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出來的半成品如下圖,怎麼看都覺得差一點點。
但DIY這種事情,就是一回生二回熟,每次技術精進後再回去看以前的作品,總是想再重來一次。
(就像後一位師傅總是會嫌前一位師傅一樣,但DIY是自己兌自己。)

那個時候的師傅建議我一線到底,就是預留好足夠長度,每條線兩端打水晶頭,直接從弱電櫃的Switch 到設備。
這樣用下來也持續了快三年。
直到我看了朋友家的機櫃⋯⋯⋯

哇!他X的,想要!
這是我心裡面的第一個感受!
當然,這等級的機櫃設備寒舍想也不敢想,真的要能夠企及,可能把兩顆腎賣了都不夠!
不過,佈線方面倒是可以學習學習的。
朋友家的觀念跟小弟相反,他的網路線兩端都不打水晶頭,都用Keystone ,再加上網路跳線!
他表示這樣才是「永久鏈路」!
於是小弟的機櫃也開始朝向「永久鏈路」的方向行進!

我也很假掰的買了一個跟小弟機櫃設備同樣顏色的跳線面板,再開一槽讓它有位置可以容身。
由於打Keystone jack的功能小弟還沒具備,所以先做了如上圖的整理!
再買了一些keystone來練習:

還有跟朋友一起團購了號稱比八顆燈會亮的還要好一點的測試儀器。聽說可以測10G跟POE。

也網路訂購了快速打線器,還有一些理線的工具(預計明天到貨)

但,但是做了這麼多準備後,有先進同好跟小弟私訊建議,說我們花快一台摩托車團購買的F牌測線儀,可以拿來測試10G跟POE,但還不夠資格拿來測試纜線,需要專門的纜線測試儀,才能測試出Keystone還有中間線路的品質是否符合!
於是你說的就你負責!那位前輩也很給力的「借測」了一台可以測試纜線的儀器給小弟!(聽說這台跟朋友家的機櫃一樣值錢)

頗有份量的儀器!

模組化的設計,抽換後就可以改測其他的東西!

這幾張照片是聽到價格之前拍的!
聽到價格後的照片手抖到不行,照片都是糊的!
好了,廢話這麼多,這邊幾個問題請教一下各位!
1:若是機櫃打Keystone,末端直接牆面出線打好水晶頭連上的設備,需不需要剪掉再做資訊插座,再連結「自己打的網路線」再連結設備呢?
或是改成連結成品線,但這又要多花一筆,還有工時幾乎會加倍!
(水晶頭都是用CAT6穿線式網路鉗手工打的)
2:一般機櫃要預留多長的網路線呢?是差不多到跳線面板就好,還是要再預留一個弧度呢?
(小弟目前預留都超過60公分,但剪掉就沒了,不剪又不好整理,掙扎中)
3: 最後是小弟一直懶得動工的主因:目前小弟目測,我自己無論怎麼打,Keystone的退絞長度都比穿透式水晶頭多,這樣真的有比目前小弟一線到底的方式好嗎?
(坦白說,目前第一條測報10G不過的,就是一條我改打資訊座的網路線)
以上施工前的幾個小問題再麻煩請01的神人們指教,雖然我身邊也不乏可以請教的人,但每個人經驗都不一樣,各有不同意見分歧,問完朋友方向不同會有點尷尬😅⋯⋯
小弟主要網路設備:
Unifi UDM SE
Unifi USW 16-POE or
USW 24-PRO POE
UAP U6-PRO x 5
QNAP TS-251 451
S家 DS 1618+
還有十多隻UNIFI鏡頭
有剛買的FLUKE LINK IQ 還有可以借一台DSX 8000來測報。
簡單的說,目前小弟家用Link IQ測試多數都通過10G,但有些沒過,這是小弟想改裝的動機,不過小弟擔心一次性的大改裝會不會不小心搞更糟,才有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