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線不就是把長距離的兩點連起來嗎
我知到常見的有T1、E1,新一點的還有STM-1之類的
電技術
1.乙太網的雙絞線不也很好嗎,為何不適合拿來做專線,是因為它長距離訊號會衰減? 容易雜訊干擾?
2.T1也是透過電訊號,為何能克服乙太網的雙絞線的問題?
光技術
3.SFP模組都可以到80公里以上了(ZX、EZX),為甚麼要用STM-1?
4.PON不是也很好用嗎,為甚麼要用STM-1? PON有甚麼缺點? STM-1為何能克服?
5.馬路下的光纜是否為HFC? 是否能乘載STM-1和PON兩種技術?
感謝各位大神能解答小弟的疑問
2. T1他本身設計的時候是在銅線骨幹下運作的,當時銅線骨幹的信號都會有中間站放大所以訊號就不太會衰減
3. SFP的ZX,,EX甚至100G的ER4-Lite都是非標準接頭,而正常的ER最長距離大概就四十公里,所以中間還會需要諸如DWDM的設備把光訊號放大和混合至單一光纖在骨幹傳輸。其實在現在上本地專線都不太會用到STM-1,因為城域以太網(Metro Ethernet)的發展提供了彈性容量(透過使用光纖連接ISP給客戶獨享的城域以太網專線可以輕鬆在10Mbps-100Gbps之間調整速度,比起以往的固接專線方便)以及擺脫了SONET設備的不方便(Hinet除外,他不思進取應該難以見到他把現有線路加裝新設備提供這種服務),至於為什麼要用STM-1是因為STM-1採用的是SONET技術,當初是設計給長距離傳輸的而當時以太網的發展還沒那麼成熟。
4.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設計給大眾存取用的,透過只使用一條光纖(和SFP那些用的一對光纖不同)提供服務。雖然也能提供高品質服務可是在性質上他有集縮比,不能算專線。
5. HFC(Hybrid-Fiber-Copper)是指像是Cable網路的供裝手法,馬路下的光纖若是骨幹的話裡面會運用諸如DWDM等技術在一對光纖中容納多種光訊號,而且那些光纖都會有很多是沒接駁任何東西(Dark Fiber)用以專門為客戶提供專線服務。
http://www.xo.com/network-services/ethernet-services/hub/
http://www.lightower.com/network-services/carrier-ethernet-services/
http://www.hgcbiz.com/Product/metro-lambda-en.html
kaotoby wrote:
專線不就是把長距離...(恕刪)
專線可以切獨立頻寬 且不需要透過Internet 從這一個點 到 那一個點
就像高速公路 某一個線道只有專屬你家的車可以用 其他的車都不能用
所以專線是非常非常的昂貴的
其他五個問題交由專業人士來回答

licson wrote:
1. 雙絞線的確有拿來做專線,只是是在比較短距離的時候才會用到
2. T1他本身設計的時候是在銅線骨幹下運作的,當時銅線骨幹的信號都會有中間站放大所以訊號就不太會衰減
3. SFP的ZX,,EX甚至100G的ER4-Lite都是非標準接頭,而正常的ER最長距離大概就四十公里,所以中間還會需要諸如DWDM的設備把光訊號放大和混合至單一光纖在骨幹傳輸。其實在現在上本地專線都不太會用到STM-1,因為城域以太網(Metro Ethernet)的發展提供了彈性容量(透過使用光纖連接ISP給客戶獨享的城域以太網專線可以輕鬆在10Mbps-100Gbps之間調整速度,比起以往的固接專線方便)以及擺脫了SONET設備的不方便(Hinet除外,他不思進取應該難以見到他把現有線路加裝新設備提供這種服務),至於為什麼要用STM-1是因為STM-1採用的是SONET技術,當初是設計給長距離傳輸的而當時以太網的發展還沒那麼成熟。
4.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設計給大眾存取用的,透過只使用一條光纖(和SFP那些用的一對光纖不同)提供服務。雖然也能提供高品質服務可是在性質上他有集縮比,不能算專線。
5. HFC(Hybrid-Fiber-Copper)是指像是Cable網路的供裝手法,馬路下的光纖若是骨幹的話裡面會運用諸如DWDM等技術在一對光纖中容納多種光訊號,而且那些光纖都會有很多是沒接駁任何東西(Dark Fiber)用以專門為客戶提供專線服務。
Closer:世界在變,我隨之而變.我心則續於寧靜. :)物質無法取代的快樂之大小便是真理!\m/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