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是另外購買的,特別選高度較低的,右邊是處理器 AMD Ryzen 7 8700G 包裝內原廠的,AM5 處理器與 AM4在針腳設計上不同,改為平面的,針腳實體是在主機板上了,因為原本想說原廠處理器風扇應該是會超過限制,等裝備到齊實際組裝時果然是要另外購買。

而緊湊的機殼內,本想安裝 M.2 固態硬碟,但是手上有多餘的 十銓 2.5吋 500G 固態硬碟,就安裝來使用,當然,因常要儲存照片,就搭配了一個2T 3.5 存機械硬碟來儲存使用。
2.5吋固態硬碟安裝位置。

3.5吋機械硬碟安裝位置。

準系統內記憶體插座有4個,實在考慮得很周到,對於需要較多記憶體的工作可以考慮插滿,目前是安裝了UMAX 16G DDR5 桌上型記憶體2條來使用,一般的工作一定可以勝任,而主機板有1個 HDMI,2個 DP 顯示能力,後方有4個USB插座,前方有4個USB及1個 TYPE-C 插座,這樣很實用也方便,不至於發生 USB 插座快滿了的壓力。
而內建有線網卡是 2.5G規格,未來的主機板大多是這樣的配置了,有線設備會漸漸的離開1G,往2.5G前進。


體積外觀真的是很迷你,左邊 DM 是一張A4的大小,可以發現準系統設計上相當不浪費內部空間,還有設計 WIFI M.2 插座,可以上 WIFI 及 藍牙功能。


準系統外殼與本體是 ㄇ字型設計方式,用抽拉即可分離及組裝。

在這個時代,安裝好系統及相關驅動程式後,務必安裝跑分軟體來做個紀錄,看到螢幕上顯示的分數來知道相關電腦執行軟體效率,也順道看看是否有穩定,不過,硬體是新品的情形下,會不穩定的情形應該是很少見。


在 PerfomanceTest 中測試結果,PASSMARK 是3244 /CPU MARK 28689/ 2D MARK 727 /3D MARK 3386 /MEMORY MARK 2592 / DISK MARK 3324。
若是日後電源供應器及記憶體故障,要更換很方便,因為是使用一般桌上型電腦的規格,隨處可得。
當初組裝的小插曲是,以為這台 DeskMeet X600 使用的是筆電的 SO-DIMM DDR5 記憶體,而就訂購,後來才發現 DeskMINI X600 才是使用 SO-DIMM DDR5 記憶體,而閒置了 DDR5 SO-DIMM 16G 記憶體2條


最後,欣賞一下喜愛的電影片段,也記錄準系統的播放效果。
附上 DeskMeet X600 數據諸元
支援 AMD 插槽 AM5 Ryzen™ 9000, 8000 與 7000 系列 處理器, 最大 65W
支援高度 ≦ 54mm 的 CPU 散熱器
支援 4 x DDR5 DIMMs, 最大 7200+ MHz (OC), 256GB
1 x PCIe 4.0 x16
多種顯示輸出:2 x DisplayPort, HDMI
2.5G LAN
2 x SATA3
1 x Blazing M.2 (PCIe Gen5 x4)
1 x Hyper M.2 (PCIe Gen4 x4)
1 x USB 3.2 Gen1 Type-C 埠
4 x USB 3.2 Gen1 Type-A 埠 (2前置, 2後置)
4 x USB 2.0 Type-A 埠 (2前置, 2後置)
1 x M.2 (2230) Wi-Fi插槽
500W 電源供應器 (80 + 銅級)
8公升緊湊尺寸
以上是簡單組裝過程,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