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分享]浩鑫的新準系統偽SG33G5M 裝機+ 毒舌分析~當客聽多媒體中心不錯噢

NARUTO wrote:
用不滿三年的SB81...(恕刪)

我跟小建不是同一人

不然以他認識shuttle那麼多人,這篇這樣寫大概他會被埋了.
常常飄過他名字是因為我很龜毛(他說的) ,有事沒事有問題就會找他@_@
他比shuttle客服還好用

我當初也是覺得普通電腦很醜, shuttle的除了超頻性之外,其他不輸asus. 改裝性滿點才會一直買的.
退休的shuttle不是拿去賣二手就是退役到客廳當視聽中心或當網路storage server 或 bt機
2-3台堆起來也沒多大. 螢幕也不用~全部用vnc 遙控就好
一台full tower空間 我可以堆6台shuttle.
別家同size的barebone 通常都是二線規格(Aopen) 或長得很醜.
只是想討論一下電腦的耗電量
順便算一下電腦各元件週邊耗電量

主機板最大耗電40W
硬碟最大耗電25W
CPU雙核心來算是約65W
DVD燒錄機最大耗電25W
RAM最大耗電5W

顯示卡(等級不同吃的差異很大,
就拿8800GTs最大耗電量來說約190W

USB設備最大耗電2.5W

65W(CPU)+40W(主機板)+25Wx2(HDD)+25W(DVDROM) +5Wx2(RAM )+2.5WX4 (4port USB)

= 200W ....這樣算還不包含顯示卡部份

如果顯示卡超過50W 這樣我還是覺得250W的 POWER SUPPLY 有點危險

純粹討論無太多想法



tmc7620 wrote:
只是想討論一下電腦的...(恕刪)

8600gt耗電47w <-leadtek copy來的
主機板本身22w 含vfd
ram =2.2w x2 <-自己用P=IV算的

wd copy來的
raptor 150gb <-裝了他你不會再想用別人了 平價硬碟中的帝王. 高價的可以找10000rpm 2.5的 那個是天價-_-
Power Dissipation
Read/Write 10.02 Watts
Idle 9.19 Watts
Standby 2.66 Watts
Sleep 2.48 Watts

wd se16 aaks 500gb
Power Dissipation
Read/Write 8.77 Watts
Idle 8.40 Watts
Standby 0.97 Watts
Sleep 0.97 Watts

補一個asus 1608P2S 華碩的技術資料上無 不過含的說明書上寫15w (我現在用的)

目前的話200w不到

大概算了一下, 所以之前也有提到如果遇到power 3-4年後功率衰退後就很慘

我大概有算過一下

其實硬碟不耗電
有很多爆力風扇比較耗電

當初組這台有算過總power耗電

想一下蠻恐怖的
8600gt 47w vs 8800gts 180w-_- 還不只說 還要把冷氣算上去-_-
sopp0820 wrote:
按照您的圖上的數字,...(恕刪)

簡而言之:
比熱小者吸/散熱快
熱導係數大者傳熱快

也就是說你那句話需改為:
鋁-導熱慢、散熱慢,銅導熱快、散熱快。(鋁銅互比)


而最佳的散熱器應為純銅鍛造(一體成形)。
若是有無限預算的話,用純銀鍛造的效果會更佳。
會有銅鋁混合的散熱器的面市,純粹是為了CostDown。(重量只是增加點設計難度而已,並不會無法克服)
☑發問者發誓會在問題排除後回版上回報,否則連續三天大便都不順暢。
MP2500+ wrote:
簡而言之:比熱小者吸...(恕刪)

謝謝您的指教

查了幾篇文章, 最後看了一下 tomshardware(英文) 跟coolaler.com 這兩邊的人結論
相近,取中文版的來做reference

Quote from coolaler
銅的導熱是快但是因為密度關西因此就算散熱鰭片為銅的也因為所謂的密度(毛細孔關係)散熱不易
而鋁則是傳導熱較慢.但因為密度結構上的關係毛細孔教為粗大使的散熱較為快速
因此銅鋁結合是為了要將這兩者特性結合起來也就是將銅的密度分散始的毛細孔增大
進而依步產生最佳的導熱與散熱效應.
別只是學導熱率.這還關係物質本身的密度問題.賽車使用鋁合金水箱原因是因為重量輕
並且他將散熱片變的短小使的熱傳導因為距離的關係倪補了傳熱慢的缺陷.達到最高散熱效能
再高速衝撞空氣的同時熱就隨即被帶出了車外.

所以上面我從小建得到的知識有錯

不過
這邊用的不是純鋁所以您的表也不太對(這是由tomshardware看來的)
詳細的比較結果(看了不少篇)
純銅的散熱器容易造成hot spot(intel.com)散熱器的相關資料

最終的結論是銅鋁混合最好,不過要看製造的工藝. 另外還有個比熱更快的熱導管在這個系統中使用. 所以變數更大

散熱器最主要上面的鰭片是要把空氣帶入去散熱, 跟純物質做的也不能這樣比較

所以我要修改一下這段文字hmm,文章上面留最後結論就好

另外純度精練到99.999997(一般工業是精練到99.9997. 99.99對於工業製造根本不足(discovery channel))的銅並沒有比銀便宜. 因為銅很難精煉到完全純的謝謝您的提醒 我得到不少知識.
9999k純金和925純銀最好了,不過不會有人做出那麼貴的散熱器吧~
太好了,改在01教召30天......
lengda wrote:
9999k純金和92...(恕刪)

根據我讀的
現在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材質銅鋁其實都在其次
因為最主要現在水冷很普及.
現在比較好的散熱片的工作都是把熱先帶出cpu 然後交給遠方的風扇解決. 像shuttle的熱導管也是這樣


我記得金有個缺點讓他不能當散熱器,片的材料. 如果有網友知道這點歡迎補充

我對材料實在不太懂.
我是說我準系統是網路購買,我沒有說過Power是在網路購買??
我是在光華浩鑫的直營店買的,好像兩三千塊吧!有點忘了....
至於說我以後相不相信浩鑫?我想我以後不會再買浩鑫的產品了吧!一次希望就夠了....

之前買過shuttle的K7准系統!也花我12K的$$

用過一陣子就發誓不再買准系統,

再來寧願買Micro ATX機殼!

因為熱度太高,散熱也不是那麼理想!

不過最近買了ACER特價K8准系統,把升級後零件組一台<

果然K8熱度還好<外加銅底散熱風扇<外加散熱方式比shuttle好多<

硬碟還是一樣熱<因為准系統散熱還是有點不良<

不過<機殼的材質與設計比不上舊shuttle的機殼<機殼薄多!

不過看在特價份上!還可以接受....
Blueamulet wrote:
之前買過shuttl...(恕刪)


這篇我還沒寫完噢

這幾天測試穩定度根抓圖中

準備post 使用經驗, 請期待.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