 面版, 約 10500.

平常都作二件事.
1. 修照片 (CS5), 我覺得速度很快, 很夠用了.
2. 剪影片 (多數是FullHD ), 即時撥放會 Lag, 然後輸出時, 大約要 2~3 倍的時間來計算.

另外, 還有外接磁碟陣列, 約 45000 (2TBx5, Raid5)

修圖時都會把原圖放在主機內的 500G 硬碟內, 改好了再備份到外接磁碟, 清出主機的空間

所以, 整理我的情況, 我有幾個建議:

A. 作多媒體的, 螢幕的好壞比主機更重要, 這個部份, 我覺得多花一些錢也都很值得. 推荐買 IPS 面版的.
B. 如果是平面的, 我覺得四核的已經很夠用了, 真的不足, 以高階顯示卡為優先, 市面上其實還有分專業繪圖(2D) 以及3D繪圖的.
C. 把大量輸出圖片或影片, 安排在吃飯或睡覺時間.

然後, 其實我朋友也有另一個方案.
他是買 MacBook Pro 17吋, 改裝霧面高解悉螢幕. 平日當桌機, 出門還可以秀照片給客戶, 很有專業的感覺.
加上新的 MackBook Pro 電池可用 6~8 小時, 出門都不用帶充電器. 很是方便.
有55萬的預算, 我覺得各自買一台高檔筆電也很不錯. 平常不用搶來搶去的.
(但是一定要記得換霧面的高解悉度螢幕.)

以上.
-- Jose Tseng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