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我興高彩烈買了BENQ e2200 HD 接hdmi時,只有調這個解析度最正常
調整成1080時會有下列問題
1.字體都會呈現有點模糊狀態,很難去形容,情況是在螢幕的某些位置會糊糊,的某些位置又不會,當你瀏覽網頁時,向下拉動網頁情況最明顯,當字體跑到特定某些橫向位置時,那一整排的字都會比另外排的來的不清楚,到現在我還是搞不定,只好調1360x768
2.螢幕可視範圍會變小,押螢幕的ATUO也不會自動調整,只能利用ATI的CCC控制台去拉到全螢幕大小,螢幕本身有overscan的選項,選了還是比整個螢幕小,一定要用ccc的選項去調整,即使調整到全螢幕還是會有上述字體的問題
這種情況我裝rgb就不會有,手頭沒有hdmi轉dvi的線,所以沒辦法測試,不過從討論串看來,接dvi可能問題會比較少
這個不曉得是螢幕的問題還是ati的問題....我只知道,一個好的介面應該不要造成使用者的問題
小弟的OS是Vista,
ATI驅動程式去官網下載中文版更新,
(我就全部下載回來,安裝上去)
安裝完後,一開始先安裝了XBMC,可是發現XBMC使用的mplayer是軟解的方式,
看DVD片子的ISO檔,CPU loading都會落在60~70%附近。(其實也夠用了)
我的1080p影片是SONY HDDV的拍攝檔案(m2ts檔)
一開始安裝PureCodec春節版,一開始照VT大大的圖片去設定,一直都不能順利播放,
CPU會100%,影音不同步會斷續,
我後來也安裝了K-lite Codec Full version一樣沒有解。
後來查詢一下網路,似乎是Renderer部分,需要試試看。我試了幾次後,
改用Enhance Video Renderer,其餘部分跟VT大大的設定相同,
發現這樣的設定就可以了,1080p的影片CPU loading約在10~25%之間跳動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至於POTplayer我還是沒有安裝,主因是韓文介面,
即使選單中文化後,我還是很不喜歡看到一堆韓文在畫面中,所以放棄了~
另外,遙控器在拍賣網搜尋ASUS MCE就可以找到一支ASUS不錯的遙控器(支援RC6),價格約在3xx左右,
可以直接控制XBMC的動作,不過還是有點不足。(也夠用了),也確定Vista支援IR遙控器
大部分,我還是使用無線滑鼠。
不過缺點是...硬碟爆滿了...500G果然還是不夠用...所以過年期間去買了個1TB外接式硬碟來裝。分享一下相關經驗給各位...
第一,使用e-SATA外接硬碟者請務必更新驅動程式...華碩光碟上與網站上的版本都太老舊了(JMicron JMB36X RAID 驅動程式 V1.17.37.1)...請到該晶片原廠網站上抓取最新的...原廠網站下載點...網頁最下方點選進入FTP server。基本上選擇最新的版本,我是選了這個版本JMB36X_WinDrv_R1.17.47.02_eSATA_WriteCacheDisabled.zip
與另外一個JMB36X_WinDrv_R1.17.47.02_eSATA.zip的差別在於前者是關閉寫入快取模式,速度較慢(但是比USB 2.0快很多很多),但是可以動態移除外接式磁碟機。適合電腦不關機狀態下要經常移除外接e-SATA磁碟機的作業模式。但如果你的外接磁碟機不想移除,或是不在乎關機才能移除(直接拔除可能會遺失資料),那就選後者驅動程式安裝。
第二,關於VISTA上設定與顯示的問題,我在本篇第九頁(131篇)已經用紅色字體註明相關設定時的注意事項,所以請重新仔細研讀。
第三,若該機器開機時有外接式USB儲存設備,會導致開機異常緩慢(可能長達五分鐘),拔除後即可正常速度開機。此點問題可以調整BIOS內關於USB的設定,只要將USB device legendry support(字母有拼錯請見諒) 改成DISABLE即可。
第四,無線網路不穩定問題,請調整AP內的頻道(我記得有11個可以選用),因為若自家AP附近還有其他AP(鄰居的),剛好設定在同個頻道上而突然開機時,就會產生瞬間斷訊而需要重新連線的問題。我自己用NB就偵測到晚上最多可以找到十幾個AP都在發送訊號,每次鄰居的一開機我的NB就會自動斷線而重新連線(講難聽就是被蓋台),後來火大就換頻道才解決。所以請挑個少人用的頻道來使用吧...若是要當bt機長時間下載,請接有線網路會比較穩定可靠。另外某些家用無線電話與藍芽裝置也會造成干擾(因為頻率相同都是2.4G),這就要看運氣了...
這台接在液晶電視上時,ATI的ccc控制台請用進階模式來設定,有些地方調整好可以有最好畫質並降低CPU使用率。
首先就是1920 x 1080 Full HD解析度的問題,首先必須確定你的電視面板確定為1920 x 1080的機種,若是HD面板(1366 x 768)就無須強迫設定顯卡解析度到1920 x 1080,這樣只會造成影像失真難看且沒效率(浪費CPU與GPU去解譯畫面)。同時抓影片來源時只要找720P的即可,省時又省空間...
再過來就是確定 Full HD面板之後,電視畫面顯示出來卻非滿版畫面,也就是俗稱沒有達到點對點的狀態,這是因為電視的HDMI端子預設狀態下並非是拿來接電腦用的,而是接影音設備的。所以電視會有個預設狀態為overscan,然後去截邊達到滿版畫面輸出。偏偏ATI的顯卡為了去相容這種電視訊號的預設狀態,會把輸出的訊號去加工縮放處理。預設狀態下是縮減15%的有效畫面比例,(等於輸出訊號時多加15%的黑框在外圍,給電視去裁減訊號),此時在畫面上看起來就是非滿版畫面,且影像模糊。只要去CCC內將15%改成0%不做任何縮放處理(如同給傳統液晶螢幕的訊號),正常情況下就會有滿版且清晰的畫面。
但是此時CCC已經調整到0%縮放時,電視出來的畫面卻還是overscan時該怎麼辦??此時問題就出在電視上,而非電腦上了。我家的BENQ 3745就是有這個問題,用DVI訊號時可以正常點對點清晰輸出,改用HDMI時就會overscan而畫面模糊,最後是打電話請BENQ工程師到府更新電視機的韌體才能解決。但這個狀況並非每個廠牌都有能力到府服務,很多情況是你打電話去但是客服人員根本聽不懂你在說啥...
再過來是螢幕清晰度的問題,因為現在電視為了強調畫質,都會針對原始訊號又去加工處理,如果是低階的第四台或是VCD Player訊號去加強也無所謂。但是電腦本身輸出就是純淨的數位訊號時,再去加強訊號就會出問題。例如強化清晰度(影像對比與銳利化),顏色鮮豔化(動態亮度與增艷),我用的 BENQ 3745就必須將影像銳利化降到0,否則字體邊緣會產生閃爍的亮點...
電視問題解決了,CCC上又有哪些可以調整了??...就是自動非交錯與下拉偵測這頁的功能請都勾選(CCC > Avivo影像 > 基本品質)。自動去交錯可以解決影片放映時的明顯掃描線,達到畫面上的線條邊緣美化的效果(觀察那面飄揚的ATI旗幟就可以觀察到),而下拉偵測是為了要解決電影畫面為24P/sec與電視更新率30P/sec之間的差異,若不開啟會看到某些電影畫面播放快速動態畫面會變成上下二截,但是這與壓製技術也有關聯就是了。這二個功能在較強的播放軟體上(例如kmplayer)也有,但那是用CPU與軟體計算方式去得到的,既然硬體顯示卡可以做到,就交給顯卡去做才可以提昇畫質且降低CPU使用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