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is.F wrote:
相信許多人對於桌上...(恕刪)
毒舌一下~~
除了ACER 用DDR 4 是五台中最好的.....其他四台還在用DDR3L

這5台全都出局
看來看去還是 NUC6I5SYH I5-6260 M2 + 2.5 SATA + DDR4 較好
更不用說2016 Q2 要出的 NUC6I7SYH
更別忘了INTEL 三年保固
s700814 wrote:
如果只是放在家裡使用,還不如迷你電腦
同規格下,價差不到2000,除非你家小到連迷你電腦都放不下
如果在家裏使用,一般桌機應該比較適合。迷你電腦連"光碟機"都沒有,在家裏無法播放電影或是多媒體的光碟片,實用性不高。
現在的桌機都比以前光華商場自已組裝的那種機殼小了。除非你是要打電玩,要插卡,那當然是大台的散熱好。
s700814 wrote:
除非客戶那邊隨時備好無線鍵盤、滑鼠和5V2A電源供應器
否則這些你都要自己帶,還不如帶台平板電腦方便
更別說還要有支援HDMI的螢幕或投影機
以我公司來說,都還是使用VGA
所以你還要再加帶個HDMI轉VGA線
同理迷你電腦帶出門也會需要你講的這些,所以迷你電腦應該不是定位要讓人帶出門的。
倒是現在帶WINDOWS平板出門的人愈來愈多,八吋或是十吋的WINDOWS平板效能與小筆電相同,但是有觸控,重量輕(因為不用一直含著鍵盤走),再加上"雙系統平板"的流行,帶藍芽鍵盤與滑鼠已經是很方便又輕的周邊的,現在愈多愈多廠商出的這種同時給平板電腦與手機使用的一對多的藍芽鍵盤與藍芽滑鼠單價都不便宜,但是因為有需求,做得又小,符合需求所以也賣得不差。
所以上述周邊的重量不能都算在電腦棒上吧! 是可以共用的。
至於電腦棒的電源來源,很多都是直接插在電視或是螢幕上的USB孔位取得電,廠商在賣出時有些一開始就不附上5V的電源供應器了。若是某些電腦或電視沒USB孔位,那就使用行動電源,這個行動電源也是可以給手機與平板共用的,重量也不能都算在電腦棒上吧!
至於HDMI轉VGA這條線是重點,您講的沒錯,現在看到二家廠商推出的電腦棒,竟然"沒附"HDMI轉VGA的線,還要讓消費者自已去買,真的是不夠貼心與配套,所以希望接下來會推出的廠商可以直接附上這條線,沒多少錢,但是消費者買來就可以用,這樣才完整。
不過廠商提供借測的產品不一樣,效能測試可能不公平啦

這還要看價錢多少
除了CPU不同,記憶體也有差
acer那台就用到DDR4
其他的用DDR3L,但是可以支援的時脈似乎都不一樣
文中acer那台的散熱膏怎麼沒有塗在顯示晶片那邊?
另外最高輸出解析度就統一寫可支援至4096x2304@60Hz,acer那邊只寫2304@60Hz,感覺蠻奇怪的
LIVA的體積跟第一代相比看起來是越來越大台了

我一直覺得如果只用eMMC的話,Celeron N系列感覺沒有ATOM好
不過如果裝了M.2SSD的話,是可以把系統碟設定在M.2上嗎?,而不是eMMC上??
散熱方面CORE I系列不管3 5 7 應該都是用同一個散熱模組
不過每一家的鋁擠面積的大小都不一樣,沒有背面照跟溫度與噪音測試實在是太可惜!!
另外遊戲測試那邊Intel 5500 跟 520可以差異那麼大嗎?還是因為裝的記憶體不同的關係?
可以來個疊疊樂嗎?我想看看各家的體家大小差異
謝謝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