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流行翻作「渲染」(對岸用語,極易誤解) 或「彩現」(香港用語?,不太合意),台灣早期則常說「跑圖、算圖」,但吾印象中台灣有出現過一個或幾個更合意、更生動也不怪的中文翻譯 (也兩個字),但很久了吾一直仍想不起來,不知大家可否幫忙想想看?

例如看來怪的翻譯: 算繪 (兩個動詞,且太籠統,看不出目的)
目前較合意但應該仍不是答案:
(1) 成像 (比 彩現 合意且自然易懂,但太廣義)
(2) 具像 (具體形象/成像/影像/圖像,比 成像 不籠統些,但似較不那麼直白易懂)
(3) 成型 (完成造型/外型,似易誤解為模型)
詞組改善範例:
渲染圖 → 擬真圖、合成圖
渲染引擎 → 成像引擎
萬分感謝在先。
{5.20更新}
■關於華人各地的用語■
個人覺得如果有明顯比台灣本地的一般或文書用語更合適、更貼切或翻中更信雅達的外來用語,台灣用之也無妨。
例如:
‧優化(對岸) ─ 台灣稱 最佳化,但 優化 似更合意且精簡
‧高清(對岸) ─ 台灣稱 高畫質,但 高清 似更合意且精簡
‧屏幕之屏(對岸) ─ 台灣稱 螢幕,原指電視螢光幕;屏幕 則太廣義,但好處是可簡稱 屏
‧顯卡(對岸) ─ 台灣稱 顯示卡,但 顯卡 更精簡
‧主板(對岸) ─ 台灣稱 主機板,但 主板 更精簡
‧公仔(香港) ─ 台灣稱 人偶,但 公仔 更生動、親切、口語化,且與台語 翁仔 用語相近無疏離感
但 渲染(對岸) 之於 Rendering 則真的容易產生誤解,且真的不太合意。
至於 彩現 一詞最早是不是發源於香港(人),香港業界有無此講法,或算不算是香港用語,則尚待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