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GbE和2.5GbE並不是一定向下支援的?

剛剛看某台介紹支援10GbE的路由器
但如果插在2.5GbE的設備上,他會只剩1GbE
是不是代表並不是10GbE的設備,就一定支援2.5GbE和5GbE
需要通通有支援才行,沒支援就直接剩1GbE?

還以為所有的10GbE設備插2.5GbE都可以跑2.5G
原來還有不支援的,直接降去1G
2025-03-30 1:13 發佈
一個小路人 wrote:
剛剛看某台介紹支援10GbE...(恕刪)


以穩定度和實用性來說 小型辦公/家庭辦公 有線網路用 2.5G 即可...
記得用 RealTek 8125BG晶片 保證你不會後悔
一個小路人 wrote:
剛剛看某台介紹支援10GbE的路由器
但如果插在2.5GbE的設備上,他會只剩1GbE
是不是代表並不是10GbE的設備,就一定支援2.5GbE和5GbE
需要通通有支援才行,沒支援就直接剩1GbE?

還以為所有的10GbE設備插2.5GbE都可以跑2.5G
原來還有不支援的,直接降去1G


題外話 :

以前 都是 10 倍 的 增加,
為啥 來個 變種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网卡

速度
10 Mbit/s
100 Mbit/s
1 Gbit/s
2.5 Gbit/s --> 變種 ?
10 Gbit/s
40 Gbit/s --> 變種 ?
IQuit

To systemctl: 那個 過渡年代, 1 片網卡 同時有 BNC/RJ45 2 種界面. BNC 不用全接到 HUB, 跟 火車 相同.

2025-03-30 20:00
IQuit

To systemctl: 那個 過渡年代, 我就用 純 Unix 百萬工作站, 傳檔案 國內/外(美國/日本) 都是用 FTP 在傳.

2025-03-30 20:02
沒錯,你要看所用的晶片。

現在的大部分都支援 10 Gbe, 2.5 Gbe , 1 Gbe,三種速度。反倒是 5 Gbe 支援比較少見。
systemctl

這點你放心,等2.5Gbe都完全普及,新一代Wifi規格速度也追了上來,商人就會開始大力改推5Gbe規格鼓勵升級,到時候就會有一堆5Gbe網通商品問市,繼續圈錢,現在支援比較少見只是時機未到。

2025-03-30 12:15
1982年,10Mbps 乙太網規格制定,隨後獲IEEE承認成為乙太網第一個標準。
1995年,100Mbps 乙太網路規格制定。
1999年,1000Mbps(1Gbps) 乙太網路規格制定。
2006年,10Gbps 乙太網路規格制定。
2010年,40/100Gbps 乙太網路規格制定。
2016年,2.5/5Gbps 乙太網路規格制定。
2017年,200/400Gbps 乙太網路規格制定。

從乙太網路發展歷史來看,2.5/5Gbps的標準制定是在10Gbps標準的10年後才發布,也就是說2.5/5Gbps標準其實比10Gbps還新,一些10Gbe網路晶片不向上相容未來規格也屬正常。

二來是商品定位問題,之所以會在10Gbps 乙太網路規格制定10年後再向下制定出2.5/5Gbps這種規格,就是從1Gbps跳躍到10Gbps,當時家庭網路普遍使用的銅質雙絞線(Cat5e)根本上不了,所以才會有針對中小型企業及家庭網路制定這種過渡且廉價性質的網路標準出來,以滿足市場需求。
nBaseT是因為很多UTP品質沒好到能跑10GbE才出現的,所以早期的10GbE卡不一定能支援nBaseT也是正常的吧,就算NIC上的physical link那層或許有機會透過F/W update支援nBaseT,也要Vendor願意提供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