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取代雲端硬碟的方式

近來免費的雲端硬碟不再免費了,詢問各位先進採用何種方式對應呢?
主要需求如下:
1. 檔案可以與公司電腦做檔案同步。
2. iphone裡照片可以同步備份。
是否ASUS AiCloud就可以替代?
期望先進能分享簡單的方式,再次謝恩了。
2021-03-09 13:3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雲端硬碟 方式
r.wei wrote:
近來免費的雲端硬碟不(恕刪)


如果有這需求…就看您的用量大不大了。
如果用量不大,付費買雲端就好啦~~~~
如果用量很大,首推NAS(網路硬碟),
NAS可以買現成的,也可以自行架設!
但看您的問題,我保証,您應該連基本軟硬體架構通通都不行吧?
那我還是建議買現成的NAS吧!
不過初步建設需要花費不少唷!
基本上只要能用就好,就得花上3萬左右,
容量還是小的可憐,後續擴充又得花上更多錢,
如果直上的話,花費可不低,起嘛準備10萬…
因為,您以為這麼簡單嗎?
您別忘了還有『資安』與『備份』問題唷!
另外,您的固網也是重點!
因為固網速度太慢,老朽保証!體驗絕對不會太好!
建議起嘛 中華電信光世代 300M/100M 才有接近 Google Photo/Drive 的體驗!
(後面有實際影片測試供參考!)
因此請三思而後行吧!

老朽早期是自架伺服器(DIY Server),
現在實在懶的維護了,因此全面以NAS取代之,如下:
這是老朽雜亂無章的主機群:
這些總價超過新台幣十萬唷!
一般人不需要裝這麼多啦~~~但也得看各人實際使用情況!


這是實際的網路規畫圖:


提供基本常識參考:


提供基本配置參考:


實際相簿測試:
網路:中華電信企業型光世代 雙向100M
主機:Synology DS1819+ 32GB ECC RAM
手機:Apple iPhoneXS 256GB (中華電信 4G 21M限速吃到飽…)


架設網站實際測試:
網路:同上
主機:Synology DS718+ 16GB RAM
https://www.lilyandy.com
https://www.lilyandy.com/WordPress


以下NAS選購資訊參考:
【NAS選用推薦】
親和性:Synology>>QNAP>ASUSTOR>>>>>FreeNAS
支援性:Synology>QNAP>ASUSTOR>>>>>FreeNAS
安全性:Synology>>QNAP>ASUSTOR>>>>>FreeNAS
擴充性:FreeNAS>>>>>QNAP>ASUSTOR>Synology
價格性:FreeNAS>>>>>ASUSTOR>QNAP>Synology
暴肝性:FreeNAS>>>>>ASUSTOR=QNAP>>Synology
護肝性:Synology>>ASUSTOR=QNAP>>>>>>FreeNAS

公有雲:例如Google Drive、OneDrive、Dropbox、…
  等都是,公有雲只有使用權,沒有管理權,因為您僅
  一介『使用者』,因此管理員擁有生殺大權!若祼照
  被公開,嘛~~正常,請別太意外!因此不建議存放
  極重要的資料,如祼照、商業機密等文件!是最不受
  任何保障的儲存方案!
FreeNAS:需要自行DIY主機,再安裝FreeNAS,
  對於軟硬體熟悉,同時不怕爆肝,不需男女朋友者,
  可以考慮!需要時間debug,一切疑難雜症必需自行
  解決!適合『專業高手』使用!TureNAS亦同。
QNAP:硬體規格強勁,僅次於DIY,但QTS仍有改良空
  間,客服熱心支援!若不想暴肝的專業高手,建議採
  用!同時是性價比相當不錯的品牌!
Synology:NAS界的蘋果!DSM是所有NAS OS中,最簡
  而易用的!客服完整!老納也愛用!重點連駭客也推
  薦!唯一軟體支援周期最長最完整的!但價格最貴!
  連九年前的老機器也可以更新到最新版DSM!
ASUSTOR:華碩品質,以卵擊石!別懷疑!華芸就是華碩
  的子公司!ADM需要巨大改進!殘破的應用程式,唯
  一好用的只有BT Download,客服如同虛設!老納的
  客訴單放置play近兩年才回覆!若非走投無路,不然
  極端不推薦!唯一的優點就是『便宜!』!但是…若
  閣下喜歡,買也行啦!起嘛比FreeNAS輕鬆多了…

一句話,真心希望出現 QNAP的硬體+Synology DSM 的
組合就完美了!!!

NAS只是眾多儲存方案之一而已!並非萬無一失!因為它
也是耗材!NAS是個很方便好用的工具之一,因此,請務
必監守『備份321』,狡兔三窟!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在選購NAS前,請先別衝動!請先試用吧!》
Synology DSM 試用
https://demo.synology.com/zh-tw/dsm

QANP QTS試用
https://www.qnap.com/zh-tw/live-demo/

ASUSTOR ADM試用
https://www.asustor.com/zh-tw/live_demo

FreeNAS DEMO
https://www.freenas.org/about/screenshots/
免費容量
GOOGLE 15GB
MEGA 50GB
百度雲 2TB(不在意資安的話)

超過容量可以考慮
ASUS 200G $699/年;1TB $999/年;2TB $1998/年
PCLOUD 500G 約$6100/終身;2TB 約$12200/終身

如果沒有要用百度雲,又會超過MEGA 50G,我會建議自建NAS,長期成本較低,只是需要初期設定以及吃頻寬。
tiger1121

Mega現在已經沒有永久免費的50G了吧只有15G是永久的

2022-11-26 1:54
雲端硬碟,有目前無法取代的功能,那就是:
.隨地存取
.無需自備大量分享、存取頻寬
.安全性高
.離線、異地備分,萬一機器甚至家裡燒光了,他還是活得好好的。光這點,怎樣都該有一份自己的雲端硬碟空間,當成最後的救贖。
nwcs wrote:
.隨地存取

可以取代~

nwcs wrote:
無需自備大量分享、存取頻寬

可以部份取代~
但需要足夠的外網頻寬,
不過,說實話,如果要比擬公有雲的龐大頻寬,要花很多錢。
若單純分享的話,的確直接用公有雲比較省事。

nwcs wrote:
.安全性高

可以取代,但~需要商用防火牆。

nwcs wrote:
.離線、異地備分,萬一機器甚至家裡燒光了,他還是活得好好的。光這點,怎樣都該有一份自己的雲端硬碟空間,當成最後的救贖。

如果有2處以上的住家或場所,可以取代!
但若僅有單一住所的話,的確是無法取代!
不過公有雲也有可能有意外,並非100%絕對沒事!
備份321仍然是必需的,這只是其一方案,
同時也有嚴重的安全隱憂!
誰知公有雲會把隱私拿來做啥呢?誰能保証絕對沒事呢?^^"

~~取代多年的證據~~

而且,是個人使用唷~~^_^~~
Lilyandy wrote:
可以取代~可以部份取(恕刪)
要跟專業或大企業的雲端硬碟服務抗衡,個人投入的心、物力,只能給少數人用,更何況是公司使用時,是否划算,就看個人,但光那個心理壓力,自己玩還行,牽涉到正式或是他人,應該就能了解,其中的風險跟取捨。

換個角度來提問:你幫其他公司,個人做建議時,會建議用個人雲取代來取代雲端硬碟嗎,其中風險你要幫他扛,花費當然不能讓對方或客戶覺得不值得,不知是否有經驗可以分享???

所以,這算是自己造業自己擔,一定要有,其中的風險跟維護成本、時間精力,都必須自己扛,一般人自己玩還行,出事自己下去就可以了,但這真的不是小白可以當做一次就完全不必管的事。
nwcs wrote:
要跟專業或大企業的雲(恕刪)


滑不滑算,這是相當主觀的問題!
在前面老朽也提到了這些問題~~~如截圖!



至於樓主該如何選擇,這由其來決定,
老朽僅提供多年來的經驗供參考之,
至於公有雲部份,
老朽已經吃了不少悶虧了,
因此根本不信任公有雲!
若資料放在公有雲意外消失了或機密文件被分享,
相信這責任閣下也扛不了,
更何況,公有雲絕對不會做任何補償或賠償的!

花錢可以解決的事情,都是好事!
無法花錢解決的難題,這是燙手山竽!

然而NAS僅僅為資料儲存手段之一,
當然,若不在乎資安問題,資料並不重要,
說實話,公有雲是最滑算的!
如果重視資安問題,私有雲才是根本,
雖然真的需要一定程度的認知才能駕馭,
但市售有簡單的系統可以使用,例如Synology。

嘛~~若真的在意資安的公司,
起嘛擁有自己的MIS在管理。
不然,冷儲存基本上是最安全的。

先無論入手NAS與否,
狡兔三窟!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備份321才是最重要的~』
相信您不會反對吧?
r.wei wrote:
1. 檔案可以與公司電腦做檔案同步。
2. iphone裡照片可以同步備份。


需要帶著走的容量不大的話
買一片你需要的容量的 MicroSD
夾在手機與手機套中間,檔案使用加密格式

比較大的問題是,你公司沒資安管理嗎?
怎麼會公司電腦檔案可以與個人財產裝置/外部網站服務做檔案同步
Lilyandy wrote:
如果有這需求…就看您(恕刪)

謝謝前輩的分享,會來請教諸位前輩,也就代表本身知識的不足,所謂:術有專攻。
的確相關知識只在簡單的路由器安裝程度而已,對於更進一步的知識實為膚淺。
聽您的建議,去爬文了Synology的產品,的確如您所言,實為方便。
計畫購入約3000元左右(不含硬碟)的機種。
容量、速度、應用各方面也足夠我使用。
非常感謝您的建言,收穫頗多。
chiyenms wrote:
需要帶著走的容量不大(恕刪)

公司提供G Suite供員工使用,配發筆電無法使用USB、SD卡,個人有1TB的one drive容量可用,無奈公司網路屏蔽one drive....
工作多年的技術應用文件不斷的更新、累積,很多的實驗結果都是時間、心力的結晶,不願放到公司的儲存空間了,相信很多人也可以理解,故選擇了家用雲端的使用。
謝謝前輩的建議。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