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是瞎猜一頓
猜中算好運, 猜錯是正常
兩年半前小弟猜了一次漫步在雲端
目前看來約略有一成確定逼錯, 五成正確, 四成還在等開牌
所以這篇當成聽講古就算了
不過在看這個討論串之前
如果能先花半個小時預習功課會更好
先前有兩個討論串分別論述廣電政策與電信法
如果沒先預習
就怕底下的東西講太快聽不懂
誤解文意就不好了
===========================我是分隔線===========================
數位匯流用學術一點的話來講
就是電視訊號的廣播通路, 與網際網路兩個產業
從原來的垂直分割變成水平分割
也就是原本第四台跟 ISP 井水不犯河水
變成同一水平層被迫跳進同一個擂台廝殺
甚至 3G 上網還跑來路人亂入, 手機看電視
更糟糕的是
由於 IPTV 是架構在 Internet 上的破壞式創新
所以就算用政府力量把產業創新擋下來也沒用
因為台灣不做, 別的國家照樣會做
除非台灣跟共匪一樣, 建防火長城擋下國外的 IPTV
而 IPTV 最大的威力在於文化輸出
所以不做也不行
甚至應該化被動為主動
搶頭香帶頭搞破壞
大破大立才能卡到國際上的好位置
假設花店老員工順利拿回公務員資格, 乖乖交出 last mile
那麼數位匯流之後產業要怎麼洗牌?
~~~~~~~~~~~~~~~~~我是小分隔線~~~~~~~~~~~~~~~~~
市話長途:
以前火車站前的公話亭都常常要排隊
但這年頭已是人手一機的時代
公話亭空蕩蕩
加上今年初長途還降價
顯然這塊市場的規模正逐步萎縮.
對一個已經是死豬仔價的市場而言
主管機關丟進新的競爭者廝殺
可能是想讓這個市場玉石俱焚
所以估計新固網不一定想抽菸屁股
至少市場上不至於出現四家市話全面競爭的狀況
這個情形有點像台灣高鐵的市場不夠大
一個和尚挑水喝, 三個和尚應該就沒水喝了
~~~~~~~~~~~~~~~~~我是小分隔線~~~~~~~~~~~~~~~~~
國際與行動:
這兩塊市場因為先前沒有 last mile 的競爭障礙
十多年前電信自由化之後市場機制已經順利運作
價格趨於平衡
應該不用再費心照料
~~~~~~~~~~~~~~~~~我是小分隔線~~~~~~~~~~~~~~~~~
網際網路 / MOD / 有線電視 / IPTV:
現在光世代上網可以看 MOD 電視
接第四台看電視以外也能上網
加上有 YouTube / 迅雷 / hichannel / 壹網樂 / 5TV / 中国网络电视台 部份免費 IPTV 的攪局
如果變成套裝費率的時候
恐怕 ISP / MOD / 有線電視 / IPTV 四者市場的總營收
會因為競爭的關係趨於效率化而縮小
有人會倒楣 (老闆虧錢員工失業)
可問題是連共匪都用國家力量搞 IPTV 了
不做也不行.
這就像電報碰上 internet 一樣, 死守市場死路一條
註定要血淋淋地物競天擇一番
===========================我是分隔線===========================
為什麼要猜測 網際網路+MOD+有線電視 的餅會縮小?
因為問題出在人類視覺聽覺有極限, 需求會碰上天花板
但目前頻寬供給卻已經有部分過量的現象
所以暫時只能往市場規模縮小那邊押注
唯一擴大營收的方法是對節目個別收費
偏偏又碰上 IPTV 來亂
可能有一部份會收不成
因為古早以前的技術就已經頂到人類聽覺的上限
所以 CD 廿年來的規格都沒升級
16 bit / 44.1 kHz
流量更大也聽不出差別
視覺需求的部份
目前電視台之間用 h.264 / 30 mbps 規格來送鮮少失真的 1080i 畫面
雖然可能還沒頂到視覺極限
但另一方面更高規格的器材尚未開發普及
短期無法增加資料流量
在實際使用上, 12 mbps 畫面也就夠亮麗了
而且目前 MOD/第四台 的數位 HD 頻道, 明顯低於這個流量
網樂通的 720p, 流量大約 4.5 mbps
顯然網路的頻寬需求, 每戶 20 mbps 就頂到了天花板.
也許有人會說
自己家是 50 mbps
看影片都要預抓下來所以頻寬需求大於 20 mbps
但從機房端的角度來看
1000 個 IPTV 用戶
不管是即抓即看還是預抓再看
總流量不變
所以整個網路的集縮比例不會因為看的方法而有差別
甚至遇上直播節目, 也沒有預抓再看這回事
既然需求都頂到天花板
供給又開始出現過量跡象
類似 3C 產品的殺價恐怕免不了.
可以有成長的地方是 IPTV
透過網路出口外銷賺外匯
Google 在彰濱設機房
大概是想當覆蓋率達到全世界的特大號第四台業者
到時候好節目透過 YouTube 上架
應該可以賺到海外華人的外匯進來
例如當年痞子英雄如果透過 YouTube 一天一天地播出
收視率大概會不錯吧
===========================我是分隔線===========================
麻糬粿當年 ADSL 一年裝 100 萬台, 號稱是ADSL奇蹟
平均一個工作天 4000 隻小烏龜
前陣子蘇蘅說兩年後, 有線電視全面數位化
意思是一年裝 250 萬顆盒子.
所有有線業者的供裝能量, 能達到一個工作天一萬顆盒子嗎? 小弟有點懷疑
因為平均一家業者要增加 25 人 25 車來負責裝機, 每人每天裝八顆
一家業者每天 200 顆, 就可以達到 50 家業者一天 10000 顆
這很可能代表裝機班這兩年期間要擴充一倍, 裝完又瘦身回來
好像不大合理
派遣工加租賃車也許可行
但只怕沒照 SOP 來服務品質不佳, 盒子裝不好要重裝
有線業者尷尬的地方還不只這樣
不供裝數位機上盒, 市場會被 IPTV/MOD 慢慢蠶食
直到 [DVB-T4, H.266] 出來, 被無線電波全面取代
但綑綁網路供裝了又很可能是提油救火, 引爆網路價格殺戮
很明顯進退兩難
所以我根本就不關心蔡旺旺要不要買中嘉
因為確定會套在高點

跟當年新聞局與電信總局相比, NCC 現在的幕僚真不專業啊
