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日本 2Gbps 上網連線 US$50

2013-04-28 11:0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日本 US$50 50
之前有人PO過了
這次對高額裝機費也沒進一步說明
----------------
31500 円裝機費並不是一次付清,而是分成 30 期收取

也就是每月除網路費外需付 1050 円的裝機費

並且現在有試賣優惠方案,每個月可抵扣 1050 円,時間是 29 個月

搭上優惠,等於裝機費只需 1050 円
巨乳は夢が詰まってるから大きい、貧乳はみんなに夢を与えているから小さいんだ!
高速是趨勢,但是還要許多軟硬設備來配合,就日本So-net的網路,可以看到一些問題

1. 網卡要超過2G以上的問題:
目前超過2G的網卡只有10G,一張要2萬左右,這是使用者額外要支付的。而多人使用的10G的Switch 最少要8萬以上,有多少人可以買的起 ??

(日本官網有特提到其實際速度取決於客戶終端設備影響)


2. 網站開放的速度問題:
大部分網站流量目前申請頻寬都不大,有些還有限制,所以使用者頻寬大到一定程度就幾乎感覺不到快到哪裡。而跨ISP根本沒開放如此大頻寬給SO-NET使用,所以下場跟Google 一樣,只有申請該ISP網路的網友,像內網使用會比較快,跨出去的部分一樣卡卡的。

3. 硬碟速度問題:
2G = 1024Mbps x 2 / 8 = 256MB/s , 這種速度目前只有SSD 或是多顆 RAID 0 才跟得上。

4. 法規問題:
申請這麼大頻寬大部分就是想下載,日本有嚴格法規,違法使用可是會斷線和罰款(200萬日圓起跳),一旦被查到.........


所以沒那麼簡單........


目前電腦內建 1G 網卡,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了

很多人家裡也有配置 1G 區域網路,NAS 都用 1G 在傳檔的。

申請 2G 網路,不見得一定要 2G 使用

也許家中很多台電腦
2G 的頻寬,可以讓 2台電腦,同時 1G

若有 4台電腦,可以同時 500M
若有 10台電腦,可以同時 200M
若有 20台電腦,可以同時 100M

日本開網咖的人,一定很高興
用便宜的價錢,店內的電腦網速至少都有 100M

企業公司也很高興,公司裡 10~30台電腦的,一條就夠用了。


*************************************

題外話:

日本網速那麼快,又便宜,可能和 "動畫卡通產業"、"A片產業" 發達有關係。

日本有很多 A片商,不是發售光碟的,而是有網站提供用戶直接付費下載藍光 ISO 或 DVD,有些是 MKV 檔 或 WMV 加密檔。

還有動畫卡通,也很多線上直接購買的。

一片 DVD 要 4GB 左右,高清藍光可能 20~40GB。

如果沒有高速網路,這種線上直接購買影音的,根本行不通。


下載,不一定都盜版的。

台灣這種「線上販賣影音」的商業做不起來,是因為台灣的網路速度太慢了。

數位版有幾個好處:

● 免印刷光碟、盒子、包裝。
● 不用運輸成本。
● 不用給銷售店面賺一手。
● 沒有庫存壓力(比如光碟印一大堆,結果賣不出去)。
● 沒有調貨、增加生產的壓力。

因為成本降低了,主要只是收取版權費,商品售價相對激安便宜,能刺激買氣,銷售量就可以更多,賺的更多。


很多台灣的線上遊戲公司,放遊戲安裝檔(好幾GB的),甚至都不是放自己網站,而是放無名小築什麼的,BT 形式的,然後靠學術網路的學校伺服器在分流。說起來也真可悲。

台灣線上購買影音,最多也就 MP3、電子書那種的,頂多 3~50MB 的數位檔。想直接購買好幾GB的影片檔,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網路慢,損失的真的是台灣的經濟。

上述的影音產業經濟,只是冰山一角,其中一個例子而已。

政府年年喊要救經濟,但是 21世紀民生經濟最重要的網路,一直都不看重。

那些政府高官歲數都太大了,老一輩的人,根本就不明白網路的經濟在哪裡。台灣如果網路要進步,可能要等那些老人退休了,換年輕一輩的上任,才有可能進步。


像美國歐巴馬總統,他會當選,就是因為他懂網路。他在競選的時候就已經大量使用網路資源,受到年輕人青睞。而美國人的科技強,自然也明白也要選一位懂網路的,以後才有出息。
台灣人總是很悲觀,需求高、用不到等等,出了自然有人用,有錢人用不起,

公司用不起,不見得吧。

最新科技的東西也不見得每個人都用得起,何必要開發呢,不是這樣的吧,

高網速也是個指標,牽不起高速的,牽低速的也能撿便宜,而不是像現在,

低速成主流,還收你高貴的價格。

為政府、企業想很好,但不是好壞都捧上天,護到現在台灣有什麼能拿出來比的。
肅清台灣終戰的日本狗
aken104 wrote:
1. 網卡要超過2G以上的問題:
目前超過2G的網卡只有10G,一張要2萬左右,這是使用者額外要支付的。而多人使用的10G的Switch 最少要8萬以上,有多少人可以買的起 ??

(日本官網有特提到其實際速度取決於客戶終端設備影響)

fedora wrote:
目前電腦內建 1G 網卡,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了

很多人家裡也有配置 1G 區域網路,NAS 都用 1G 在傳檔的。

申請 2G 網路,不見得一定要 2G 使用

也許家中很多台電腦
2G 的頻寬,可以讓 2台電腦,同時 1G

若有 4台電腦,可以同時 500M
若有 10台電腦,可以同時 200M
若有 20台電腦,可以同時 100M


如同aken104說的
目前除了1G再上去就是直跳10G

所以我比較好奇的是使用的ONU又是怎麼樣的規格
ONU的LAN端應該還是RJ45
若是10G
那剩下就真的是客戶端自己的事

若是1G
那ONU勢必要提供2個以上RJ45
如果只有一個接頭那這所謂2G頻寬就真的是在搞笑了
要跟日本等先進國家比真的很難,人家搞不好50年前就預設好線路升級的空間了。就像巴黎百多年前就有完善的下水道系統,我們現在還在拚下水道普及率呢。

我要開機啦 wrote:
所以我比較好奇的是使用的ONU又是怎麼樣的規格
ONU的LAN端應該還是RJ45
若是10G
那剩下就真的是客戶端自己的事

若是1G
那ONU勢必要提供2個以上RJ45
如果只有一個接頭那這所謂2G頻寬就真的是在搞笑了...(恕刪)


考慮到設備成本、經濟性
和客戶使用的方便性

雙 1G 孔的,比較好

說不定 ONU 支援「綁定雙網卡」

那台數據機的對內雙 1G ,可以選擇:
1.綁成 2G,出去接一台交換器。
2.只當 1G用,出去要接兩台交換器。

選擇就登入 WEB 介面,勾一下按確定,就可以選。客戶也可以自行選擇。


若是綁成 2G 輸出的,那麼客戶的電腦,同樣也只需裝 2片 1G,綁成 2G,就能單台電腦 2G 上網。


Linux 內建的 Bonding 功能 ,支援區網綁定多網卡,有 6種模式,其中幾種並不需要交換器支援,普通幾百元的交換器亦可使用。

如果 ONU 採用 Linux 核心的嵌入式系統,直接用軟體去支援綁多網卡功能,甚至硬體晶片也不必支援。更省成本。

至於客戶端電腦的方面,windows 也有綁多網卡的軟體,不需要網路卡硬體支援,那個軟體要錢買的,也許 ISP 會附送。若用 Linux 的,則內建的。


不過這都猜想而已,實際要以日本那邊的實際情況為準。

fedora wrote:

很多台灣的線上遊戲公司,放遊戲安裝檔(好幾GB的),甚至都不是放自己網站,而是放無名小築什麼的,BT 形式的,然後靠學術網路的學校伺服器在分流。說起來也真可悲。

台灣線上購買影音,最多也就 MP3、電子書那種的,頂多 3~50MB 的數位檔。想直接購買好幾GB的影片檔,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1
沒有FTP下載一律不玩

廠商很扯,要賺錢連個空間都要省
放給什麼hinet、昨日小築、BT...等
都要經過第三方甚至玩家幫忙傳播

台灣政府消極
相關單位又挺某些財團
整個爛成一團了
想要有高速網路
我看應該很難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