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大概就是這種模式,換來換去,最近又到了合約到期的時候,之前的凱擎早已被我淘汰,因為我已經從輕度用戶晉升為重度用戶,也許追追劇還堪用,但凱擎是真的無法滿足我在遊戲穩定度上的追求。
而當時用起來最穩定的中華,在我從高雄搬到台北後,房租、物價開銷都提高不少,逐漸感覺到高資費壓力,因此開始各方詢問親友,也意外地挖到了寶。
當時搬去台北前放長假去堂弟家玩,伯父伯母早已退休,整天看Netflix追劇,兩個堂弟人手一台電競組裝電腦,再加上我帶去三排的筆電。
彷彿回到以前待網咖的時光,無論是打LOL還是吃雞,都沒有感覺到多人同時使用時頻寬吃緊的情況。
當時一起玩Destiny 2的時候還截了一下下載速度,怕吃到伯父的寬頻。
下面這是600M的速度:

PC網卡顯示下載情況

這麼爽的網路,堂弟跟我說是「北都數位」的光世紀方案,我當時也是跌破眼鏡,
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只有中華才有這樣的穩定度跟品質。
查詢了一下才知道這是他們今年才推出、針對台北用戶的FTTH光纖到府。
更令我驚訝的是他的費用,沒想到300M的月費還比我現在的100M便宜。
(最末尾會公開資費比較表),整個燒到不行。
尤其在體驗過後,完全可以滿足我在遊戲上的需求,隔天就直接打去客服申請安裝了。
北都網路實測結果與分析
我這個人比較相信數據,所以升級之後自己做了些測試,包含了以下項目:
基本測試
聯外測試
封包穩定度
壓力測速(檔案下載)
基本測試:
基本測試先用大家都知道的第三方測速網站:SpeedTest。

SpeedTest網站的資料一目了然,你也可以馬上試試自家網路的狀況。
上面的項目中,從左到右分別是:
Ping值:主要是連線延遲程度,跟競技、連線類的遊戲最有關係。
當Ping值低的時候,你的遊戲任何動作都會即時跟你的操作同步,反之則會感到卡頓,這是玩家們最在意的一點。
Download:下載速度。
這邊須注意,300Mbps,就是本方案的300M/150M顯示的速度,但是你實際下載檔案時,必須進行換算,資費方案速率除以8,就是實際最高M/s速度。
也就是說,如果300M的方案,下載檔案時大約每秒能下載37MB。
每秒37MB下載速度是什麼概念呢?大概就是一款20G的遊戲,在十分鐘內下載完的概念。
這又有一個好處,就是省硬碟,100G的遊戲1小時內載完,甚至更快。
Upload:上傳速度。
許多網路都是下載速度很快,但上傳速度卻很普通,其實這樣搭配起來,實際下載的速度並不一定能符合預期,實際的原理太複雜,我用比較好理解的比喻來說明:
就像送貨公司,儘管送貨時(下載)速率一樣,但送完貨還需要回程把顧客的簽收單繳回(上傳),那如果繳回(上傳)的速度慢,要再送下一批貨的速度就會被拖累了,這也是為什麼你明明有很快的下載速度,卻被上傳速度給拖慢的原因。
Distance:你連到的IP離你有多遠,也就是需要傳輸的距離,越遠就越多延遲,速率也會受到影響,就跟圖片一樣。
Location/Server:實際連到的地區/伺服器,這邊測試了台北、花蓮、東京和美國LA。
Provider:網路業者,這邊TaipeiNet是北都的GPON。
各位如果對以上數據已有概念,那這張圖顯示了什麼?
1.北都網路測試的結果,在台北零延遲,比官方公佈的300M還快。
2.國內的連線都是穩定快速的
3.連到亞洲地區時,Ping值68ms。68延遲大概就是打LOL勉強還能順玩,但會有少許延遲的情況。
4.連到美國時,Ping值158ms。基本上,因為距離/台灣網路環境的關係,玩國外伺服器的遊戲都得頂著延遲玩。158ms延遲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5.從聯外的下載、上傳表現,可以看到連美國時會降速,而且依照不同的美國伺服器,其實還有可能更低,有時甚至會低到只有十分之一的速度,也就是連線的距離越長、變數就越多。
連線測試:
前面已經可以看出連到美國的狀態,其實在台灣的網路環境下,各家業者的表現都不太可能和國內連線一樣穩定、快速。
再測試幾個比較常用的大型網站:FB、YouTube、Google



在全球 WHOIS 查詢結果中,FB連到的是愛爾蘭,Google連到的是北美。可以看到,經過了13個路由的過程中,每個點的延遲都很小,因為像是FB和Google,都會在全球各地設置資料中心。(實際使用起來,就是感覺不到任何的延遲)
當然,Tracert不能代表一切,網路是隨時在變化的,但這樣的數據代表北都網路在一般正常的使用上都沒問題。
從國外下載東西的速度可能會有差,連到國外伺服器遊玩的遊戲也可能還是會延遲,真的要追求極致的話就只能靠「付費VPN」來解決,因為目前國內還沒有任何一家能夠達到聯外零延遲的對外頻寬。
封包穩定度測試
封包測試一百次的結果:


只要過程中0%遺失,就代表你不容易在玩遊戲時突然斷線。
封包測試的部分比較簡單,可以參考遺失率跟波動起伏大小,他的平均ms是1,滿穩定的。
壓力測速(檔案下載)
自己很常下載東西,所以測了幾個最常用的國內外免空下載狀況:




可以看到國內的下載速率平均落在27~36附近,下載多個檔案時變數比較大,最高值在36、37附近,國內下載表現符合該有的水準。


Mega是國外免費空間,多少有些受限,速度波動也較大,但以這個下載空間而言,是正常水平。
總結:這四項測試數據符合我對升級過後的要求,可以肯定的是網路品質和速度是可以滿足的。
使用者體驗測試,有感升級:遊戲、串流影片
接下來測試300M/150M的GPON。
串流類測試
YouTube串流平台測試
瀏覽器:Chrome
畫質:4K- 2160P
測試結果:畫質可達4K- 2160P 影片流暢度順暢
GPON環境:

顯示項目中,最有參考價值的是Connection speed和Buffer Health,其中Buffer Health 是目前緩衝的部分領先了播放內容多少秒的進度,實際使用上在4K的串流體驗很流暢,不會出現緩衝圈圈。
Netflix串流平台測試
觀看影片:獵魔士
瀏覽器:IE(IE瀏覽器有針對Netflix畫質優化)
畫質:HD 1080P
測試結果:畫質可達1080P,影片播放順暢
GPON環境:

不死軍團:

Netflix在串流時後台的下載速率高達25MB/s以上。
遊戲類測試:
遊戲類主要是測各大熱門遊戲平台的檔案下載速度,像是Steam、PlayStation、Garena和Battle.net。
1.Steam測試
測試下載遊戲:Destiny2
遊戲大小:92.01G
花費時間估計:35分39秒
下載最高速率:36MB/s

2.Blizzard(battle.net)測試
測試下載遊戲:決勝時刻-現代戰爭
遊戲大小:約100.54G
下載平均速率:8.25 MB/s

Battle.net平台最受人詬病的就是它蝸牛般的遊戲下載速度,這數字比我意料中的快一點。
3.Garena測試
測試下載遊戲:League of Legends 英雄聯盟
遊戲大小:約10G
下載平均速率:55MB/s

4.LOL遊玩時ping值狀況
ping值大概在5~10毫秒間



5~10 ms的ping值,等於遊玩這類競技遊戲時感覺不到延遲,身為遊戲玩家,這才是我比較關心的數據。
5.PlayStation network測試
測試下載遊戲:Kingdom Hearts王國之心3
遊戲大小:約10G
GPON花費時間估計:約7分鐘

PlayStation network測速測試

PlayStation的亞洲伺服器是在日本,以我的經驗,這個結果非常的滿意。
升級到300M,當然要享受2~3倍的下載速度囉!
總結:玩遊戲和看片追劇是我最關心的重點。
目前升級過後很有感,串流影片速度和網路遊戲體驗都符合300M該有的水準,150M的上傳速度更是足足比之前快了3倍以上,在Steam上面分享遊玩就順很多,因為這個功能是非常吃上傳速度的。
北都資費方案
我對網路的要求,就和大部分的用戶沒有兩樣。升級後我總結了幾個比較符合我期望的理由和優點:
1. 真光纖到府:
這是我第一次體驗到真光纖到府的網路服務,比起之前的VDSL/FTTB,速度與穩定度上都提升了不少,更值得提到的是他們的FTTH不需要加收牽線費,這個方案主打的就是光纖到府,而不是附加服務。
2. CP值
北漂討生活很不容易,辦網路時考慮的就是網路的速度跟CP值。
下載夠快、玩Game夠穩、看片夠順,帳單寄來還夠付的甘願。現在收到網路帳單,可以說是做夢也會笑的數字,滿佛的!
放上北都的資費方案,有需要的可以自己參考:

以前用的100M月費就要920,現在升級到北都300M只要799(上網費+電路費),下載速度有明顯差異,上傳檔案、Twitch直播、共享遊玩也很快、順暢不少。
另外1G/600M的方案月費999~十倍速度,一個月卻只多79,要不是我是為了省錢才升級,早就選1G了,不然找個女朋友Share一下好了…XD
3.地區限定:
北都今年才推出這個方案,就像有些地方會有地區限定特價或是「XX市民優惠」之類的,現在台北已經有幾個區都已經可以辦了,有興趣者可以到官網瞭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