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參考一下這篇站內業餘的掃書討論:家裡一堆舊漫畫,想要掃描到ipad...
不過那篇討論有點長,爬文要花一點時間就是了。
網友公認一致推薦的自炊神器,是: 富士通 有一台雙面掃描的 高速掃瞄器。價格約 2萬元左右。
這種業餘掃書法,是要拆書的(需破壞書籍,變成一疊紙)。
假如無法拆書的話,比如圖書館的電子化工程,原書必須保留之類的。
那就用拍照的,拍照的有另外的作法和器具,站內好像也有討論要搜尋看看。
拍照,會比拆書自動送紙高速掃描慢很多,但那是不得已的作法,如果要保留原書,就只能那樣。
平台掃描是效果最差的作法,雖然它是最省錢的,一台幾千元的掃瞄器就搞定,但製作出來的效果最差。
其實除了小說,把書籍 OCR 轉 word 或 純文字,完全沒有意義。
直接掃描圖片封裝 PDF 就好了(需後製,切邊、銳化、編排目錄),雖然容量會比較大,但可以保留書籍的排版和書裡面的圖講解。
現在網路速度、儲存空間(硬碟、記憶卡),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糟糕了,一本電子書如果說 50~200MB,也是可以接受的。
後製的成品單張圖,解析度建議 1200x1900 或 1536x2028,剛好合適平板豎屏。長度扣掉工作列(海帶條)約 20。
是覺得說:如果這項工作,起先的概念就是錯的,那應該是去建議老闆,把方向弄正確。
在錯誤的基礎上,思考如何把錯的工作做的更快,貌似比較沒意義。
當然假如是打工給人請的,人微言輕,老闆又不懂,固執講不通,那就沒辦法了。缺錢就做,不做就拉倒,應該也不會做長期,待著也沒前途。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