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問題
1. 沒有藍光光碟機,播放藍光虛擬光碟,出來的畫質跟藍光光碟機播藍光光碟(或虛擬光碟)畫質一樣嗎?
2.有小爬了一下文章關於1080p vs 藍光(主要是差在流量的樣子),那網路上有所謂的藍光原盤載點,一個40幾g,播放出來的畫質跟用藍光光碟機播放藍光光碟的畫質一樣嗎?
3.所以畫質上一定是藍光>1080p嗎?
主要是用23~24吋dell 螢幕看
如果是正版藍光複製下來的當然一樣。
2.有小爬了一下文章關於1080p vs 藍光(主要是差在流量的樣子),那網路上有所謂的藍光原盤載點,一個40幾g,播放出來的畫質跟用藍光光碟機播放藍光光碟的畫質一樣嗎?
你講的是網路上的1080P的藍光重編譯影片吧,要看出差異除非你換成50吋以上LED電視。至於藍光原盤載點影片畫質,因為是從正版藍光複製下來的,所以一樣。
3.所以畫質上一定是藍光>1080p嗎?
當然是,1080P那是由藍光壓縮過的影片,畫質當然會比藍光還差。
主要是用23~24吋dell 螢幕看
23 24吋螢幕不需要看藍光片,1080P的就行了,那點差異你的螢幕也看不出差別,50吋以上的LED電視就能明顯看的到差異。
還有別下載盜版呀,要支持正版。
boy9351 wrote:
1. 沒有藍光光碟機...
藍光只是儲存媒介,和畫質沒有關係
和畫質有關係的是裡面所裝的影片格式與規格
如果你的影片是從光碟中直接複製出來
畫質當然會完全一樣
原始視訊格式 (RAW Video) 資料量 (檔案大小) 非常龐大
所以必須壓縮編碼 (Encode) 為視訊編碼格式來儲存
播放時再解碼 (Decode) 為 RAW 輸出至顯示器
而壓縮方式主要分成兩種類型,無損 (Lossless) 與 有損 (Lossy)
這兩種的差別在於無損編碼格式可以完整還原為 RAW 沒有任何損失
而有損編碼格式顧名思義就是還原 RAW 會有失真
通常都是用 有損編碼格式 因為 無損編碼 還是太大
有損編碼你可控制輸出大小,輸出越大則品質會越接近片源
也就是說片源畫質越好,轉出來的影片畫質也越好
boy9351 wrote:
3.所以畫質上一定是藍光>1080p嗎?
不對,標準藍光影片通常就是 1080p
1080 代表縱向的像素有 1080顆,p 或 i 則是代表掃描方式
影響畫質的不只有解析度
還有 編碼格式、壓縮參數設定、位元速率 (Bitrate, 流量)
標準藍光影片的視訊壓縮編碼格式有下列三種
H.262 / MPEG-2 Part 2
H.264 / MPEG-4 AVC
VC-1
這三種都是有損壓縮編碼格式
而標準藍光影片解析度通常為 1920x1080 (1080p)
其中壓縮效率最高的為 H.264 / AVC
也就是縮在有限容量(相同大小)下,H.264 視訊可以達到更高的畫質
你所指的 1080p,如果是從藍光中直接抽出來的則畫質就相同
通常為了節省儲存空間,會使用 x264 編碼器重新編碼為 H.264 視訊編碼格式
雖然輸入(藍光)也是 H.264,但輸出的 H.264 會使用較高的規格
所以壓縮效率更高 能有有效大幅壓低檔案大小但失真很小
boy9351 wrote:
主要是用23~24吋dell 螢幕看
jak159 wrote:
23 24吋螢幕不需要看藍光片,1080P的就行了,那點差異你的螢幕也看不出差別,50吋以上的LED電視就能明顯看的到差異。
不要忽略的觀看距離
就電腦螢幕而言 一般觀看距離 30~60 公分
在這麼短的距離內 觀看 24吋 1080p 畫面 一般仔細看還是可以察覺畫質不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