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0083 wrote:買個半導體手機散熱器放在機殼上方試試,應該能有效帶走機殼的熱量,而且不需要開孔 沒有用,問題是熱被封在裏面。從晶片到機殼表面前的熱阻太大。降溫的目標是要降晶片的溫度,不是降機殼的溫度。你聽過哪個桌機的冷卻是靠從外面吹那個桌機機殼的側板的?
iHex wrote:最近買了幾十台大陸的迷你電腦,辦公室文書用的真是有夠便宜我是試G3 Plus,測了一下待機溫度實在是太高SSD是用威剛最便宜的那支710 看看那CPU沒幾個核心溫度還這麼高印證了什麼叫便宜沒好貨可以買一台泠氣吹它
ForLucky wrote:看看那CPU沒幾個核心溫度還這麼高印證了什麼叫便宜沒好貨 也不是說便宜沒好貨,其實這東西還不壞,但迷你機散熱先天問題就是很差,在下在 #9 樓提過了,加上又是貧弱的 CPU 拿來當軟路由或一些輕度用途也就算了,硬要用 window 比較重負荷的去操,沒什麼好處,使用標的就已經不利了。我用很老的 i5 老筆電去跑 WIN 11 25H2,常常都會跑到 70 多度(但也還能正常順利使用,因為這個高溫問題,有打算找時間把他降到 win10),這種弱 CPU 在溫度方面也不會好到哪去。這是我的老五代路由迷你機:
我買一堆mini的經驗是只有 mac 用apple silicon 可以大量工作時還維持40-50度,就是m4 pro,多數狀況通常也是這樣,風扇都沒聲音但其他r7 i7 U7是動不動上80度,而且是待機就是超高溫,我這邊都主要買高階nuc跟雙a家族的用過i3 4代也很容易60度……n100則找主動散熱才相對低溫,但apple silicon在寫程式或轉檔,就連m1都跑的比我用過Ultra 7或 r7快,寫程式應該是統一內存帶來非常大優勢,轉檔應該是x86這邊熱衰竭導致差距……這種電腦不玩遊戲都是工作計算,所以高速或超過19000就買mac mini……我不知道大陸怎樣,但nuc、asus 等等這些品牌小電腦不像筆電,明明高階機cpu買來就被放生沒有什麼特別更新或作業系統上的輔助程式,光這點就差很大……加上最終性能表現是真的讓我覺得繳很多學費……反之就是找i3以下,尤其4900的n100跑一些長時間低階工作還不差,低階文書也夠用,不會像以前J1900明顯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