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就是要降低投資的障礙,實現經貿自由化。
.........................
政府既是監督者,又是市場的參與者,這種對外倡導自由化,而對內球員兼裁判的情形,不僅不公平(尤其在高度管制的─如電信及金融等─市場中),也造成我國市場機制不能發揮效率的主因。
...................................
自民國78年政府高喊的民營化政策後,歷經多次政權輪替以來,其成果只能說是徒具形式。許多公股事業雖然政府持股遠低於50%(例如中華電信、多數的的公股銀行等),但因相關部會多為事業的主管機關,政府仍有實質控制力,可說是有實無名的國營事業。
為什麼推動民營化的績效不彰呢?
................................................
也就是說民營化會妨礙到既得利益者,這些既得利益,都是犧牲專業效率所換來的。政府的酬庸、民代的關說、勞工享受類似公務員的保障,哪一項對企業經營是正面的呢?換句話說,這些既得利益,其實是對納稅人集體的不利益。
實證研究指出,國營/公股事業的效率遠遠比不上民營企業。把1年3兆4千多億的預算交給各部會管理,用一句成語來形容就是「暴殄天物」。
..........
官不官、民不民 台灣獨有金融怪象
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 不應是政府
【Yahoo論壇】黨政軍何時退出中華電信?
變得不公、不官、不民,這是最糟糕的狀況.....法令完全鬆綁,這是最壞的示範
「球員兼裁判」! 畸形的市場 民營化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