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就是那位曾經說大陸會爆炸的龍哥經典代言廠家)
不過相對特規(自家系統)的戰斧,沒了伺服器後,幾乎變成高清藍光磚機,這台算是還比較有可看性,起碼沒被系統綁死。
但說到底,這款對岸自製機,連在對岸是否有上市,幾乎成為都市傳說,沒想到就在2020年,這個傳說,居然就在台灣重生!!
到底這台主機,當年吹得飛天....結果還沒發車就翻車,究竟是如何的內容,就在本次開箱見真章
一、外盒封裝
外盒上標榜搭載AMD 14nm製程的AMD CPU,也就是Fenghuang(鳳凰)APU,以及支援4K高畫質輸出


二、機身本體
前方配置為USB2.0*2,及基本開機鍵,但無重啟鍵

背面三區塊的開孔設計,提供內部雙2200轉的鼓風扇直接進氣(但無濾網設計)

機身後I/O
提供了USB3.0 *4組、HDMI 2.0*2組、S/PDIF光纖接孔、3.5mm耳機/麥克風接孔各一組、Reltek RJ45網卡及標準AC電源孔

三、內部配件
簡配版只提供了基本說明書,直立支架及通用電源線(HDMI線材台灣販售版本好像沒有提供?)

組合直立
多層斜角交錯,有種層次的美感

組合直立(前LED光條)

四、規格介紹
【硬體規格】
AMD Zhongahan Subor(DG02SRTBP4MF) ZEN APU 3.0GHz(四核心八執行序)
VEGA24 Radeon GPU(1536SPs/1300mhz)
8G-GDDR5(6G配置系統,剩下2G為VRAM)
Foresee 128G SSD + Tohiba MQ04ABF100 1TB HDD
Realtek AW-CB295NF 無線網卡(2.4G/5GHz/Bluetooth 4.1)
機身約3.6KG(324*282*54.5mm)
正式開機,會看大大的Z+電競LOGO

【BIOS介面】
F2進入設定,UEFI的圖形化介面,分為六大區 繼續開機、開機選單、進階設備設定、資料夾開機選單、安全啟動及傳統設定

傳統設定模式



也支援SVM(虛擬化)開啟

【系統部分】
以系統容量看來應該是有將Windows 10 企業版 長期維護版(LTSC)重新乾淨安裝過了
見網路開箱這邊應該是分割成雙60G(一半系統/復原),也沒有了小霸王專屬功耗調控軟件

【無線網卡】(TP-Link TL-WR940N)
配置的AW-CB295NF,以一台影音向的小主機來說算是標配的功能了

【CPU效能測試】
這部分因為是SOC特供板,導致在軟體上CPU型號無法完整辨識,只能在工作管理員下辨識出3.0GHz頻率
效能表現部分,畢竟是APU核顯為重心,表現上大概介於2、3代Intel CPU等級

【硬碟測試】
標配的RORESEE 128G SSD,速度上有點....入門便宜,不過乾淨系統下還是算順暢了

【顯卡測試】(DirectX 11模式)
傳聞中的胖織女(VEGA24),搭載了目前最大的1536SPs(流處理器)的APU,效能跑分上直接放飛市售版VEGA 8(512SPs),直逼RX470,但畢竟是2018年產品,當時搭載了GDDR5(所以辨識成DDR3)
驅動部分則是AMD提供的特別版,這邊判定成PRO板(繪圖卡驅動)

【遊戲測試】
*這邊礙於CPU編碼(硬解能力有限),會降低遊戲實際效能,取捨部分只能先以720p/30fps錄製
DOOM GameTest(這邊無法開啟Vulkan雞血模式...可能是驅動bug)
MONSTER HUNTER WORLD : Iceborne GameTest
DevilMayCry5 GameTest
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 Game Test
Rainbow Six Siege Game Test
【額外升級】
硬碟部分,因為原廠標配的HDD速度受限,這邊改升級最近特價的 三星860 EVG 500G 2.5吋

在設計上該款提供了簡易拆換設計,步驟上可參考說明書教學


硬碟上蓋開關(紅框處)

硬碟上蓋開關(向上拉開啟)

硬碟支架分成HDD1(主OS)及HDD2(副硬碟),相對應的螺絲點解開後即可向上拉出

HDD2的硬碟支架

2020/8/19 安裝 Windows10(2004更新) 測試
從主力機升級拆下的點燈MU3-240G,拿來做測試(保留舊硬碟,以備不時之需)

系統部分,換掉主硬碟(HDD1)的情況下,會先提示你沒有任何系統
是否要走恢復流程,當然,這只能參考了(畢竟官方伺服器都沒有了)

選擇部分,一樣F2進入選單,選擇【BOOT Manager】(不用特別設定usb開機)

接下來就會進入同筆電的開機選單,接下來步驟就差不多了

請至原價屋官方論壇提供的下載連結獲取
小霸王Z+驅動連結
控制面板部分,就比較特別,可參考論壇教學
請在1.AMD 資料夾中搜尋並安裝
【1809072132\Display\WT6A_INF\B_00000\ccc2_install.exe】

【Windows10 2004 遊戲對比】
本次改用手機側錄,降低硬體額外效能運用,雖然硬體性能還是有限,但升級上完整系統後
除了能打開Direct X12,再搭配FreeSync螢幕上來玩,流暢度會舒適許多(肉眼)
MONSTER HUNTER WORLD Iceborne Game Test(Windows 2004)
DevilMayCry 5 Game Test (Windows 2004)
Subor Z+ 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 Game Test (Windows10 2004)
礙於機身上有防拆保貼,詳細內部就無法拆解了(可參考網路相關文章),針對這次的開箱及測試來做結尾
這台主機的想法,無疑是仿照PS4家機潮,但卻又在開源系統上無法做出創新
結果塞入了Win10系統就了事,也導致了這台主機的定位更加迷離,要像家機嗎?
也沒特別的專屬遊戲平台,要說是電腦,卻又被特規限制住。
最終就是開出了4999軟妹高價,對岸用戶根本不買單的悲劇(這價位,那我不會去組台itx主機?)
如今到了台灣上市,換個方向去看,以8888$這價格,你可以把他當外觀文書機,或者電視螢幕的陪襯看片機,畢竟有AMD極致色彩(X),都算不錯的應用
至於拿來認真打3A遊戲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