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為什麼AIO電腦~台灣還是不普遍呢?


js740419 wrote:
這一點對於有些人來說,就是很大的優點了
一般用PC的人,桌上都一大堆線,很不整齊


你筆電可以擺遠遠的.

拉個鍵盤滑鼠還有螢幕線過來就行了.

jackywangwade wrote:
有點好奇就是~
為什麼APPLE桌機的話..都是以iMac(可以說是AI0)為主取代傳統的桌機型態?


Apple 在這邊有它的訴求
整合性和品牌形象先不提

它用的螢幕品質很好很高檔.

一般廠商的 AIO 用的螢幕品質很不好,
想要壓低成本吃大量市場的結果, 反而是: 真的願意要花錢買較好東西的人, 看不上一般 AIO 的螢幕
(台灣市場機型. 日本市場的 Galapagos 特性上會不太一樣)
js740419 wrote:
這一點對於有些人來說...(恕刪)


我畫一張效果圖七千到一萬 = =

時間就是金錢

電腦就是工具沒錯 可惜AIO只是玩具

AIO的配備很明顯地不能提升我算圖的時間

也無法把RAM擴充到我要後製的需求

不過對於只能上上班 看看影片的那種來說 我想大概就夠了
自己去玩過

螢幕解析度沒有比較高,說穿了就是比較大台的平板
單純不要外接鍵鼠
你要拿它來上網 很累
文書處理 不行
看影片 說實話也沒多方便....
再來也不能看電視...

平常真的想不到能拿他幹嗎

感覺炫耀意味濃厚的東西爾已
實用性超級低

我是買過中古HP 舊機種 i3 cpu ram 2g 23吋 LCD

本來想買給我母,當作學電腦又可以觸控方便操作.

後來我無聊 灌D3 單刷還可以玩,不過要全螢幕 效能調最低.

看影片還ok 螢幕很大 很爽,開視訊聊天真是異常的 爽字形容.

個人覺得用途實際超過使用率. 爽用才是最實在.

省空間 , 擺在那可用 ,弄無線上網可以避掉一大堆線路,質感提升.
台灣環境特殊,而且都很厲害,喜歡自己組裝電腦
這要歸功於IBM和微軟系統較早在台灣普及,如果是Apple系統較早普及結果可能就不同了

現在的AIO彈性太小,過一個世代經常就是斷料得整台丟掉
如果AIO的彈性很大
像是所有ITX主機板通吃,螢幕面板、機殼和電源都可以自己選
並且不會有將來無法升級的問題的時候,AIO就可以流行起來了
I Mac 27 ,習慣他的系統就行了,auto cad 也有for mac,我有畫3d的需求所以裝了雙系統(3d VIZ /windows),好得很!一條電源線通通搞定!愛放哪就放哪!我先前也是怕從windows轉換成mac os會有問題,習慣就>>>>>


回不去了!



AIO 給我的感覺就是裡面的用料&零件都不透明

無法作到高度的客製化 東西壞了也很難自己更換

gp1288 wrote:
台灣環境特殊,而且都很厲害,喜歡自己組裝電腦
這要歸功於IBM和微軟系統較早在台灣普及,如果是Apple系統較早普及結果可能就不同了

現在的AIO彈性太小,過一個世代經常就是斷料得整台丟掉
如果AIO的彈性很大
像是所有ITX主機板通吃,螢幕面板、機殼和電源都可以自己選
並且不會有將來無法升級的問題的時候,AIO就可以流行起來了(恕刪)


台灣的 AIO 是個滿奇特的產物.
想要有 DT 的價格, 又想要有 NB 的不占空間但是又想要有大螢幕.
所以採用的 DT 的設計, 採用 DT用的 CPU. VRM 的設計就自然要 follow DT 的功耗設計.
所以不上不下的.
用 DT 的設計, 要空間小, Thermal 就不好處理. 所以不良率就高.

目前一塊 DT 用的主機板, 不含 Chipset, 一般都是設計在 USD$20 以內.
超過$20的大概會被老闆們公幹到死. 所以就盡量偷料囉. 偷料的結果如何大家應該都知道.

大大認為要有彈性固然很好, 但是用 STD的板子, 厚度就不可能省下來. 而且成本就不可能降下來.
在業界, 0.5美金都是很大的差異了.
所以當業者作代工的觀念不改. 這種產品就很難作得很好.

買 AIO

不如買

Android mini pc

空間超省 價錢超便宜

cp超高

攜帶方便

哈哈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